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艺术理论论文 >

从改写理论看雷克斯罗斯的李清照诗词英译

发布时间:2017-08-06 02:16

  本文关键词:从改写理论看雷克斯罗斯的李清照诗词英译


  更多相关文章: 改写 翻译 意识形态 诗学 赞助人


【摘要】:1992年,安德烈·勒菲弗尔在《翻译、改写以及对文学名声的制控》一书中指出所有翻译都是改写,并引用丰富例证详细阐述了意识形态、诗学以及赞助人对翻译的操纵。该理论为翻译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并对译者为什么选择某些文本,为什么在翻译中作出这样或那样的改写以及为什么有的译文在译语文化中会取得成功作出了解释。 肯尼斯·雷克斯罗斯是美国著名的现代诗人和翻译家,在其一生中创作并翻译了大量的诗作。他翻译的中国诗一共有四部《汉诗百首》、《爱与流年:汉诗百首英译续》、《兰舟:中国女诗人》和《李清照诗词全集》。这些诗词在美国发行后得到读者的广泛认可,并被选入大学教材,在美国社会中产生了很大的影响。通过对原作和译作的对比分析,笔者发现雷克斯罗斯从很大程度上改写了原文文本。他的英译本在意义、意象和风格等多个方面与原作存在差异。因此,本文以勒菲弗尔的改写理论为基础,以雷克斯罗斯英译李清照诗词为主线,试图对这一现象进行探讨。 第一章介绍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和全文的基本结构,并提出本文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和拟采用的研究方法。第二章回顾了以往学者对李清照诗词英译本和译者雷克斯罗斯的相关研究。第三章讲述本文的理论基础,引入本文会用到的相关概念,并解释其如何影响翻译过程。第四章简要介绍了李清照诗词及其翻译,为后文的分析做好铺垫。第五章是本文的主题部分,对雷克斯罗斯英译的李清照诗词进行了系统、深入的分析,从文本选择、意义再现、风格再现以及文体和语言的不对等多个方面切入,探讨意识形态、诗学以及赞助人是如何影响雷克斯罗斯对李清照诗词的翻译过程的,指出雷克斯罗斯英译李清照诗词属于典型的改写。第六章在总结前文研究的基础上得出结论,指出正是由于美国当时的“垮掉一代”文化、新诗运动、女性主义运动,译者个人对自由诗体和口语化语言的偏好等因素造成了雷克斯罗斯对李清照诗词的改写,也正是这些因素促成了雷克斯罗斯英译的李清照诗词在美国社会发行后得到目标读者的认可并实现经典化。
【关键词】:改写 翻译 意识形态 诗学 赞助人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H315.9;I046
【目录】:
  • Acknowledgements5-6
  • 摘要6-7
  • Abstract7-10
  • 1. Introduction10-14
  • 2. Literature Review14-20
  • 2.1 Previous studies on English translations of Li Ch'ing-chao's poems14-17
  • 2.2 Previous studies on Kenneth Rexroth and his poetry translation17-20
  • 3. Theoretical Framework20-25
  • 3.1 The origin and development of Rewriting theory20-21
  • 3.2 Major concepts in Rewriting theory21-25
  • 3.2.1 Ideology and translation21-22
  • 3.2.2 Poetics and translation22
  • 3.2.3 Patronage22-23
  • 3.2.4 The balance of the three factors inlfuencing translation23-25
  • 4. Li Ch'ing-chao's Poems and their Translations25-29
  • 4.1 A brief introduction to Li Ch'ing-chao and her poems25-26
  • 4.2 English translations of Li Ch'ing-chao's poems26-29
  • 5. The Study of Rexroth's Transl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Rewriting Theory29-50
  • 5.1 Ideology and its inlfuence on Rexroth's translation29-40
  • 5.1.1 Ideology and the theme of source text29-32
  • 5.1.2 Ideology and the process of text reproduction32-40
  • 5.2 Dominant poetics and its influence on Rexroth's translation40-46
  • 5.2.1 Poetics and choice of source text40-42
  • 5.2.2 Poetics and the process of text reproduction42-46
  • 5.3 Patronage46-48
  • 5.4 An Analysis of Canonization of Rexroth's Translations in the English World48-50
  • 6. Conclusion50-53
  • Bibliography53-57
  • Appendix Ⅰ57-65
  • Appendix Ⅱ65-70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瑛;;西方翻译伦理模式探讨[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2 杜玉生;;西方当代伦理学的发展与译学研究——翻译研究中的伦理性问题[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8年01期

3 朱徽;美国后现代诗歌与中国古诗[J];外国文学;2003年05期

4 高玉;论“忠实”作为文学翻译范畴的伦理性[J];外国文学;2004年02期

5 王潇潇;;痴迷于杜甫的美国现代诗人——王红公[J];青年文学家;2009年02期

6 郑燕虹;;论中国古典诗歌对肯尼斯·雷克思罗斯创作的影响[J];外国文学研究;2006年04期

7 王大智;试论翻译中的“自由”概念[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4年06期

8 谢天振;作者本意和本文本意——解释学理论与翻译研究[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00年03期

9 孙艺风;翻译规范与主体意识[J];中国翻译;2003年03期

10 孙致礼;;译者的职责[J];中国翻译;2007年04期



本文编号:62794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62794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dbb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