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艺术理论论文 >

“文气”论与中国士人的言说方式

发布时间:2022-12-21 22:27
  文气的发轫最早可上溯到孟子的“知言养气”说,而真正把文与气相连的却是曹丕的“文以气为主”说,曹丕的文气论,阳刚之气与阴柔之气并重,到后来却发生了扬刚抑柔的偏废。 造成这样的结果,原因有二,一是古典哲学中“气乃力”的哲学思想,二是儒家积极进取的现实主义的文艺观,于是产生了“雄浑”与“慷慨”二种“重气尚壮”的言说方式。这两种阳刚品格的言说方式其负面性是“狂”与“戾”,这又是一味尚雄,过分的骋情使气因而缺乏理性的约束所造成的。 因此,当代知识分子必须加强言说中的理性自觉至为必要,另外,文气论中“养气”即“修德”的传统观点对当代知识分子之人格建设亦不乏借鉴意义。 

【文章页数】:4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一、 从“清浊有体”到“抑浊扬清”:文气之偏向及其原因
二、 重气尚壮下的言说方式:雄浑与慷慨
三、 骋情使气与“狂”、“戾”之言说弊端
四、 “文气”论与当代知识分子之人格建设及其言说权威
注释
参考书目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苏词主气[J]. 胡遂.  文学评论. 1999(06)
[2]从“建安风骨”到“盛唐气象”─-论“风骨”说的美学内涵和历史意义[J]. 孙敏强.  浙江学刊. 1999(02)
[3]唐宋八大家论[J]. 周振甫.  文学遗产. 1996(06)
[4]试论杜甫的“狂”[J]. 吴明贤.  杜甫研究学刊. 1996(03)
[5]中国文论中气的范畴浅析[J]. 戴武军.  求索. 1993(02)
[6]“气”:中国古代文艺心理美学思想的重要源流[J]. 赵国乾.  许昌学院学报. 1992(02)
[7]说盛唐气象[J]. 王运熙.  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 1986(03)



本文编号:372289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372289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2cd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