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艺术理论论文 >

从女性主义角度看刘向《列女传》

发布时间:2022-12-25 14:12
  面对刘向《列女传》这样一部历史上最早出现的妇女专史,本文拟从女性主义角度出发,看待《列女传》的现代阐释问题。文中对《列女传》成书的历史背景以及当时的妇女生存空间进行了初步的分析,继而对《列女传》中涉及到的众多女子形象按照母亲形象群、女儿形象群和妻子形象群三大类进行归类和分析,以说明刘向或者整个社会对各类角色的理想和期待。最后对刘向《列女传》到历代史书《列女传》中女性形象群的流变进行梳理和分析,以探讨儒家社会对女性的塑造和规训。 

【文章页数】:8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绪论
第1章 刘向《列女传》的历史背景与当时妇女生存条件
    1.1 前言
    1.2 确立中心与边缘的意识形态
    1.3 礼教与妇女道德标准
    1.4 女性生存空间
第2章 刘向《列女传》中各个女子形象群
    2.1 前言
    2.2 母亲形象群
        2.2.1 母仪天下的女子形象
        2.2.2 善于教化的母亲形象
        2.2.3 充满慈爱的继母形象
        2.2.4 坚强聪慧的母亲形象
        2.2.5 恶母形象
        2.2.6 母亲形象群的分析
    2.3 女儿形象群
        2.3.1 出嫁前,礼不备而不嫁
        2.3.2 有远见卓识的貌丑的奇女子
        2.3.3 替父脱罪者
    2.4 妻子形象群
        2.4.1 贤明的妻子形象
        2.4.2 贞顺节义的妻子形象
        2.4.3 维持家庭团结的妻子形象
        2.4.4 恶妻形象
        2.4.5 妻子形象群的分析
    2.5 各个形象的互相交织以及刘向的政治诉求
        2.5.1 母亲、妻子、女儿形象和整合
        2.5.2 善与恶的绝对对立
        2.5.3 刘向的政治关怀
第3章 刘向《列女传》及后世正史《列女传》的历史流变
    3.1 前言
    3.2 恶女形象群的消失
    3.3 才学女性形象群的出现与消退
    3.4 贤良妻母形象群的渐退
    3.5 孝女形象群到孝妇形象群的转变
    3.6 列女形象到烈女形象的转变
    3.7 美丑善恶两极化的女性形象发生变化
第4章 对《列女传》流变的分析
    4.1 史家借《列女传》为意识形态代言
    4.2 对妇女的道德教化与父权制度的关系
    4.3 《列女传》对女性的教化和塑造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历代政治得失》[J]. 钱穆.  黄金时代(学生族). 2017(03)
[2]刘向《列女传》的体例创新与编撰特色[J]. 陈东林.  明清小说研究. 2006(02)
[3]《列女传》研究综述(1988-2004)[J]. 高小燕.  宜宾学院学报. 2006(05)
[4]刘向《新序》《说苑》《列女传》材料来源及加工取舍方式探索[J]. 邢培顺.  滨州师专学报. 2004(01)
[5]《列女传》与周秦汉唐妇德标准[J]. 焦杰.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06)
[6]刘向《列女》、《列士》、《孝子》三传考论[J]. 熊明.  锦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03)
[7]论汉代母后政治[J]. 贾丽英.  石家庄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02(03)
[8]论刘向《列女传》的立传标准及其价值[J]. 王丽英.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02)
[9]《列女传》引《诗》得失刍议[J]. 李寅生.  钦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2(01)
[10]论中国古代正统观的演变与中华民族融合之关系[J]. 胡克森.  史学理论研究. 1999(04)



本文编号:372676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372676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82b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