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与“隐喻字”——孔子与亚里士多德引譬方式谫论
发布时间:2024-12-15 21:59
"兴观群怨"说的"兴"是孔子论诗的重要命题,学者对其有不同的理解。实际上,"兴"作为一种引譬连类的具象思维方式具有修辞学的意味,这与亚里士多德在《诗学》里提到的"隐喻字"十分相似。因此,论文拟通过分析孔子论"兴"和《诗学》中的"隐喻字"来探究二者诗学阐释方式的同中之异与异中之同。
【文章页数】:2 页
【文章目录】:
一、使用主体之异:言诗者与作诗者
二、文学功用之异:实用性与审美性
三、中西诗学阐释方式差异之因
本文编号:4016527
【文章页数】:2 页
【文章目录】:
一、使用主体之异:言诗者与作诗者
二、文学功用之异:实用性与审美性
三、中西诗学阐释方式差异之因
本文编号:401652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40165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