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艺术理论论文 >

翻译风格的球体量化模型:基于《水浒传》英译本的翻译策略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14 19:27

  本文关键词:翻译风格的球体量化模型:基于《水浒传》英译本的翻译策略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水浒传》 翻译策略 翻译风格 球体量化模型 译者的主体意识


【摘要】:本文基于文学名著《水浒传》不同翻译策略的研究,建立"翻译风格的球体量化模型",以数学语言直观描述翻译风格,运用几何公式进行推演分析。球内及球面的点表示理想的翻译风格,既能反映原著的内核,又符合目标语读者的习惯。借助该模型,可标示代表《水浒传》赛珍珠、沙博理、登特杨和杰克逊翻译风格的各点,考察各风格之间的关系,发掘影响翻译风格形成的内外因素,突显译者的主体意识所起的作用。该多元化的立体评价模式,为更加客观全面地认识译作、评价译者提供了保证;同时发展了数学在语言学中的应用,促进学科交叉,将"事实理性"与"价值理性"结合起来,体现了翻译研究的艺术与科学辩证统一的特点。
【作者单位】: 同济大学外国语学院;
【关键词】《水浒传》 翻译策略 翻译风格 球体量化模型 译者的主体意识
【基金】:2010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译者主体意识与翻译风格关系的实证研究”(10CYY004) 2013年度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科研创新项目“汉语国际传播中的有效翻译策略研究”(13ZS025)的部分成果
【分类号】:H315.9;I046
【正文快照】: 1引言在目前的翻译研究中,许多学者关注名著的多译本,对比分析各位译者采用的不同的策略或译文呈现的不同风格,例如中国古典名著《水浒传》、《三国演义》有多个平行英译本,西方小说《汤姆叔叔的小屋》、《大卫·科波菲尔》亦有不同的中译本,各位译者都以“通过自己的语言方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许钧;;是复译还是抄译?——评海南版《红与黑》[J];出版广角;1995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冯莉;;汉晋诸子“论”体考述——以《文心雕龙·论说》为中心[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2 郭华春;;《文心雕龙·知音》篇主旨臆说[J];北方论丛;2006年04期

3 权绘锦;;周作人的“自然”观与《文心雕龙》[J];长春大学学报;2011年07期

4 岳春梅;张雪梅;李蓉;;艺术审美特征论:“世界”“大地”与“隐秀”——《艺术作品的本源》与《文心雕龙·隐秀》之对话[J];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5 王开国;《征圣》的价值[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6 王开国;;刘勰的“为文之用心”[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7 陈鹏;;论六朝启文的骈化及其艺术得失[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11期

8 王少良;孙红梅;;“物感”说的哲学基础及其对作家创作的意义[J];大连大学学报;2011年02期

9 王少良;;《文心雕龙·辨骚》篇的文学“通变”观[J];大连大学学报;2012年01期

10 辛刚国;六朝文学批评与汉语诗性的自觉[J];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2003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韩湖初;;《文心雕龙·辨骚》篇“博徒”、“四异”再辨析——兼论对该篇篇旨和刘勰文学理论体系的理解[A];文心雕龙研究第九辑[C];2009年

2 朱志荣;;《文心雕龙》的意象创构论[A];文心雕龙研究第九辑[C];2009年

3 陈引驰;;《文心雕龙》“论”之儒宗释影[A];文心雕龙研究第十辑[C];2011年

4 吴瑞霞;;从“道之文”到“文之道”——《文心雕龙》“文道”之释义[A];文心雕龙研究第十辑[C];2011年

5 力之;;《文心雕龙·隐秀篇》补文之真伪辨——兼论张戒引刘勰“情在”两语之文献价值问题[A];东方丛刊(2002年第3辑 总第四十一辑)[C];2002年

6 钟晓红;;涉外企业资料翻译[A];盐文化研究论丛(第七辑)[C];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秀敏;建安散文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贾海建;神怪小说与山岳信仰关系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3 熊江梅;六朝文体思想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4 吕红光;先秦汉魏晋南北朝文体观的生成与发展[D];浙江大学;2010年

5 李婧;黄侃文学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6 包秀艳;庾信文学思想研究[D];辽宁大学;2011年

7 王毓红;历时与共时:《文心雕龙》与《诗学》体裁理论比较研究[D];苏州大学;2002年

8 汪祚民;《诗经》文学阐释史(先秦—隋唐)[D];陕西师范大学;2004年

9 张朝富;汉末魏晋文人群落与文学变迁之走向[D];扬州大学;2005年

10 韩大伟;英汉运动类动词隐喻认知对比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文志;《文心雕龙》应用写作主体论[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2 郭潇;分判与会通:中西意象理论的对话[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王娜;潘岳与太康文学新变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4 曹素萍;宋人的六经论[D];南京大学;2011年

5 殷悦;黄节《阮步兵咏怀诗注》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6 贾睿茹;两汉散文序跋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1年

7 白文志;沈谦《文心雕龙之文学理论与批评》探要[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年

8 赵改丽;黄春贵《文心雕龙之创作论》辨要[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年

9 常娜;《文心雕龙》“文心”论探议[D];天津师范大学;2010年

10 邹学莉;魏晋南朝表文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琼;;论文化历史及时代背景对翻译风格的影响[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2 但汉源;翻译风格与翻译的理论剖视[J];语言与翻译;1996年03期

3 王凌;;译者审美观的多样性对翻译风格的影响(英文)[J];语文学刊;2008年07期

4 胡迅;异化还是归化——试论《文字生涯》的翻译风格[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5 尹亚辉;;翻译风格的差异及相关因素的探讨[J];内江科技;2007年04期

6 谢盛良;;意识形态对翻译风格的影响[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7 黄宁夏;杨萍;;从《葬花吟》翻译透析林语堂的翻译风格[J];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10年04期

8 郭岚;;对译者翻译风格的几点思考[J];商业文化(上半月);2011年06期

9 程家惠;袁斌业;;从《约翰熊的耳朵》看胡仲持的文学翻译风格[J];钦州学院学报;2013年03期

10 韩生民;;关于文学翻译风格问题[J];中国翻译;1984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陈伯鼎;;林少华翻译风格之初探[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小海;译者的风采与风格[N];深圳特区报;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晓;从中文译本《大亨小传》看乔志高的翻译风格[D];中国海洋大学;2008年

2 李芸;刘士聪散文翻译风格研究[D];郑州大学;2011年

3 吕自先;论译者的翻译风格[D];河北大学;2006年

4 钱钰;论地区文化对翻译风格的影响[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2年

5 康清;董乐山翻译风格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13年

6 许芳;翻译风格与译者性格[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7 姚野;《促织》的四种英译本翻译风格探讨[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8 陈晓琳;伯顿·华兹生译中国古诗词翻译风格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3年

9 张笑;董乐山翻译风格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10 方淦;王佐良散文英汉翻译风格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85189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85189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1ca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