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巩诗文创作的文化观照
发布时间:2023-02-25 20:55
宋代文化的极度繁盛得益于“兼容会通”的时代精神,在此精神统摄下的作家个体创作也表现出一些与之相应的特色。本文在充分占有前人成果的基础上突破传统研究方法、研究角度与研究视野的局限,尝试从多元角度观照曾巩的诗文创作。通过分析曾巩诗作对于绘画技法、审美情趣以及文人画风的融通,辨析出其诗歌中蕴涵的“艺术家”气质,从而获得了对曾巩其人其作的进一步了解;通过辨析曾巩散文对于史学方法的引介、史学价值的追求以及由此表现出的独特风格,推进了前人关于曾巩研究成果的进一步深化。
【文章页数】:4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第1章 绪论
第2章 曾巩诗歌之诗画融通
2.1 论绘画技法与曾巩诗歌创作之关联
2.1.1 对曾巩借鉴画家观察方法的考察
2.1.2 曾巩诗歌结构布局与绘画的比较
2.1.3 从曾巩诗作“随类赋彩”来考察
2.2 曾巩诗歌创作与绘画鉴赏的同构性
2.3 “文人画”风气兴起之于曾巩诗作“脱略形似”的关联
第3章 曾巩散文之文史融通
3.1 文史融通的文化背景
3.2 曾巩构建融通文史的桥梁
3.3 对曾巩散文中文史融通特色的分析
3.3.1 曾巩散文中史学方法的引入
3.3.2 曾巩散文实用性的史学特质
3.3.3 曾巩散文“行笔削,立褒贬”的史学追求
3.4 融通文史对于曾巩散文风格的影响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本文编号:3749180
【文章页数】:4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第1章 绪论
第2章 曾巩诗歌之诗画融通
2.1 论绘画技法与曾巩诗歌创作之关联
2.1.1 对曾巩借鉴画家观察方法的考察
2.1.2 曾巩诗歌结构布局与绘画的比较
2.1.3 从曾巩诗作“随类赋彩”来考察
2.2 曾巩诗歌创作与绘画鉴赏的同构性
2.3 “文人画”风气兴起之于曾巩诗作“脱略形似”的关联
第3章 曾巩散文之文史融通
3.1 文史融通的文化背景
3.2 曾巩构建融通文史的桥梁
3.3 对曾巩散文中文史融通特色的分析
3.3.1 曾巩散文中史学方法的引入
3.3.2 曾巩散文实用性的史学特质
3.3.3 曾巩散文“行笔削,立褒贬”的史学追求
3.4 融通文史对于曾巩散文风格的影响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本文编号:374918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37491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