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艺术理论论文 >

余光中《守夜人》诗歌自译的多元调和

发布时间:2017-08-04 22:24

  本文关键词:余光中《守夜人》诗歌自译的多元调和


  更多相关文章: 余光中 《守夜人》 自译 多元调和


【摘要】:余光中是一名大作家,也是一位名学者,其毕生创作不断,著译无数,曾言自己以左手写散文,右手写诗,翻译只不过是左右手挥洒之间“写作之余的别业”。然而,这“别业”以质观,以量计,比起许多翻译家的“正业”已经洋洋大观,有过之而无不及。尽管许多学者已从不同角度对其人其作进行了诸多探讨,但是相对于余光中研究的其他方面,学术界对其翻译方面的特点关注并不多,也很少有人将其诗人兼译者两种身份结合起来进行研究,对其诗歌自译更是鲜有关注。 本文针对余光中特殊的生活背景和成长经历,结合其美学与翻译观点,分析其中英双语自译诗集《守夜人》中的诗歌题材选择和翻译策略,审视身兼作者与译者的余光中如何翻译自己的诗作,以及这些自译诗歌的特色与意义,以期为余光中翻译研究拓宽视野,并引起学界对自译现象的更多关注。 研究发现,多元调和不仅是余光中的美学追求,也是他的翻译追求。多元调和的美学观与翻译艺术使其诗歌自译在译诗的题材选择和翻译策略方面呈现出特殊面貌。在余光中所出版的多部诗集中,诗歌自译诗集《守夜人》独具特色,它收录了余光中近六十年来自译的85首作品。从翻译选材来看,“故园结”与“台湾情”是《守夜人》中两大突出的主题。在85首译诗中,经常流露出诗人透入纸背的“故乡情结”与“台湾情愫”,两者分别为23首和11首,超过诗集中译诗总数的三分之一,这一选材取向表明,诗人兼译者的余光中在选材时“乡愁诗”与“本土诗”并重,并欲以翻译延续其民族情感与本土关怀。在意象与典故传译方面,,余光中运用以“异化为主,归化为辅”的翻译策略,对中西文化不动声色地进行了调适和融合,便于读者理解和想象;在译诗音乐性的重构方面,余光中并不拘泥于原诗形式,而是糅合中英两种“唱”法,配合原诗的诗思与诗情,时而追求原诗韵式,时而自创新韵式,采用头韵、间韵、或诗行重复等手法营造一种节奏和旋律婉转动听的音乐效果,使读者在西方韵律与东方音调的交响中欣赏到了其诗歌的音乐美。总之,在翻译策略方面,余光中在自译过程中归化和异化并举,二者灵活运用,呈现出调和中西、动态演变的特点,使其译诗与原诗之间既同且异,交叉互补。
【关键词】:余光中 《守夜人》 自译 多元调和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H315.9;I046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0
  • List of Tables10-11
  • Chapter 1 Introduction11-15
  • 1.1 Research Background11-12
  • 1.2 Research Significance12-13
  • 1.3 Methodology13
  • 1.4 Thesis Structure13-15
  • Chapter 2 Literature Review15-22
  • 2.1 Studies on Self-translation15-18
  • 2.2 Studies on Yu as a Translator18-22
  • Chapter 3 Multifaceted Harmonization in Yu’s Poem Writing and Translation22-44
  • 3.1 Yu’s Unique Life Experiences22-25
  • 3.2 Multifaceted Harmonization in Poem Writing: Yu’s Aesthetic Pursuit25-38
  • 3.2.1 Yu’s Poetic Styles in Different Periods25-32
  • 3.2.2 Multifaceted Harmonization in Yu’s Poem Writing32-38
  • 3.3 Multifaceted Harmonization in Translation: Yu’s Translation Pursuit38-44
  • 3.3.1 An Overview of Yu’s Translation Practice38-39
  • 3.3.2 Multifaceted Harmonization in Yu’s Translation39-44
  • Chapter4 Multifaceted Harmonization in Yu’s Self-translating The Night Watchman44-66
  • 4.1 An Overview of Poems Included in Yu’s Self-translated The Night Watchman44-49
  • 4.2 Multifaceted Harmonization in Themes Yu Selected for Translating49-53
  • 4.2.1 Poems Expressing Yu’s Homeland Complex49-52
  • 4.2.2 Poems Expressing Yu’s Taiwan Sentiments52-53
  • 4.3 Multifaceted Harmonization in Yu’s Translation Strategy53-66
  • 4.3.1 Transformation of Images and Allusions54-59
  • 4.3.2 Reconstruction of Musicality59-66
  • Conclusion66-69
  • References69-72
  • Appendix 详细中文摘要72-75
  • Acknowledgements75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刘文捷,王苹;语篇翻译中的衔接意识——《老人与海》三译本对比心得[J];福建外语;2001年03期

2 司显柱,杨莉;“多元翻译理论探索”批评[J];江西社会科学;2002年10期

3 王晓莺;;张爱玲的中英自译:一个后殖民理论的视点[J];外国语文;2009年02期

4 陈才俊;余光中的翻译观[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5 辜正坤;;翻译标准多元互补论[J];中国翻译;1989年01期

6 林克难;增亦翻译,减亦翻译——萧乾自译文学作品启示录[J];中国翻译;2005年03期

7 罗选民;;余光中与翻译[J];中国翻译;2008年05期

8 陈吉荣;;西方翻译理论的新作——《双语文本:文学自译史及其理论》[J];中国翻译;2009年01期

9 穆雷;余光中谈翻译[J];中国翻译;1998年04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刘畅;埃文佐哈尔“多系统论”与辜正坤“多元互补论”之比较[D];东北财经大学;2005年

2 王思思;从接受美学的角度来比较萧乾的自译作品与他译作品[D];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

3 谌峥嵘;《不可儿戏》两中译本比较[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4 彭金玲;萧乾自译文学作品研究[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8年

5 孙晓娅;目的论与戏剧翻译[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62207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62207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208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