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艺术研究院举行范曾文苑成立揭牌仪式
本文关键词:中国艺术研究院举行范曾文苑成立揭牌仪式
更多相关文章: 中国艺术 研究院 文化遗产保护 副院长 诺贝尔文学奖 研究生院 仪式 中国文化研究 获得者 研究员
【摘要】:正2013年11月25日,范曾文苑成立揭牌仪式在中国艺术研究院隆重举行,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王文章,党委书记、副院长高显莉,常务副院长王能宪,副院长、研究生院院长吕品田,副院长牛根富、贾磊磊,我院终身研究员、范曾文苑主持范曾,中国艺术研究院文学院院长、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中国艺术研究院终身研究员、中国文化研究所所长刘梦溪以及中国艺术研究院各研究所负责人、专家学者和研究生院学生
【作者单位】: 中国艺术研究院科研处;
【关键词】: 中国艺术 研究院 文化遗产保护 副院长 诺贝尔文学奖 研究生院 仪式 中国文化研究 获得者 研究员
【分类号】:J209.2
【正文快照】: 2013年11月25日,范曾文苑成立揭牌仪式在中国艺术研究院隆重举行,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王文章,党委书记、副院长高显莉,常务副院长王能宪,副院长、研究生院院长吕品田,副院长牛根富、贾磊磊,我院终身研究员、范曾文苑主持范曾,中国艺术研究院文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诸家点评李岗绘画[J];美术观察;2010年05期
2 本刊记者;;中国艺术研究院工艺美术研究所客座研究员聘任仪式在京举行[J];美术观察;2010年11期
3 ;“走过四季”中国艺术研究院第三届名家班七人展作品选登[J];美术;2003年04期
4 辛文;;“日用即道——2010年国际漆艺展”在中国美术馆举办[J];美术观察;2011年02期
5 郅敏;;熊秉明先生作品捐赠仪式暨熊秉明作品学术研讨会在京举行[J];中国美术;2011年01期
6 ;《化玉诗草》出版发行暨杨化玉捐助家乡教育仪式在京举行[J];艺术评论;2010年11期
7 玄达;;“翰墨千秋——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书法院院展”系列活动在中国美术馆拉开帷幕[J];东方艺术;2011年12期
8 李伟;;彩笔绘蓝图 真情暖童心 文化部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美术创作院赴贵州遵义泗渡布政举行捐赠希望小学暨采风活动[J];美术;2007年02期
9 董雷;;纪念王朝闻先生百年诞辰座谈会隆重举行[J];美术;2009年06期
10 ;刘万鸣国画作品欣赏[J];东方收藏;2011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升平;;南阳汉画拓片的立体彩色装裱工艺初探[A];传统装裱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2 苏位东;;从郑板桥“竹象三易说”谈起——中国艺术之意象美创造浅识[A];春华秋实——江苏省美学学会(1981—2001)纪念文集[C];2001年
3 郭沫若;;关良艺术论[A];郭沫若研究第一辑[C];1985年
4 严淡如;;从顾恺之的杰出成就看六朝文化的转型[A];六朝历史与吴文化转型高层论坛论文专辑[C];2007年
5 宋文翔;;文化符号并非文化精神——论当代艺术作品中对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误读[A];2006年当代艺术与批评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6 王恺;;精雕细琢 八年一剑——山东美术出版社《黄宾虹全集》策划出版分析报告[A];优秀出版物价值论:中国编辑学会第十三届年会优秀文集[C];2008年
7 薛保华;;论中国山水画的空间意识[A];高等学校艺术教育研究[C];2003年
8 朱敬一;陈潇;;一个流派的缺失[A];2005年当代艺术与批评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9 赖志强;;城市变迁与废墟艺术——中国当代艺术的作品及其表现[A];中央美术学院青年艺术批评奖获奖论文集[C];2008年
10 李旭;;从空白到空间——中国传统美学思想与现代室内设计[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二)[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志勇;中国艺术研究院油画院在京成立[N];中国艺术报;2007年
2 严长元;紫砂艺术家受聘中国艺术研究院[N];中国文化报;2006年
3 本报记者 严长元;创作与学术的对接[N];中国文化报;2007年
4 翟墨;美术与学术[N];文艺报;2007年
5 严长元;爱与艺术同生[N];中国文化报;2006年
6 记者 徐涟 程竹;首届国际书法年展亮相京城[N];中国文化报;2008年
7 徐涟邋严长元;开展学术研究 推动艺术创作[N];中国文化报;2007年
8 任晶晶;中国艺术研究院 中国油画院成立[N];文艺报;2007年
9 记者 徐涟;艺研院珍稀印谱首次亮相[N];中国文化报;2007年
10 余宁;创造民族艺术的正大气象[N];中国艺术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翎;《艺林》杂志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9年
2 叶健;中国重彩画的当代文化转向[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9年
3 刘宗超;汉代造型艺术及其精神[D];东南大学;2005年
4 颜榴;印象派与20世纪中国艺术[D];中央美术学院;2007年
5 纳思霖;伊朗细密画中的中国绘画因素[D];中央美术学院;2008年
6 杜少虎;合群开蒙[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9年
7 袁宣萍;17-18世纪欧洲的中国风设计[D];苏州大学;2005年
8 赵伟平;身心与书法审美关系之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9 缪哲;汉代艺术中外来母题举例[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10 严健民;中国当代山水画在美国东部的认知[D];中国美术学院;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蔡玉琴;越南年画的中国元素与本土特色[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8年
2 王鑫;图像与痕迹[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9年
3 徐勤海;印象派在中国的接受与误读[D];南京艺术学院;2009年
4 张琨;东方既白[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5 张彦;油画中黑色的探索[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9年
6 张江;李可染写生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8年
7 邓建民;王铎草书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8 梁兆卫;空白与中国艺术精神[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9 谢治;论中国现代陶艺创作中的观念[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9年
10 董双叶;“中国现代艺术”还是“现代中国艺术”[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62776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6277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