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因论视阈下的毛泽东诗词对外传播研究
本文关键词:模因论视阈下的毛泽东诗词对外传播研究
【摘要】:从模因论的视角来看,毛泽东诗词能广泛对外传播是因其具备丰富的思想模因、文化模因和语言模因,这体现了模因的选择性;通观毛泽东诗词对外传播经历三个阶段,其传播策略逐渐由归化转为异化,这是模因的适应过程;由于宿主和环境的变化,毛泽东诗词对外传播诗体形式有无韵翻译转换为有韵翻译,这是模因变异的结果。
【作者单位】: 郑州轻工业学院;
【关键词】: 模因论 毛泽东诗词 对外传播
【基金】:河南省教育厅2012年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生态翻译学视域下的张培基散文翻译”(2012-QN-590)
【分类号】:H059;I046
【正文快照】: 一、模因论概述模因论是一种运用达尔文进化论原则来阐释文化现象的新理论。模因(meme)最早由RichardDawkins提出,他在1976年出版的The Selfish Gene中认为,正如基因是传递生物信息的单位,模因是人类文化传递的单位,能“从一个头脑传到另一个头脑。”[1](p192)Meme一词就是模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陈安吉;;中国出版的毛泽东诗词外文译本[J];出版史料;2003年04期
2 李正栓;陶沙;;国外毛泽东诗词英译研究[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3 杨静;;模因论视阈下的典籍英译研究——以《道德经》为例[J];广西社会科学;2011年04期
4 杨玉英;廖进;;英语世界的毛泽东诗词研究[J];毛泽东思想研究;2011年03期
5 何自然;;语言模因及其修辞效应[J];外语学刊;2008年01期
6 刘静;;中国传统文化模因在西方传播的适应与变异——一个模因论的视角[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鞠红;;模因论视域中的“低调陈述”修辞含义[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2 周瑞英;;语言模因特点探讨[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3 李慧;谢道兵;;“×哥”传播的模因论分析[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4 熊婷;;广告词的模因论阐释[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3期
5 耿瑞程;;从模因论角度看“×二代”类流行语的隐喻机制[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1年09期
6 王淑芳;;模因论对英语教学启示的研究[J];才智;2010年13期
7 陈怡;;模因论视角下的大学英语写作教学问题[J];才智;2011年11期
8 胡亚勇;;模因论视角下汉语新词的特征及其理据[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1年05期
9 钟玲俐;;国内外模因研究综述[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9期
10 赵翊翔;周雪婷;;模因论视域下的电影字幕英汉翻译[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曹进;;模因论视阈下的网络语汇传播研究[A];中国传媒大学第三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2 刘楚群;;三音节新词语构造理据分析[A];江西省语言学会2011年年会论文集[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李铁锤;网络热词传播现象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2 康军帅;当代汉语新词族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3 荣立宇;仓央嘉措诗歌翻译与传播研究[D];南开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婷;模因论及其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朱蓓华;模因论视角下的网络新闻标题研究[D];江南大学;2010年
3 李朝军;模因视角下的网络语言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4 毕秋波;汉英语码混用现象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5 柏发金;语言学视角下的中国春联分析[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6 姚尧;模因论视角下的非英语专业学生背诵实证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7 纪建镖;毛泽东诗词对外传播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8 赵慧娟;情景喜剧《武林外传》中的语言模因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9 张亚男;模因论视角下的赵本山小品特点分析[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10 黄晓丹;从顺应论的角度解析作为强势模因的流行电影台词[D];四川外语学院;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肖云南;杨璐;;模因理论在第二语言环境下运用的可行性理论研究[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2 陈琳霞;何自然;;语言模因现象探析[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6年02期
3 尹丕安;;模因论与翻译的归化和异化[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4 曹乃玲;流行语中的语码混用及其修辞价值[J];修辞学习;2005年05期
5 何自然,何雪林;模因论与社会语用[J];现代外语;2003年02期
6 谢朝群;何自然;;语言模因说略[J];现代外语;2007年01期
7 何自然;;语言中的模因[J];语言科学;2005年06期
8 蒋洪新;叶维廉翻译理论述评[J];中国翻译;2002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慧芬;;语言类学术期刊论文标题的模因论研究[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08期
2 匡露;刘振;;从模因论角度看“被+XX”现象[J];今日南国(中旬刊);2010年11期
3 陈琳霞;;广告语言中的模因[J];外语教学;2006年04期
4 邴绍媛;唐德根;;模因论视角下的中国文化传承[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13期
5 陈旋;;基于模因论的广告语言策略探究[J];江西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6 潘小波;;模因论的新发展——国外模因地图研究[J];广西社会科学;2010年08期
7 苏雪英;;模因论与商务英语写作教学[J];双语学习;2007年03期
8 贺旭华;;网络语言的模因变异[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8年28期
9 谢静静;;模因视角下的网络语言研究[J];语文学刊;2008年24期
10 刘金;曾绪;;模因论视觉下网络语言的变异现象分析[J];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曹进;;网络语言传播的“模仿”与“复制”[A];中国传媒大学第二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2 谢朝群;李冰芸;;语言礼貌的认知解读[A];第四届全国认知语言学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司育强;从模因论的视角分析中国白酒的广告标语[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13年
2 韩t$t$;模因论在高中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D];山东师范大学;2014年
3 徐绮蔓;从模因论的角度看中国文化专有项的英译[D];华中师范大学;2014年
4 洪毅;模因论视角下寒暄语汉英笔译保真度研究[D];四川外国语大学;2014年
5 赵秀梅;歇后语中的模因[D];黑龙江大学;2008年
6 仵欣欣;广告语言的模因论阐释[D];东北财经大学;2007年
7 蔡朝晖;广告语言的模因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8 谭蓉蓉;模因理论对语言功能的研究[D];东南大学;2006年
9 李晓黎;赵本山小品中语言模因现象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7年
10 李文芳;从模因论视角研究语言的象似性本质[D];南昌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61534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6153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