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艺术理论论文 >

格式塔心理学与艺术知觉认识

发布时间:2017-05-30 11:02

  本文关键词:格式塔心理学与艺术知觉认识,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知觉是一种融表象、认识、情感、价值体验等于一体的综合效应, 但知觉包含着认识。艺术知觉认识是艺术认识的形式之一。本文通过格式塔理论着重阐明了艺术知觉认识的特征和规律。首先, 知觉认识不是感觉元素的复合, 而具有整体性。其次, 艺术知觉认识具有建构性。从客体来说, 它由部分构成整体, 且部分之间存在着时间、空间和意义关系;从主体来说,, 知觉具有选择性和理解与解释。再次, 艺术知觉认识具有创造性, 知觉所获得的意义大于其构成整体的部分
【作者单位】: 淄博学院中文系!教授淄博 255013
【关键词】格式塔心理学;艺术知觉;整体性;建构性;创造性
【分类号】:J0-05
【正文快照】: 知觉是主体对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体的整体把握与反应。知觉的效应是一种融表象、认识、情感感受、价值体验等于一体的综合效应。但知觉中存在着认识。艺术知觉是主体对艺术作品的感知,是艺术接受的主要方式。它包括对音乐作品的听知觉,对造型艺术、表演艺术的视知觉,也包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方明;试论心理学中两种文化的对立与统一[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4期

2 邱扶东,王书会;自我及其相关概念的心理学研究[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3 张传开;整体与部分范畴在古希腊哲学中的演进[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4 赵光武;还原论与整体论相结合探索复杂性[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6期

5 薛媛;论《三言》的情节美[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5年05期

6 唐健,郑宇桓;体育课程教学中学生学练系统的自组织性及其优化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1999年01期

7 周立;试析服装的性别取向[J];包装工程;2003年01期

8 高峰强;对格式塔学派的几点新思考——一种新的评价和定位[J];长白学刊;1997年04期

9 蔡笑岳,向祖强;人类心理的生物学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1期

10 杜书瀛;艺术与生活:并未合一[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君仁;花儿王朱仲禄[D];福建师范大学;2002年

2 黄汉华;抽象与原型——音乐符号论[D];暨南大学;2003年

3 田春;审美知觉研究[D];暨南大学;2003年

4 朱健平;翻译的跨文化解释[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5 尹立;精神分析与佛学的比较研究[D];四川大学;2002年

6 张晶;非英语专业本科生学习策略与英语实际运用能力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7 邹玉玲;主体性体育及其课程观探论[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8 安道玉;论意识与意义[D];复旦大学;2004年

9 张冬梅;产业化旋流中的艺术生产——当代中国艺术产业化问题的理论诠释和实践探索[D];复旦大学;2004年

10 刘泽民;试论实践存在论的美学思考方式[D];复旦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夏秀;荣格原型理论初探[D];山东师范大学;2000年

2 朱健平;从阐释学和接受美学看文学翻译的本质[D];广西师范大学;2000年

3 赵丹;国俗语义对比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0年

4 蒋存梅;论音乐作品的音响呈现方式——通过不同钢琴家对莫扎特第十首钢琴奏鸣曲(K330)演奏的比较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1年

5 刘水平;精英艺术:神的诞生与隐退[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6 王斌;旅游行为及其影响机制研究[D];西北大学;2001年

7 孙晓敏;心脑关系的哲学探讨[D];西北大学;2001年

8 刘三秀;论审美超越性[D];厦门大学;2001年

9 陈祁岩;设计艺术中的“格式塔”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2年

10 凤四海;时间知觉阈限的双脑不对称性及一种新的阈限测定方法[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苏丰;;完形心理学审视下的中国线条美学观——中国传统线条“气韵观”解析[J];艺海;2011年07期

2 董冰峰;;“没有问题”的问题[J];当代艺术与投资;2011年07期

3 吕云;;整体性视角下的文化观——论诺思洛普·弗莱文化批评[J];东岳论丛;2011年07期

4 李俊熹;;从意识形态性到主体意识崛起——关于新时期文学理论教材发展变化的几点思考[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4期

5 何明;;迈向艺术建构经验的艺术人类学[J];思想战线;2011年04期

6 张忠平;;《设计色彩》课程教学探析[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7 施琳琳;冯都通;;艺术作品中植物媒介的特点及意义[J];大众文艺;2011年13期

8 陈大亮;;“境界”的审美特征及其在翻译鉴赏、批评与创作中的运用[J];大连大学学报;2011年04期

9 潘方方;;诗歌翻译别是一家——《江雪》英译本中“诗歌格式塔意象”再现分析[J];哈尔滨学院学报;2011年08期

10 ;[J];;年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单泰陆 蒙古阿尔泰胡笳声乐学世界研究所;伦理创作:蒙古传统艺术的表征[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2 姚建国;为传统艺术注入现代活力[N];文艺报;2002年

3 段吉方 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后理论时代”的理论期望及其发展方向[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4 李飞飞 于长悦;重技能培养但不能忽视艺术教育[N];中国教育报;2011年

5 文化部副部长、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 王文章;中国艺术学的当代建构[N];中国文化报;2011年

6 重羊;艺术品市场热钱会流走吗[N];中国商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杨兴玉;文学意义的生成与持存研究[D];辽宁大学;2008年

2 朱玲玲;“自我之狱”与“外边”[D];复旦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谭莉;论苏珊·朗格的符号论艺术哲学思想[D];山东大学;2007年

2 王斐斐;艾柯的阐释学理论解析[D];山东大学;2012年

3 曹红霞;趣味与身份认同[D];新疆大学;2011年

4 王妍;折衷而论 从心而语[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徐梅艳;数字艺术生产论[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李瑞华;中国画廊业发展现状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7 谭雷;詹姆逊“认知的测绘”美学理论探析[D];西北大学;2010年


  本文关键词:格式塔心理学与艺术知觉认识,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0696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40696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e70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