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艺术理论论文 >

砥砺奋进中的上海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发布时间:2017-08-25 20:05

  本文关键词:砥砺奋进中的上海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更多相关文章: 美术教育专业 美术学院 师范大学 师范教育 教育人才 专业方向 上海市 教师教育 美术史论 培养学生


【摘要】:正美术教育是上海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历史最悠久的专业,三十多年来为上海市培养了大量的优秀美术教育人才。最初的美术教育专业设有国画和油画两个专业方向,以培养学生美术水平为教学重点。2002年美术学院成立后建立美术教育专业,按照师范教育的要求培养专业的美术教师。美术教育专业下设教师教育教研室和美术史论教研室。现有教师26人,
【关键词】美术教育专业 美术学院 师范大学 师范教育 教育人才 专业方向 上海市 教师教育 美术史论 培养学生
【分类号】:J124-4
【正文快照】: 美术教育是上海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历史最悠久的专业,三十多年来为上海市培养了大量的优秀美术教育人才。最初的美术教育专业设有国画和油画两个专业方向,,以培养学生美术水平为教学重点。2002年美术学院成立后建立美术教育专业,按照师范教育的要求培养专业的美术教师。美术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留青阁画廊[J];荣宝斋;2006年06期

2 本刊编辑部;;艺术清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造型艺术教师作品展[J];中国美术;2011年03期

3 ;李铁映副委员长在湖北考察——调研美术事业发展状况,副院长陈孟昕参加座谈[J];湖北美术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4 殷波;;学院派艺术教育思想研究[J];艺术教育;2009年05期

5 李卓;王杰;;西安美术学院2002届毕业生创作展落下帏幕[J];陕西建材;2002年07期

6 ;学院动态[J];装饰;2007年12期

7 金妹;;宽容与超越——法国当代高等艺术教育的核心观念[J];学术界;2009年02期

8 蓝庆伟;;从“革命”到“守成”:当代艺术的学院历史[J];大艺术;2009年02期

9 ;“艺术日新——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当代艺术研究所成立暨当代艺术邀请展”在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举行[J];艺术教育;2011年02期

10 ;留青阁画廊[J];荣宝斋;2006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前言[A];2001-2003中国流行色优秀论文集[C];2003年

2 周广伟;;谈如何对待艺考热的畸形发展[A];中国社会音乐研究论文集[C];2006年

3 徐勇民;;服务社会·融入社会·引导社会——面向中国经济与文化建设的高等艺术设计教育[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二)[C];2007年

4 徐英;;艺术教育“两种人才模式"培养的理论构想[A];中华美学学会第五届全国美学会议论文集[C];1999年

5 赵宋光;;从艺术的本质规律看诗与音乐两者审美意识的共性与特异性[A];中国诗歌与音乐关系研究——第一届与第二届“中国诗歌与音乐关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6 周光召;;第三届艺术与科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致词[A];中国音乐治疗学会第六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7 林大础;郑娟榕;;开辟小说辞章学之先河——祝敏青《小说辞章学》评介[A];文学语言理论与实践丛书——辞章学论文集(下)[C];200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晓男;优秀奖获奖名单近日揭晓[N];中国文化报;2007年

2 杨琳;已有藏家开始新媒体艺术收藏[N];上海证券报;2007年

3 本报记者 杨琳;资本该如何介入当代艺术市场[N];上海证券报;2008年

4 苏娅;李象群:798缺乏严肃的学术探讨[N];第一财经日报;2007年

5 本报记者 肖维波 黎琼;“艺考热”是喜是忧[N];中国文化报;2007年

6 本版编辑邋张顺美 黄丹彤 吴聿立;拿出最好的作品赈灾筹款[N];广州日报;2008年

7 周里;第九届大连艺术博览会开幕[N];辽宁日报;2008年

8 ;中德当代艺术作品展落幕[N];天津日报;2006年

9 张晶晶;山东“艺考热”降温 考生心态趋于理性[N];中国文化报;2008年

10 本报记者 郑红;“艺考”还是高考捷径吗?[N];辽宁日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庞希云;“人心自悟”与“灵魂拯救”[D];上海师范大学;2006年

2 汪建峰;韦恩·布斯与西方文学批评的修辞视角[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雪苗;学前美术教育专业师资队伍建设探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3年

2 吕智强;中国当代艺术中“综合材料”现象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12年

3 洪秀芸;隔世重洋的叛逆女性解构[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4 康萨依;比较文学潮流运动的历史[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5 陈志鹏;丁玲《莎菲女士的日记》和弗吉尼亚·伍尔夫《达罗卫夫人》的女性意识解读[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6 刘艳坤;重庆抗战戏剧与美国反法西斯戏剧比较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06年

7 谢红月;解释与回应:从《中国人的性格》看《吾国吾民》[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8 陈凯丽;南京明代艺术特征的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9 黄勇军;李渔短篇小说与薄迦丘《十日谈》叙事比较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06年

10 李丹丹;二战时期的重庆抗战小说与日本反战小说的比较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73803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73803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a07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