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德格尔眼中的艺术与真理
发布时间:2017-08-02 13:12
本文关键词:海德格尔眼中的艺术与真理
【摘要】:马丁·海德格尔(Martin Heidegger1889-1976),20世纪著名的德国哲学家、美学家。海德格尔美学思想体系完善了西方思想史上关于“艺术”与“真理”关系问题的总结,直到今天仍然影响着西方社会文化界对于此问题之思考。海德格尔并未对此给出明确答案,只是提供了一种思路,一种方向。本文引言部分概述了对真理的追求在海德格尔哲学人生中的重要地位,并由此开启了他超越前代思想家的探索之路。 正文第一部分从艺术作为存在的问题入手,在“存在的真理”坐标下,梳理海德格尔本人的存在思想之进程和海氏对西方“存在历史”的独特的清理、批判,它包含了海德格尔在“存在”问题之追问的道路上的各个标记”,引出海德格尔以“艺术”问题为核心路标的美学道路。 第二部分重点论述了艺术与诗各自的特点与彼此之关系。这一部分从“艺术与诗的关系”、“创作与欣赏”、“诗化了的诗与诗化之诗人”、“诗与思的区分与联系”四个角度入手,指出艺术是本源,而诗又是艺术的本源,诗才会呈现真理,使存在敞开,诗人可以帮助我们寻找另一真正世界的光明的可能性,这一真正世界是“人作为人类存在真正地居住着”。 第三部分论述了艺术真理的显现,分别从四个角度入手:“从符合论到存在论”、“自身遮蔽的林中空地”、“艺术与真理的本性”、“技术化背景下的现代文化状态”。海德格尔通过对荷尔德林的诗的探寻,引申到对于文化意义乃至真理意义的追根溯源。并指出如果没有神圣者的在场,人的栖居无法承负历史时间中的恶。求真者的双眼须在遮蔽中去蔽。惟当所有的争执出现空隙。存在物才作为自身存在而无蔽,真理此时才自行设入作品。生发是瞬息的,不可预计又转瞬即逝。真理,就不仅仅是诸物的相互符合,更先是诸物无蔽的设入。真理便在这些被历史风化的艺术中向人类敞开了,科学并非表现真理的最佳道路,而艺术与艺术创作的永恒价值,却能带领人类走向更为远大的真理之路。 总的说来,海德格尔坚信,人类探寻真理的道路远没有结束,而单纯的依靠科学,迷信技术则是没有出路的,唯有始终坚守着热爱艺术,,永远追求艺术之美,并对真理的最终到来抱有坚定的信心,才是唯一正确的选择。
【关键词】:艺术 真理 存在 科学 诗
【学位授予单位】:西安外国语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J01;B516.54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9
- 引言9-11
- 一 艺术作为存在的问题11-23
- 1.1 艺术之存在与思想的开端11-12
- 1.2 存在者与存在12-20
- 1.2.1 人的存在12-15
- 1.2.2 物的存在15-18
- 1.2.3 封闭与绽放18-20
- 1.3 为什么存在会存在20-23
- 二 艺术与诗23-36
- 1.1 诗的本质23-27
- 1.2 创作与欣赏27-30
- 1.3 诗化了的诗与诗化之诗人30-33
- 1.4 诗与思的区分与联系33-36
- 三 艺术真理的显现36-46
- 1.1 真理:从符合论到存在论36-37
- 1.2 自身遮蔽的林中空地37-39
- 1.3 艺术与真理的本性39-40
- 1.4 技术化背景下的现代文化状态40-46
- 四 结语46-47
- 参考文献47-48
- 致谢48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陈春文;思经验着自身的真理——论海德格尔的纯粹之思[J];科学·经济·社会;2000年02期
2 钟华;;论追问艺术本质的方式之误——海德格尔艺术本质之思的启示与局限[J];学术月刊;2007年12期
3 吉永生;对艺术真实性的存在论证明——论海德格尔美学的意义及缺憾[J];学术探索;2004年03期
4 黄裕生;真理的本质与本质的真理——论海德格尔的真理观[J];中国社会科学;1999年02期
本文编号:60944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6094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