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美”到“惯例”——艺术的现代观念转型及其中国情境的反思
本文关键词:从“美”到“惯例”——艺术的现代观念转型及其中国情境的反思,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在18世纪以来的美学和艺术哲学话语体系中,对艺术的讨论往往是在审美的视域中进行的,强调艺术与美的关联。而当我们持这种观点去看20世纪自先锋艺术以来的艺术时,我们的阐释经验往往遭遇挑战。古德曼认为,我们在解读当下艺术时,必须将艺术置于从"什么是艺术"到"何时是艺术"的话语转换体系中。这表征了艺术的现代观念转型。这种转型揭示了在艺术定义问题上的两种不同路径:功能性定义和惯例性定义。前者认为,一件艺术品必然具备一种或几种不同的功能价值,审美体验恰恰是其中的一种功能体现;后者则相信,一件艺术品是根据某些相应的规则或惯例才得以确证其合理性。艺术的现代观念转型从一个侧面印证了当前美学和艺术学界所讨论的"艺术的终结"现象。基于艺术的现代观念转型和"艺术的终结"话题,揭示其中国情境,反思观念转型中的技术崇拜误区,可以明确中国当下艺术发展的内在逻辑及其言说立场。
【作者单位】: 浙江传媒学院文学院;
【关键词】: 观念转型;古德曼;沃霍尔;杜尚;定义式;鲍姆嘉通;劳申伯格;迪基;功能价值;话语体系;
【基金】: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齐美尔与法兰克福学派文艺理论的关联研究”(10CZW007) 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图像转向下的图文景观及其学理渊源研究”(14BR02)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J01
【正文快照】: 18世纪,自法国人巴托界定“美的艺术"和提问方式,探讨艺术的现代观念转型,揭示艺术德国人鲍姆嘉通对美学学科进行命名,尤其是狄现代观念转型的中国情境,反思观念转型中的技德罗在《百科全书》的编撰中对艺术下定义以来,术崇拜误区,进而明确中国当下艺术发展的内在在美学和艺术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孟庆瑜;;论分配关系的税法调整机制及其完善[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3年02期
2 吕萌;论电视传播在当代文化发展中作用[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6期
3 徐福来;;伦理人生的义理与实践——梁漱溟在现代新儒家阵营中的特色与贡献[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4 胡功胜;;图像霸权时代的小说叙事[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5 裴德海;;中国文学悲剧意识的流变与依赖[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6 洪永稳;;美学教学的难点与解决方法[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7 蒋乃玢;;视觉文化语境下的媒介转换与融合——以张爱玲小说的电影改编为例[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8 刘怀光;韦应举;;回眸:流行文化合法化30年[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年02期
9 苏文婷;;从现代——后现代主义看美术发展的线索[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10 李斌;;第三网络社会与新“差序格局”[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华;;贵州少数民族文化与影视传播研究——以贵州影视作品为例[A];贵州省写作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吕佳;;大众文化语境下精英文化遭际的文化意味[A];黑龙江省文学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陈绪新;;“被迫现代性”与当代中国伦理精神重构——我们需要一种积极伦理学[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4 秦国柱;罗勇;;特区大学能否“杀出一条血路”——知识分子与大学的现代性悖论[A];地方政府发展研究·第6辑[C];2011年
5 肖竞;曹珂;;城市工业遗产资源潜力与更新途径研究[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6 李倍雷;徐立伟;;大众传媒背景下的审美教育研究[A];中华美学学会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7 谢军;;伦理意义上的“公共文明”浅探[A];“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公共文明论坛文集[C];2007年
8 李金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精神文明建设新趋向[A];“传承人文奥运精神,,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科学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8年
9 冯波;;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意义和途径[A];“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10 刘军;;意识形态话语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A];“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金哲;平面化:后现代文化表征的多维阐释[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陈春常;转型中的中国国家治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杨玲;文化交往论[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4 陈丽琴;制度分析框架下的女县长发展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0年
5 戴均;当代中国转型社会的政治认同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6 张兴海;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7 赵方杜;身体规训:中国现代性进程中的国家权力与身体[D];南开大学;2010年
8 林洁;转型期我国县域政府管理创新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9 张士康;传统汤文化与现代技术融合研究[D];江南大学;2010年
10 廖述务;身体:美学的与实践的[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史秀利;人类的生态危机[D];河北大学;2009年
2 任士春;巢湖市城镇化进程中农村中小学体育现状与发展对策[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3 郭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在结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4 李柏春;试析后现代艺术与文化底蕴的分离[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张迪;试论当代中国信仰问题及危机的消解[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6 王天瑞;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7 姚洪阳;试论人机关系的历史发展及其文化考量[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8 吕文杰;海岩小说与影视的互动[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9 陈银;金融危机的货币哲学解读[D];湘潭大学;2010年
10 王荣子;传媒在消费社会中的作用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宏维;;复杂性:规律观念转型的关键[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年05期
2 苑利;西部大开发与我国文化工作者的观念转型问题[J];西北民族研究;2001年01期
3 罗可曼;李劲松;;歌剧观念转型时期和声语汇的动力营造——从莫扎特和贝多芬的歌剧作品谈起[J];人民音乐;2013年11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程宏轩;促进思想观念转型升级[N];金华日报;2008年
2 杨喜莱;以平和心态迎接就业观念转型[N];中国教育报;2009年
本文关键词:从“美”到“惯例”——艺术的现代观念转型及其中国情境的反思,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0605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4060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