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视野中的沈从文研究
发布时间:2023-02-18 15:17
21 世纪是生态世纪,“生态”已成为一个涉及人类生存的核心词语,生态问题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和焦点。而运用现代生态学理论审视文学艺术的生态批评也迅速成为学术界的热点话题和前沿课题。因而,笔者认为运用现代生态学的理论,从生态的角度对沈从文及其创作进行重新研究与阐释,对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不失为一种有价值的尝试,对拓展文学研究的视野和空间也将有一定的意义。 沈从文,一个颇具争议、独标一格的前卫作家。从新时期以来,沈从文研究可谓方兴未艾、如火如荼、硕果累累;但以往对沈从文的评价,往往只注重于“人性的治疗者”、“乡土作家”、“文体作家”等方面,而忽略了他的另一侧面:生态问题的忧患者和思索者、以及生态作家的身份。本文以现代生态学的相关理论,从自然生态(人与自然)、社会生态(人与人)、精神生态(人与自我)和生态女性主义等角度,对沈从文的思想和创作进行了整体系统、全面深入的分析与解读,并把他放到中国文化生态传统和西方生态思想中来加以审视。 作为20 世纪中国杰出文学家和思想家,沈从文始终立足于关爱全人类的思维高度,在关注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的同时,也积极关注和思考着全人类所共同面临的种种问题。他以大胆而超...
【文章页数】:4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跨进生态的门槛
一 绿色的呼唤:沈从文的生态思想
(一) 沈从文的生态思想
1、“神即自然”的生态自然观
2、“人与自然契合”的生态哲学观
3、“爱有生一切”的生态伦理情怀
4、“人与人关系的重造”的生态正义观
(二) 沈从文生态思想的生成
1、文化渊源
2、生命体验
二 诗意的追寻:沈从文创作中的生态意蕴
(一) “乡下人”意识:生态的标尺
1、“乡下人”——独特的生态视角
2、两个“生态世界”的构建
(二) “桃花源”:诗意的栖居之所
1、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2、人际生态的谐和
3、活性中的生命之花
(三) “失乐园”:贫血的荒原
1、哭泣的土地
2、都市——生命萎缩的场域
3、倾斜的乡土
(四) 女性:生态的表征
1、女性——自然的另一表现
2、失落中的“他者”
三 生存之境的突围:生态病症的疗救之方
(一) 生态病症的文化根源
(二) 生态病症的疗救之方
1、“皈于自然”
2、“童心”
3、“爱与美”
结语 沈从文生态思想和创作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本文编号:3745212
【文章页数】:4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跨进生态的门槛
一 绿色的呼唤:沈从文的生态思想
(一) 沈从文的生态思想
1、“神即自然”的生态自然观
2、“人与自然契合”的生态哲学观
3、“爱有生一切”的生态伦理情怀
4、“人与人关系的重造”的生态正义观
(二) 沈从文生态思想的生成
1、文化渊源
2、生命体验
二 诗意的追寻:沈从文创作中的生态意蕴
(一) “乡下人”意识:生态的标尺
1、“乡下人”——独特的生态视角
2、两个“生态世界”的构建
(二) “桃花源”:诗意的栖居之所
1、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2、人际生态的谐和
3、活性中的生命之花
(三) “失乐园”:贫血的荒原
1、哭泣的土地
2、都市——生命萎缩的场域
3、倾斜的乡土
(四) 女性:生态的表征
1、女性——自然的另一表现
2、失落中的“他者”
三 生存之境的突围:生态病症的疗救之方
(一) 生态病症的文化根源
(二) 生态病症的疗救之方
1、“皈于自然”
2、“童心”
3、“爱与美”
结语 沈从文生态思想和创作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本文编号:374521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37452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