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艺术理论论文 >

论李渔的双重品格及其小说

发布时间:2022-10-09 11:49
  李渔是清代文学史上的重要人物,他在戏曲理论与创作方面的成就被谈论较多,但他的小说创作却往往不为人提及。之所以出现这样的状况,或许仍与李渔的特殊品性有关。生当乱世又出身于药商家庭的李渔身上有着与通常士人不同的复杂品格,这不仅决定了他的处世准则,也间接地决定了他的小说的基本风貌。其文人品格与商人品格彼此冲突又彼此妥协的结果,是使李渔小说具有了模式化的结构与变旧成新的体制、具有了强烈的娱乐效果与似是而非的说教意味。但李渔小说的不足也正由此而来,其具体表现则是出现了内容与形式上的双重断裂。甚至李渔小说在中国小说史上的地位也可以由双重品格入手加以衡量,李渔一方面完善了小说的体制,加速了白话小说的“雅化”进程,又在另一方面扩大了小说在社会上的普遍影响,为小说的进一步成熟乃至实现其现代化都做出了自己的贡献。本文试图从李渔的理论主张及创作实践出发,借助接受美学与叙事学观念对李渔小说加以论述,力求客观全面地揭示李渔小说的形成原因,并分析其特征及其在中国小说史上的意义。 

【文章页数】:7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引言
第一章 李渔的生平及其双重品格
第二章 双重品格与小说的基本风貌
    第一节 模式化生产与反向思维的运用
    第二节 说教意味的弱化与解构意味的增强
    第三节 雅俗交融的语言风味
    第四节 体制的沿袭与变革
第三章 双重品格与小说的内部分裂
余论 双重品格与李渔小说的意义及地位
结语
注释
主要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公开发表的论文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接近李渔[J]. 徐保卫.  艺术百家. 1993(01)



本文编号:368858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368858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278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