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界”理论视野中的 “授予说”研究
本文关键词:“艺术界”理论视野中的 “授予说”研究
【摘要】:“艺术的定义”问题一直是美学理论的重要问题之一。随着现代艺术的出现,新的艺术实践不断挑战着传统艺术定义的边界,艺术和非艺术的区别就成为美学家们无法回避的难题。当代艺术哲学家迪基提出艺术的体制论,,作为其核心的“授予说”提供一种很有见地的界定艺术的方式。迪基的理论主要基于丹托的“艺术界”理论,而丹托的概念则显然指向艺术的文化社会学维度。本文的研究以“授予说”为核心,结合“艺术界”理论以及贝克、布迪厄等人的文化社会学视角,一方面从相对微观的角度,即艺术品的生产、传播、消费过程中,来考察一个特定时期的艺术界如何“授予”艺术品资格,另一方面从相对宏观的历时性角度,考察艺术史中不同时期的艺术界如何“授予”艺术品资格。本文梳理剖析“授予说”并将它应用于个案分析,希望不仅能借此透视艺术体制的运行机制,还能提供一种可资利用的话语平台,给我们界定艺术、理解艺术作品提供一种新的理论视域。
【关键词】:艺术界 授予说 艺术品资格 艺术的定义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艺术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J110.9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6
- 目录6-7
- 绪论7-15
- 第一章 对“授予说”的理论剖析15-28
- 第一节 “授予说”的基本内涵16-19
- 第二节 “授予说”形成发展的四个阶段19-21
- 第三节 “授予说”的价值和局限21-25
- 第四节 “艺术界”理论视野中的“授予说”25-28
- 第二章 授予在艺术界的运行28-54
- 第一节 授予的主体、对象和程序28-31
- 第二节 艺术界:合作与冲突的关系网络31-35
- 第三节 艺术生产、传播和消费中的多层授予35-44
- 第四节 授予与艺术合法化44-49
- 第五节 授予与艺术展览体制——以上海双年展为例49-54
- 第三章 授予在艺术史中的呈现54-74
- 第一节 艺术界的分期及其依据54-58
- 第二节 授予与传统艺术界58-62
- 第三节 授予与现代艺术界62-70
- 第四节 在传统与现代艺术界抒写传奇的艺术家70-74
- 结语74-77
- 参考文献77-81
- 致谢8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冯丽娜;;中国当代艺术人的“前程”和“钱程”[J];上海艺术家;2007年04期
2 刘亚力;;温州财团1200亿热钱抢艺术品[J];财富智慧;2005年Z3期
3 詹皓;;艺术品市场泡沫隐现[J];中国美术馆;2006年01期
4 钱伯皓;徐锐敏;;杭州艺术品业发展的对策建议[J];杭州通讯;2006年11期
5 崔松云;;浅析后金融危机时代的艺术品市场[J];美术大观;2010年12期
6 郭玉军,张飞凤;赝品及其对艺术批评的影响[J];湖北美术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7 白蔚;董凡;;破解艺术品拍卖天价之谜[J];收藏界;2004年09期
8 张延华;;中国艺术品拍卖业正在崛起[J];中国拍卖;2005年06期
9 李峰;;艺术的目的是商品吗?[J];东方艺术;2006年17期
10 ;首场艺术品拍卖会“小试牛刀”[J];中国拍卖;2006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殷曼i_;;从艺术体制看艺术家的创造性[A];2009江苏省美学学会年会“当代审美文化与艺术传统”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2 王永茂;杨梅;;基层剧院团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十个“一”[A];文化研究论坛[C];2011年
3 梅海军;;某甲诉某乙案评析——如何认定抄袭[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5年
4 庄千慧;;温州南戏新年作客到台湾[A];昆剧《张协状元》评论集[C];2003年
5 俞方;;护理干预对艺术嗓音医学门诊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A];全国五官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5年
6 蔡克勇;;积极营造艺术氛围 大力培养创新人才[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上)[C];2007年
7 周计武;;艺术终结的美学之思[A];城市文化与艺术审美[C];2008年
8 和歌森太郎;刘琦;;民俗学与历史学[A];域外民俗学鉴要[C];2005年
9 葛士恒;;观者的优越——当代艺术中的“民工潮”[A];中央美术学院青年艺术批评奖获奖论文集[C];2009年
10 罗培元;;登高行远 我负其导——从郭沫若同志游、学之杂忆[A];郭沫若百年诞辰纪念文集[C];199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陆璐;2008年中国艺术品市场十大事件揭晓[N];中国文化报;2009年
2 本报记者 游婕;艺术品市场将出现短期小幅下挫[N];中国消费者报;2009年
3 郭浩满;中国艺术品市场往何处去?[N];中山日报;2008年
4 商报记者 金文 马嘉会;中国艺术品市场开始大浪淘沙[N];北京商报;2009年
5 本报记者 李艳 孙漪娜;艺术家谈艺术品市场[N];中国文物报;2009年
6 朱浩云;当代艺术品市场的五点思考[N];中国经济时报;2008年
7 章利国;再谈收藏学及其专业的创建[N];美术报;2009年
8 《新民晚报》资深记者 林明杰 艺术市场评论人士 牟建平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讲师 刘星 中国商报记者 张娟;当代书画 扶不起的阿斗?[N];中国商报;2010年
9 高天颖;在危机中坚定信心 在挑战中把握机遇[N];中国文化报;2009年
10 吕宁 詹皓;内地春拍:“传统”吃香 “当代”遇冷[N];中国文化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王艺;绘画艺术品市场定价机制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0年
2 刘翔宇;中国当代艺术品交易机制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3 商勇;艺术启蒙与趣味冲突[D];南京艺术学院;2006年
4 宋国栋;艺术的放逐与审美的拯救[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5 施虹;开放与展望—艺术品整合营销传播[D];浙江大学;2010年
6 曹砚黛;亚瑟·丹托艺术哲学思想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秋兰;“艺术界”理论视野中的 “授予说”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2年
2 赵凌艺;艺术品电子商务营销初探[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0年
3 宋巍;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文物艺术品市场的状况及对策研究[D];西南民族大学;2010年
4 张婧;云南艺术品市场探析[D];云南艺术学院;2010年
5 黄亮;艺术品投资基金对冲机制设计初探[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6 李东彤;当代艺术品投资的风险管控[D];吉林大学;2011年
7 崔松云;浅析后金融危机时代的艺术品市场[D];浙江理工大学;2011年
8 张进;我国艺术品投资证券化模式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9 郭新;当代中国艺术品市场伦理问题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2年
10 张琪;江西书画艺术品市场传播研究[D];南昌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68538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6853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