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早期高等设计教育的特点─以国立艺术院为中心
本文关键词:论中国早期高等设计教育的特点─以国立艺术院为中心
【摘要】:1928年国立艺术院成立之时就有图案系的设置,它是中国早期高等设计教育之代表,奠定了后来设计学科大发展的重要基础。其中包含了为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民生的改善、民族产品的创新而不懈努力的学科宗旨和目标,也有为探索中国早期现代设计的应用性和社会性所作出的贡献,还有秉持兼容并蓄的教学理念而实施的本土与开放并存的教学原则,更有倡导实利与心性教育共融的教育方向。
【作者单位】: 中国美术学院;
【关键词】: 国立艺术院 图案系 设计教育 实业
【分类号】:J124-4
【正文快照】: 国立艺术院在1928年成立时,即有图案系的设置,它是中国早期高等设计教育之代表。国立艺术院在1930年改名为国立杭州艺术专科校。抗战爆发后,在湖南沅陵与北平艺专合并为国立艺术专科学校。1945年国立艺专复员杭州。(解放后学校先后改名为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浙江美术学院、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川;艺术设计教育中运用网络技术的思考[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5期
2 李冰洁;夏丽君;;从视觉传达设计教育看设计教育的人文美学[J];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3 杨艳石;;设计批评融入设计教育之探讨[J];南京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4 杨启春;;从设计概念引发的设计教育再思考[J];艺术.生活;2009年06期
5 张玉新,任留柱;论设计者创新意识的培养[J];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年S1期
6 马克辛;谈双轨制下的环境艺术设计教育设计人才的“孵化”[J];美苑;2002年03期
7 吴洪;中国服装设计教育的现状与未来[J];装饰;2003年10期
8 林家阳,席田鹿;对设计与设计教育的思考——访谈林家阳教授[J];美苑;2004年01期
9 纪如彬;;英国近代设计教育的拓荒者——亨利·科尔[J];数位时尚(新视觉艺术);2010年01期
10 赵健;张翼;周雅;;江南大学设计学院院庆50周年访谈之二[J];创意与设计;2010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设计教育发展[A];北京工业设计发展报告[C];2000年
2 周启海;;21世纪高校程序设计教育创新思考之我见[A];第六届全国计算机应用联合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3 张健;;可持续发展的设计教育[A];高等学校艺术教育研究[C];2003年
4 沈志红;;关于设计教学的一点思考[A];高等学校艺术教育研究[C];2003年
5 刘文波;;新时期的设计教育模式探索——关于高师美术教育实用设计能力模式培养[A];高等教育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研究——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2002年学术年会交流论文集[C];2002年
6 贾京生;;关于中国色彩设计教育的思考[A];色彩科学应用与发展——中国科协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7 钱磊;;呼唤新的包豪斯——试论适应创意产业的新设计教育[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二)[C];2007年
8 朱岩岳;;对《故宫博物院院徽案》的若干思考[A];2006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年会暨中国工程院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部首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9 彭璐;;浅析文化创意产业下设计教育发展趋势[A];2006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年会暨中国工程院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部首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10 戴端;;设计教育人才培养与创意产业发展的价值驱动链[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二)[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德国的设计教育[N];美术报;2001年
2 本报记者 何文琦 刘瑜 徐松兰 王光明 刘琼;深圳:集结新的设计力量[N];深圳商报;2008年
3 黄治成;深圳设计教育:十年一梦正成真[N];深圳商报;2004年
4 岳钰;设计教育进入“创意时代”[N];中国文化报;2008年
5 梁婷;中国设计教育应该精英化[N];中华建筑报;2008年
6 张亚萌;服装设计教育面临新挑战[N];中国艺术报;2007年
7 G.马蒂亚斯;看上去很壮观:1990-2005年的中国设计教育[N];美术报;2006年
8 本报记者 刘瑜;设 计 师VS设计教育:一个困局?[N];深圳商报;2009年
9 特约记者 朱俐;我国当代的设计教育[N];美术报;2004年
10 吉林师范大学 闫文芳;设计教育瞄准中国创造[N];中国教育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陈宥敏;艺术设计教育品牌管理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2 席卫权;国内普通中学艺术设计教育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3 萧颖娴;趋势和机遇[D];中国美术学院;2013年
4 夏燕靖;对我国高校艺术设计本科专业课程结构的探讨[D];南京艺术学院;2007年
5 金银;20世纪80年代之后中国设计艺术理论发展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6 张学忠;早期抽象主义画家对包豪斯的影响研究[D];清华大学;2007年
7 庞蕾;构成教学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08年
8 林银雅;陈之佛美术教育思想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尹艺;初中设计教育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2 柳钦宇;设计教育中的艺术基础[D];河南大学;2013年
3 赵立鹏;高中美术设计教育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4 肖佳妮;透视设计教育体系中构成艺术的重要作用[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2年
5 王佩佩;改革开放以来新疆高校设计教育发展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1年
6 黄鹂;构建面向未来的设计教育课程体系[D];中央美术学院;2004年
7 崔亚岚;中德设计教育比较研究[D];湖北工业大学;2013年
8 田君;中国现代艺术设计教育的萌发——民国工艺美术教育研究[D];清华大学;2004年
9 刘通;创意思维在现代平面设计教育中的现状分析及思考[D];西安美术学院;2011年
10 杨亚波;高等艺术设计教育规律初探[D];山东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86026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8602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