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义与文学解释有效性关系问题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15 00:07
本文关键词:意义与文学解释有效性关系问题的研究
【摘要】:解释学的哲学化进程始于19世纪施莱尔马赫的方法论解释学。“意义”作为解释学的核心问题,每一时期的解释学家们或直接、或通过“解释”概念间接地阐发相关理论。随着“意义”的决定基础从作者原意,到存在的真理,再到文本的变化,解释的有效性问题也随之变化着。在这样的变化过程中,对于“意义"与解释如何有效、有效性的判据、有效性的标准等问题之间的关系的认识,是不断丰富和深入的。再就文学解释而言,无论是意义解释现状的混乱,还是其自身的内在规定性的要求,解释的有效性问题都不可绕开——它甚至是一个很关键的问题。运用现象学美学理论以及读者接受理论分析文学解释现状的研究,基本上都从“意向性”角度着手,略过对自身理论建构基础的反思,而在一般的层面上就事论事。与这些研究不同的是,本文希望通过直接切入“意义”这个文学解释存在论基础和文学作品与解释的连接点,以及有效性这个解释学存在论、认识论和方法论三者交汇之处,试图使它们之间错综的关系得到厘清和反思。 论文分为四个部分展开论述。第一部分以解释学的历史发展为线索,厘清近代浪漫主义解释学、哲学解释学的“意义”概念。施莱尔马赫把解释学从局部的、具体的技艺学发展为认识论解释学,开始了解释学哲学化的进程。意义是作者的内在话语,需要借助语法的和心理的双重手段才能重建。狄尔泰接替了施莱尔马赫的工作,进一步把解释学建设为更普遍的精神科学。“说明”和“解释”被定义为自然科学与精神科学相互对立的方法,“意义”才是需要加以“解释”的。“体验"构成“意义”,它的客观化表达使其能够得到理解。这一时期的“意义”概念带有较强的心理主义色彩。 第二部分从两个方面论述和思考解释有效性问题。一方面从历时角度考察“有效性”概念的内涵在解释学理论中的变化发展。它经历了浪漫解释学的从科学主义到历史主义的标准;伽达默尔的效果历史标准;以赫施作者意图论为代表的客观标准对“相对主义”和“历史主义”的驳斥的数个阶段。另一方面,这一历史过程可以从解释者主体性和解释历史性的相互关系、“客观性”内涵的动态变化方面,予以学理和思想观念上的说明,并进一步探讨各方理论的局限与积极意义。 第三部分论述解释有效性的综合标准如何形成。施莱尔马赫完成了解释学的第一次综合:解释学系统化为关于解释的方法论和认识论;解释被认为是认知性的思维活动。海德格尔则实现了第二次综合,解释不再是主体行为,而是存在方式。利科在解释学两次综合的成果上,以现象学为基础,结合结构主义符号学理论,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本解释学。文本解释学超越了解释学客观主义倾向和主观主义倾向各自的偏颇,由认识论、方法论与存在论解释学观念治下分立的有效性标准,发展出综合的标准。 最后,论述意义与文学解释的有效性问题,并反思各个时期、各家理论的有效性标准。文学作品作为艺术经验性、事件性和意义与行动统一性的存在,说明了其为何需要以意义的方式进行解释。对意义进行层次化构建:文本意义与生活世界;文本意义;诠释意义;反思意义。解释的循环与其理解成整体与部分的形式循环,不如把它看成意义的充盈与上升,看成螺旋向上的阶梯而非首尾相衔的封闭圆环。在层次构建的基础上,意义的未来性与主体性在解释中得到统一。同时,本文也从文学解释局面混乱的现实、其本身的逻辑和价值要求以及解释有效性的内在规定性这三个方面,探讨了建立文学解释有效性标准的必要性。
【关键词】:解释学 文学 意义 有效性
【学位授予单位】:广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I0
【目录】:
- 摘要3-6
- ABSTRACT6-9
- 一、解释学视域中的意义问题9-23
- (一) 近代解释学的意义理论9-14
- 1、浪漫主义解释学的作者意图重构意义理论9-12
- 2、作为生命体验的意义12-14
- (二) 伽达默尔真理观意义理论14-23
- 3、海德格尔存在论哲学的历史和理论准备15-16
- 4、经验如何构成理解的意义内容16-19
- 5、意义内容的构成19-23
- 二、解释有效性问题理论兼史论23-35
- (一) 浪漫主义解释学要求客观有效23-27
- (二) 主体性、历史性和客观标准27-35
- 1、主体性与历史性问题27-30
- 2、有效性问题30-35
- 三、有效性的综合标准——文本与解释学文本中心论35-44
- (一) 综合标准的提出35-41
- 1、历史与理论背景35-37
- 2、有效性理论逻辑——迂回解释的程序37-41
- (二) 内涵——话语事件和意义的张力辩证41-44
- 结语:意义与文学解释有效性的构成44-46
- 注释46-49
- 参考文献49-51
- 读研期间发表论文51-52
- 后记52-53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丁怀超;意义与诠释[J];安徽大学学报;1997年04期
2 G.舒尔茨;潘德荣;;诠释哲学[J];安徽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年02期
3 牛秋业;不可通约与解释学[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4 解丽霞;伽达默尔:语言与解释的有效性[J];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1998年04期
5 薛孝斌;康德的客观有效性概念[J];东南学术;2000年06期
6 艾伦·赫达;;语言、对话与想象:辩证诠释学的应用[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7 周德义;;真理辨析[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8 林栋梁;;哲学诠释学的现象学方法之维[J];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9 孔国保;;“真理的客观性”新论[J];广西社会科学;2010年07期
10 张荣翼;;文学研究的知识问题考察[J];江海学刊;2010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震;理解的真理及其限度[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85312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8531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