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艺术理论论文 >

《论语》中的孔子教师形象研究

发布时间:2022-09-17 22:40
  《论语》是儒家的经典之作,主要是孔子弟子及其后学记录孔子言行的作品。《论语》所记孔子言行历来被认为是有关孔子的最可信的资料。自《论语》问世至今,对《论语》中孔子形象的研究不乏其人,然而不少研究多有偏颇。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学派,不同的统治者等多根据自己的需要,利用、改造甚至重塑孔子形象来为自己服务,从而使孔子形象发生了一系列变异。如在《庄子》中,孔子便被改造成了地道的道家传人。《墨子·非儒下》也将孔子改造成了乱臣贼子的形象。无论是受尊奉的还是被贬斥的孔子,其实早已不是真正的孔子。要认识孔子的真面目,我们还得回到《论语》中。诚然,对《论语》中的孔子形象的研究还是很有成果的,单就现代的研究成果而言,就有张岩的《<论语>中孔子形象的原质性探析》(《辽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9年第3期),李迎春的《论孔子先师形象的特点》(《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3期),邹文的《儒家之经典古今之楷模——论语中孔子的形象》(《安徽文学》,2006年第10期)等等。但总体而言,全面系统多维地分析研究孔子教师形象的成果尚为不多,因而笔者试图从一个更新更广的角度宋阐释孔子的教师形象:以《论语》提... 

【文章页数】:5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第一章 孔子真实的教师形象
    第一节 孔子的家世
    第二节 具有实事求是、诲人不倦教学态度的师长
    第三节 运用因材施教、愤悱启发教学方法的智者
    第四节 注重素质教育、教书育人教育理念的教育家
    第五节 具有幽默风趣、拥有温而厉性格特点的长者
    第六节 一生牺牺惶惶但锲而不舍顽强从教的奋斗者
第二章 孔子真实教师形象的殒灭及其影响和还原
    第一节 孔子真实教师形象的殒灭
    第二节 殒灭的影响
    第三节 余论:还原孔子真实教师形象的必要性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寓言化的孔子形象与庄子哲学主题[J]. 尚建飞.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03)
[2]《论语》中的孔子形象及其当代价值[J]. 王舒.  滁州学院学报. 2007(02)
[3]《论语》中孔子的形象[J]. 杜莹.  陇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04)
[4]先秦诸子寓言中的孔子形象摭谈[J]. 郑先彬.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06)
[5]先秦三部典籍中的孔子形象剖析[J]. 张岩.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06)
[6]儒家之经典 古今之楷模——《论语》中孔子的形象[J]. 邹文.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06(10)
[7]论孔子先师形象的特点[J]. 李迎春.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03)
[8]论《孟子》、《庄子》中的孔子形象[J]. 霍松林,霍建波.  兰州大学学报. 2004(04)
[9]试论孔子学说及其性格的悲剧性[J]. 邵俊峰.  人文杂志. 2004(03)
[10]殊途同归的教育理念——透析孔子、佛陀相近的几种教育思想[J]. 杨育华.  管子学刊. 2002(04)



本文编号:368007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368007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d56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