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艺术理论论文 >

以生为本和多元共生——对话生成视野下的英美文学理论教材

发布时间:2017-09-15 21:17

  本文关键词:以生为本和多元共生——对话生成视野下的英美文学理论教材


  更多相关文章: 对话生成 文学理论 批评实践 差异


【摘要】:近30年来,对话生成的教学理念对英美高校文学理论的教学影响巨大,体现在教材的编写上,主要表现为在承认理论相对性的情况下,以学生需求为中心尽可能客观地呈现多元理论观点,并且给理论对话提供合适的生成情景,为理论创新提供多样的探究途径。在批评实践之中体验理论,在多元和非线性之中生成理论已经成为教材编写的主要模式。
【作者单位】: 河南教育学院文学院;
【关键词】对话生成 文学理论 批评实践 差异
【分类号】:I0-4;G642.3
【正文快照】: 近30年来,在英美高校盛行对话生成的教学理念。所谓对话生成观念是指在教学活动之中,教师、学生和教材展开平等对话,知识在合适的情景中生成和创新,而不是依据于某个权威或某种固定的结论。这种观念在英美高校文学理论教学领域的盛行,随之引起了英美文学理论教材的改变。这种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田兆耀;;“当代西方文艺理论”授课心得[J];美与时代(下);2014年07期

2 胡波莲;;伍尔夫小说中的女性认同[J];肇庆学院学报;2014年06期

3 李兵;;零符号在《李尔王》中的意义及作用[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王冰青;从英语语言修辞视角研究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中的人物塑造[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4年

2 汪家海;多元与对话[D];湖南师范大学;2014年

3 邵艳平;叙事学视域中的《平家物语》研究[D];吉林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宁宝剑;创伤批评视域中的索尔·贝娄小说[D];湖南师范大学;2014年

2 国雪;女性主体的建构:女性叙事学视野下《最蓝的眼睛》[D];西北大学;2014年

3 滕菲;文学上的斯芬克斯[D];吉林大学;2014年

4 邢倩倩;论铁凝小说中的窥视情结[D];吉林大学;2014年

5 姚培娜;后现代视野中的耽美文学研究[D];济南大学;2014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文化研究对文学理论的挑战[J];文艺理论研究;2002年04期

2 傅安辉;文学理论的学科思考[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3 董学文,李龙;文学理论:知识还是方法?[J];理论与创作;2004年01期

4 李胜利;当代文学理论体系的建构与《文学理论教程》[J];甘肃社会科学;2004年02期

5 金惠敏;没有文学的文学理论——一种元文学或者文论“帝国化”的前景[J];文艺理论与批评;2004年03期

6 金惠敏;文学理论“帝国化”与元文学的可能[J];理论与创作;2004年02期

7 董学文;“文学理论学”构建刍议[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8 唐文吉;“文学理论学”的价值与意义——评《文学理论学导论》[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9 李春青;我们还需要不需要文学理论?[J];人文杂志;2004年05期

10 赵文;通向文学理论的理论——评《文学理论学导论》的理论建构[J];高校理论战线;2004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龚鹏程;;文学理论跨学科[A];北京论坛(2004)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文学艺术的对话与共生”中国文学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4年

2 王元骧;;文学理论能“告别”吗?[A];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新时期文学理论研究的回顾与反思[C];2008年

3 董学文;;新时期文学理论研究回顾与反思的几个问题——纪念改革开放30年[A];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新时期文学理论研究的回顾与反思[C];2008年

4 冯巍;;文学理论:作为研究对象[A];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新时期文学理论研究的回顾与反思[C];2008年

5 杨伯特;;近30年文学理论的“他者化”及其产生的问题[A];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新时期文学理论研究的回顾与反思[C];2008年

6 金永兵;;近30年我国文学理论的拓展[A];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新时期文学理论研究的回顾与反思[C];2008年

7 钱中文;;文学理论:在新世纪的晨曦中[A];“新中国文学理论五十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8 马龙潜;高迎刚;;“文学理论学”的生成逻辑及其现实意义[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十四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论文汇编[C];2002年

9 陶东风;;文学理论:为何与何为[A];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年刊(2010年卷)——文学理论前沿问题研究[C];2010年

10 梁巧娜;;文学理论资源刍议[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十五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论文汇编[C];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建平整理;人文社会科学前沿扫描[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4年

2 马建辉;文学理论:回归与转向[N];中国文化报;2001年

3 王宁;面向新世纪的文学和文学理论[N];文汇报;2000年

4 邢建昌;90年代文学理论的发展[N];文艺报;2000年

5 黄应全;立场意识[N];文艺报;2001年

6 刘斯奋;我们是否还需要文学理论?[N];文艺报;2004年

7 本报记者 石一宁;为文学理论“难题”寻“新解”[N];文艺报;2004年

8 ;关于大学文艺学教学与教材改革的构想[N];中华读书报;2004年

9 崔立秋;文学理论遭遇危机了吗?[N];河北日报;2006年

10 邢建昌;文学理论三十年的知识演进[N];文艺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刘雄平;文学理论的现代性追求(1928-1936)[D];暨南大学;2006年

2 黄崇超;从与文化、艺术关系的演进看中国文学理论建构[D];山东大学;2010年

3 谢旭;王学与中晚明文学理论的关系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3年

4 宫铭;经验和语言——实用主义文学理论转型研究[D];北京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舒坤尧;危机:文学理论的正常状态[D];郑州大学;2005年

2 郭敏;隐蔽的成规[D];河北师范大学;2006年

3 冯庆;约翰·塞尔与文学理论[D];南京大学;2013年

4 柴瑜;对童庆炳三版《文学理论教程》的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09年

5 董雪萍;叶以群的文学理论思想研究[D];湖北民族学院;2013年

6 陈蕾;朱自清文学理论思想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7 耿荣清;走向自由,永远的建构[D];辽宁大学;2011年

8 陈粤;回到文学本身——大文化研究批判[D];吉林大学;2004年

9 王炜芳;语言论转向的两条路径及其对文学理论的影响[D];浙江大学;2013年

10 彭静;论嘉靖后期到万历前期的文学理论[D];四川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85893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85893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875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