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隐到索隐
发布时间:2022-11-09 20:23
索隐派寻找他们自认为作者可能在小说中留下的蛛丝马迹,索出其中的宫廷秘闱、政治斗争、异族入侵等等他们所认定的“历史真相”,正因此,从索隐派诞生之时起就伴随着非议,但其顽强的生命力向我们彰显了她巨大的能量。时至今日,虽已有不少人跳出吵嚷的旋涡,试图探索索隐得以成立的原因,但是其思力仍停在一定的层次而未能更进一步深入。那么本文从中国人运思的角度入手,探究索隐得以成立发展乃至壮大的原因。 索隐派首先认定小说中必有隐,然后才能索隐。这“隐”并不是索隐家的无端生发,而是缘于中国人特有的运思方式,这种运思方式就是由《周易》所开启的以蓍龟、艾草所占之象、数以寓人间一切之理的方式,即是以不明说的方式象征天道人事,这实际上就是隐的思维方式。循此思维之迹,我们发现:中国人的立身行事日常活动、文学乃至政治,无不透着隐的思维痕迹。在人们的日常活动中,谜语、吉祥语、秘密语、谣谚等无不是隐的直接展示,渗透到文学领域则是常见的比兴。在受儒家道统深刻影响之下的中国,“隐”的作用绝不是单纯的娱乐之用,而是有着“振危释惫”“兴治济身”的达于上之功效。将隐之形式发挥到政治领域,其在理论书写方面就表现为“微言大义”的...
【文章页数】:5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个被忽视的问题及其传统
一、隐——中国人表达世界的一种思维方式
(一) 释“隐”
(二) 隐之特点与作用
(三) 隐之表现形式
(四) 隐之思维总括
二、隐的政治实践——微言大义与谶纬之学
(一) 政治实践之理论层面——微言大义
(二) 政治实践之具体运用——谶纬之学
三、索隐——中国特色的政治诗学
(一) 隐之走向文学——比兴
(二) 文字学所奠定的索隐之路
(三) 索隐——中国特色的政治诗学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公羊传》“以义解经”的意图探析[J]. 平飞. 现代哲学. 2008(05)
[2]对红学考证的方法论反思[J]. 王冉冉. 明清小说研究. 2008(01)
[3]辨“隐”[J]. 孙艳平. 太原大学教育学院学报. 2008(01)
[4]《公羊传》“以义解经”的义理呈现[J]. 平飞. 船山学刊. 2008(01)
[5]“春秋笔法”与《红楼梦》审美接受[J]. 陈才训.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1)
[6]从“微言大义”到“诗无达诂”[J]. 刘明华,张金梅. 文学遗产. 2007(03)
[7]20世纪《红楼梦》主题研究综述[J]. 赵静娴.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03)
[8]近代中国三次社会转型与红学批评范式的转换[J]. 赵建忠. 文艺研究. 2006(02)
[9]春秋公羊学说的方法论思考[J]. 陈其泰. 南开学报. 2006(01)
[10]索隐派述评[J]. 李虹. 红楼梦学刊. 2005(06)
硕士论文
[1]谶纬与两汉政治[D]. 彭越.广西师范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704834
【文章页数】:5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个被忽视的问题及其传统
一、隐——中国人表达世界的一种思维方式
(一) 释“隐”
(二) 隐之特点与作用
(三) 隐之表现形式
(四) 隐之思维总括
二、隐的政治实践——微言大义与谶纬之学
(一) 政治实践之理论层面——微言大义
(二) 政治实践之具体运用——谶纬之学
三、索隐——中国特色的政治诗学
(一) 隐之走向文学——比兴
(二) 文字学所奠定的索隐之路
(三) 索隐——中国特色的政治诗学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公羊传》“以义解经”的意图探析[J]. 平飞. 现代哲学. 2008(05)
[2]对红学考证的方法论反思[J]. 王冉冉. 明清小说研究. 2008(01)
[3]辨“隐”[J]. 孙艳平. 太原大学教育学院学报. 2008(01)
[4]《公羊传》“以义解经”的义理呈现[J]. 平飞. 船山学刊. 2008(01)
[5]“春秋笔法”与《红楼梦》审美接受[J]. 陈才训.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1)
[6]从“微言大义”到“诗无达诂”[J]. 刘明华,张金梅. 文学遗产. 2007(03)
[7]20世纪《红楼梦》主题研究综述[J]. 赵静娴.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03)
[8]近代中国三次社会转型与红学批评范式的转换[J]. 赵建忠. 文艺研究. 2006(02)
[9]春秋公羊学说的方法论思考[J]. 陈其泰. 南开学报. 2006(01)
[10]索隐派述评[J]. 李虹. 红楼梦学刊. 2005(06)
硕士论文
[1]谶纬与两汉政治[D]. 彭越.广西师范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70483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37048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