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艺术理论论文 >

鸳鸯蝴蝶派与民初通俗小说译介

发布时间:2017-07-25 18:26

  本文关键词:鸳鸯蝴蝶派与民初通俗小说译介


  更多相关文章: 民初翻译史 鸳鸯蝴蝶派 通俗小说 翻译


【摘要】:从民初翻译史,特别是鸳鸯蝴蝶派的译介活动缺席中国翻译史的现象着手,本文以鸳蝴派代表性文学期刊《礼拜六》的译介作品作为考察对象,勾勒出鸳蝴派译介活动的基本轨迹和特点,呈现出民初翻译文学的独特审美价值和文化意义,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鸳蝴派译介活动的功能及本课题的研究意义。
【作者单位】: 中国石油大学;
【关键词】民初翻译史 鸳鸯蝴蝶派 通俗小说 翻译
【基金】:2012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中国翻译思想史研究:周秦至民国的翻译思想谱系”(编号12YJC740116)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科研基金(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Beijing)项目“民初通俗小说翻译的功能”(编号YJRC-2013-25)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分类号】:H059;I046
【正文快照】: 一、在中国翻译史上缺席的鸳鸯蝴蝶派在以“五四”新文学为标准所构建的一元文学格局中,活跃于民初的鸳鸯蝴蝶派文人一向被视为“逆流”,市民通俗文学遭到了知识精英文学的猛烈诟病,沈雁冰、叶圣陶、成仿吾、胡适、钱玄同等新文化运动的主将无不对鸳鸯蝴蝶派笔墨相讥(魏绍昌,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修文乔;;岂止消闲:《礼拜六》翻译小说的文化阐释[J];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2012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姜倩;;开辟译史研究的多维视角:简评皮姆的翻译多元因果论[J];复旦外国语言文学论丛;2008年01期

2 李明;;“立人”应“自儿童始”——鲁迅的儿童文学翻译[J];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3 张玉姗;;从译者主体性看林语堂的翻译思想——以《浮生六记》为例[J];青年文学家;2011年02期

4 袁斌业;杨虹;;再为傅东华的《飘》一辩[J];琼州学院学报;2009年06期

5 史小平;;从目的论的角度看五四时期的翻译活动[J];琼州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6 朱妍;;近十年鸳鸯蝴蝶派研究述评[J];钦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4期

7 郑锦怀;;启明书局1937年Salomé汉译版本考辨[J];泉州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8 段峰;;苏珊·巴斯内特文学翻译思想述评[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9 杨颖育;;从文学的他国化看翻译文学的学科归属[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10 高志强;;翻译、期刊与文学现代性[J];山东社会科学;2011年01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蓝红军;;翻译史研究方法论四题[J];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田义贵;重评鸳鸯蝴蝶派电影的历史地位[J];电影艺术;2000年05期

2 方忠;鸳鸯蝴蝶派研究述略[J];江海学刊;2000年06期

3 杨惠敏,崔东来;论鸳鸯蝴蝶派[J];兵团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03期

4 艾华;鸳鸯蝴蝶派二题[J];滁州师专学报;2000年01期

5 彭彩云;正视鸳鸯蝴蝶派的历史地位及影响[J];云梦学刊;2001年03期

6 刚欣;另一种角度看鸳鸯蝴蝶派[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7 徐朝友;鸳鸯蝴蝶派对柯南道尔小说女性形象的移植[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8 白世星;审视“鸳鸯蝴蝶派”[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2005年04期

9 陈果;守旧文学与现代性遭遇之后——谈鸳鸯蝴蝶派的内在矛盾[J];沙洋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1期

10 石娟;;对鸳鸯蝴蝶派合理趣味的再认识[J];苏州市职业大学学报;2006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谢晓霞;;论茅盾对鸳鸯蝴蝶派的批评及其意义[A];茅盾研究(第11辑)[C];2011年

2 石志浩;;论茅盾对鸳鸯蝴蝶派的批判及其当代意义[A];茅盾研究(第11辑)[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遮蔽在历史深处的“鸳鸯蝴蝶派”[N];中华读书报;2012年

2 苏州大学文学院 范伯群;“上海学”史家重新评价鸳鸯蝴蝶派[N];社会科学报;2010年

3 袁良骏;给“两个翅膀论”泼点冷水[N];中华读书报;2002年

4 罗岗;“摩登”的内与外:如何重新想象“上海”[N];中华读书报;2011年

5 本报记者 葛洪才;通俗应“多元”而生[N];中国改革报;2003年

6 本报记者 葛洪才;舌战俗与雅[N];中国改革报;2003年

7 李秋生;作家也有泡沫[N];学习时报;2012年

8 ;我看上海浮生[N];文学报;2002年

9 记者 吴波;风流才子张恨水:不仅仅是“鸳鸯蝴蝶”[N];广州日报;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肖莹;现代传媒视野下的鸳鸯蝴蝶派[D];南昌大学;2009年

2 刘佳;消闲娱乐:论鸳鸯蝴蝶派创作理论的形成及其内涵[D];苏州大学;2008年

3 肖渝;鸳鸯蝴蝶派评价史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9年

4 王海燕;五四新文学论争语境中的鸳鸯蝴蝶派文化策略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3年

5 张华艳;鸳鸯蝴蝶派的审美意识[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6 季宵瑶;“鸳鸯蝴蝶派”之再考察:1920年代上海文人交游网络[D];复旦大学;2008年

7 黄谦;人性的觉醒与局限[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8 胡泊;徘徊在传统与现代之间[D];苏州大学;2008年

9 余夏云;新文学与鸳鸯蝴蝶派的场域占位斗争考察(1896-1949)[D];西南交通大学;2008年

10 柴凤品;二十世纪初中国大众文化论争的反思[D];安徽师范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57267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57267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624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