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战中的文化胜利—美国抽象表现主义
本文关键词:冷战中的文化胜利—美国抽象表现主义
【摘要】:美国抽象表现主义对美国艺术非常重要,是美国艺术走向世界前沿的第一个画派,长期以来研究者更多关注抽象表现主义在艺术上的创造与贡献,本文的研究目的在于从一个新的角度去探索美国抽象表现主义如何被推为美国当代艺术的代表。本研究运用了社会历史分析法,紧密联系美国当时的社会政治文化环境进行研究,本文还运用了文献研究法,通过研读一系列与政治艺术相关文献,来揭示美国政治文化部门与美国抽象表现主义画派之间的关系,论文指出,抽象表现主义有其艺术上的独创性,但是被作为美国当代艺术的代表,有着政治操纵的因素,本文梳理了抽象表现主义被美国相关政治和文化部门推到世界前沿的过程,指出它深刻的内在原因在于冷战期问美国想称霸世界的政治和文化野心,所以抽象表现主义画派从某方面来说是美国政治运筹的结果。本文的创新点在于以前的相关研究多从艺术角度解读抽象表现主义,本文不仅解读其艺术特点与价值,更进一步揭示抽象表现主义被作为美国当代艺术代表的历史原因,为理解这一艺术画派提供了新的角度,也为中国当下如何将当代艺术推向世界提供某种参照和启示。
【关键词】:抽象表现主义 冷战 中央情报局 艺术特色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林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J171.2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6
- 1 引言6-8
- 1.1 研究目的6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6-8
- 2 抽象表现主义产生的历史语境8-14
- 2.1 美国经济状况8-9
- 2.2 美国意识形态立场9-11
- 2.3 文化自由代表大会11-14
- 3 时代艺术语境14-18
- 3.1 欧洲艺术14-15
- 3.2 苏联艺术15
- 3.3 美国艺术15-18
- 4 抽象表现主义的诞生18-24
- 4.1 超现实主义带来的影响18-21
- 4.2 各种艺术团体的出现21-22
- 4.3 抽象表现主义团体形成22-24
- 5 抽象表现主义的艺术形态24-30
- 5.1 表现方式24-26
- 5.2 艺术特征及深层创作观念26-30
- 6.美国政治与抽象表现主义30-36
- 6.1 中央情报局30-31
- 6.2 现代艺术博物馆31-33
- 6.3 全球艺术中心的转移与确立33-36
- 余论36-38
- 参考文献38-40
- 个人简介40-42
- 导师简介42-44
-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44-46
- 致谢4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章容;美国绘画大师威廉·德孔宁[J];外国文学;2000年05期
2 陈继军;恣意纵横的东方气象——近观赵无极的艺术世界[J];台州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3 易丹;抽象表现主义与冷战政治[J];读书;2000年10期
4 刘晓陶;;美国抽象表现主义绘画中的中国艺术精神[J];美术观察;2011年07期
5 颜永刚;从有限到无限——美国抽象表现主义画家克莱福特·斯蒂尔[J];世界美术;2003年01期
6 邱丽杰;;波洛克抽象表现主义绘画的艺术价值[J];美术大观;2009年06期
7 王晓蕾;;美国抽象表现主义绘画初探[J];职业技术;2008年10期
8 欧文·桑德勒;冯敏;;通往瓦尔登湖之路上的交通噪音——论抽象表现主义的先锋们[J];美与时代(下半月);2010年02期
9 赵海棚;;吴大羽晚年作品的生命意象兼及艺术之合者[J];美术大观;2011年06期
10 李丽;;抽象表现·拼贴·抽象形象——马瑟韦尔的艺术[J];美术大观;1998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毅;;“观看”的取消——以凝视为开端的现代艺术[A];中央美术学院青年艺术批评奖获奖论文集(2011年)[C];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鲁迅美术学院美术史论系讲师 宋玉成;抽象表现主义绘画[N];辽宁日报;2003年
2 杨蝉聪;神往圣洁的世界[N];珠海特区报;2008年
3 天津美术学院 韩慧松;孔宁:抽象表现主义的另类[N];美术报;2008年
4 帅联;在边缘上思考[N];珠海特区报;2008年
5 张敢 (清华大学工艺美院);百年浮华 百年主义[N];中国图书商报;2003年
6 葛颐;美国艺术与它的推动者[N];人民日报;2007年
7 韩慧松;自由状态下的抽象艺术[N];美术报;2008年
8 杭州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 陆琦;非真实色彩的写实[N];美术报;2009年
9 卢柯强 张相艳;波洛克作品拍出1.4亿美元天价国际藏家青睐抽象绘画[N];中国证券报;2007年
10 黎琼;怎样来看美术的原作[N];中国文化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张敢;绘画的胜利?美国的胜利?[D];中央美术学院;1999年
2 何桂彦;形式主义批评的终结[D];中央美术学院;2009年
3 皮力;从“行动”到“观念”[D];中央美术学院;2010年
4 韩洪伟;油画笔触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9年
5 陈月浩;西方当代艺术对室内设计创作的影响的若干研究[D];同济大学;2008年
6 肖晓玛;杜威美育思想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7 王琰;迟暮的玫瑰[D];中央美术学院;2009年
8 刘海平;绘画的“回归”[D];中央美术学院;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昕;冷战中的文化胜利—美国抽象表现主义[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2 李真虾;抽象表现主义与色彩表现[D];中央美术学院;2011年
3 唐胜;冷战背景下美国抽象表现主义的对外传播[D];中央美术学院;2007年
4 赵一恒;移动的书写艺术[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5 郅敏;抽象表现主义对美国现代陶艺的影响[D];中央美术学院;2007年
6 李丹婷;分形的美学思维[D];西南大学;2008年
7 罗立丽;行动与绘画的并置[D];延边大学;2008年
8 谢心瑜;台湾的现代主义绘画[D];南京艺术学院;2009年
9 王大志;波普艺术及其在中国的发展状况[D];山东师范大学;2000年
10 胡玮;商业画廊与先锋艺术[D];南京艺术学院;2009年
,本文编号:85191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8519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