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儿童文学翻译批评的框架
本文关键词:论儿童文学翻译批评的框架
【摘要】:建立系统、有效的方法论参照框架是儿童文学翻译批评能够理性、健康发展的前提。本文通过对儿童文学翻译批评标准、分析工具、批评参数和批评方法等关键要素的研究探讨建立儿童文学翻译批评的框架。首先,我们结合儿童文学翻译的本质特征和内在要求提出了儿童文学翻译批评的标准——儿童本位的等效翻译,然后确立了基于社会符号学意义理论的翻译批评分析工具,并设立了准确性、可读性和儿童文学性三个具体参数,最后提出了儿童文学翻译批评的方法——综合分析+文本分析结合法。
【作者单位】: 中国海洋大学;青岛理工大学;
【关键词】: 儿童文学翻译 翻译批评 框架 标准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谁为孩子而译?——中国儿童文学翻译的理论与实践”(12YJC740123) 2013年度青岛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改革开放以来的儿童文学翻译实践——外国儿童文学汉译史的描写性研究(1978-2012)”(QDSKL130434)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H059;I046
【正文快照】: 1.引言儿童文学翻译批评对于儿童文学翻译质量的提高不可或缺,正如杨晓荣教授所述,翻译批评最根本的目的是提高翻译质量、促进翻译事业在理论和实践两方面的健康发展(杨晓荣2005:21)。在中国,儿童文学翻译实践的现状和发展对翻译批评提出了新的要求。以惊人速度面世的儿童文学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志平;试论“等效翻译”及其局限性[J];东北师大学报;2001年06期
2 蓝红军;;论翻译批评客观性及其构建[J];外语研究;2011年05期
3 马会娟;对奈达的等效翻译理论的再思考[J];外语学刊;1999年03期
4 杨矗;;文学性新释[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5 肖洪林;;试论儿童文学翻译批评中的读者意识[J];天府新论;2006年S1期
6 温秀颖;翻译批评的困境与出路——维尔斯翻译批评理论介评[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3年04期
7 吕俊;翻译:从文本出发——对等效翻译论的反思[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1998年03期
8 惠良虹;马烁;;从目的论角度谈《小红马》的翻译[J];中国校外教育;2011年12期
9 徐德荣;江建利;;从双关语的翻译检视译者的儿童文学翻译观[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10 徐琦;;从功能对等角度谈儿童文学的翻译[J];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乐金声;通过喻体对照探讨英汉比喻互译的途径[J];安徽大学学报;2000年05期
2 翟红梅;英汉翻译中的转换手段—引申译法[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02期
3 张德让,翟红梅;论译语文化与文本选择[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04期
4 昌宗锋;;接受美学视野中的译文读者主体性与翻译[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5 吕锴;;等效翻译理论述评[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7年03期
6 祝钰;;翻译策略中的“归化”与“异化”[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3期
7 朱小改;;论翻译中的科学与艺术[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5期
8 刘利艾;;从目的论析电影字幕翻译[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12期
9 孙璐;;论翻译的价值[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1期
10 高梅;;文化渗透与英语词汇教学[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范红升;;英汉词典中习语语源的注释问题[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四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2 于应机;;词典翻译与文学翻译:本质与特点浅析[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七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3 侯林平;;我国近十年来译者主体性研究的回顾与反思[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4 余高峰;;翻译中的超语言因素[A];第十四届全国科技翻译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1年
5 王存英;;苏轼《江城子》三种英译散评[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2年会论文集[C];2012年
6 姜筠;;从接受美学角度论读者在文学翻译中的地位——以《尤利西斯》译本为例[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2年会论文集[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仇贤根;外宣翻译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陈怡;英语专业高年级学生汉译英能力与文本测试评分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王厚平;美学视角下的文学翻译艺术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张梅;另一种现代性诉求[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周小玲;基于语料库的译者文体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6 向红;互文翻译的语境重构[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7 刘桂兰;论重译的世俗化取向[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8 刘雪芹;《论语》英译语境化探索[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9 田小勇;文学翻译模糊取向之数字视角[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10 谢华;翻译美学的文化考量[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霞;文化视角下《围城》中隐喻的翻译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2 杨巧蕊;唐诗英译翻译批评现状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彭强;从等效理论看辜正坤译莎士比亚十四行诗[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刘菲菲;论林语堂英译《浮生六记》的审美再现[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5 张一帆;从功能对等理论看中西翻译思维差异[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6 李娟;杨必译《名利场》中“good”一词的具体化译法批评[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7 单雅娇;《京华烟云》的文化回译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8 张潇予;从译者主体性角度比较David Copperfield四个中译本[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9 陈云;构建《哈利·波特》第二世界的细节描写艺术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10 孙莉;《毛泽东选集》(第四卷)中成语翻译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志平;多学科性交错与翻译理论研究[J];东北师大学报;1995年06期
2 杨自俭;;简论翻译批评——《文学翻译批评论稿》序[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3 杨四耕;论教学理解的客观尺度[J];当代教育论坛;2004年08期
4 张过大卫;论“牛奶路”乃the Milky Way之乱译——与曹`恰⒄砸琢值认壬倘禰J];鲁迅研究月刊;2005年07期
5 许伟;;平行语料库在翻译批评中的应用——以培根Of Studies的不同译本为例[J];外语研究;2006年02期
6 古祖雪;对称性:客观性的辩证重建[J];求索;1989年02期
7 谭震华;;论双关语的翻译[J];上海翻译;2006年04期
8 吴艳晖;;浅谈儿童文学翻译的策略[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10期
9 任东升;;西方译者对圣经汉译理论的探索[J];外语教学;2007年01期
10 范澍;《爱丽斯漫游奇境》的幽默效应[J];外国文学研究;1999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雷鸣;;提纲对英语写作的宏观作用[J];大众文艺(理论);2009年12期
2 陈蕾;刘桂兰;;汉语歇后语的转喻理据[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3 严玉培;孔婵;;双受事“被”字结构的句法研究[J];思想战线;2009年S1期
4 刘娟;;浅谈如何把握小学英语探究型教学[J];新课程(中);2011年01期
5 俞希;文秋芳;;构建英语本土化特征的描述框架[J];外语教学;2011年02期
6 张孝通;;语文教学中模式化阅读的处理[J];语文学刊;2011年14期
7 章曼伊;地方年鉴编写的几个问题[J];广西地方志;2003年05期
8 黄敏;;隐喻与政治:《人民日报》元旦社论(1979—2004)隐喻框架之考察[J];修辞学习;2006年01期
9 张玉祥;;广谱哲学的基本概念、框架与应用[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6年07期
10 杨忠;;英汉语义认知基础对比研究的框架[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8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寿建霞;周建常;;知识视图的描述与生成系统[A];1997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7年
2 张诚洁;;中小企业办公自动化系统的设计[A];山东省计算机学会2005年信息技术与信息化研讨会论文集(二)[C];2005年
3 凌岚;陆雍森;;特大型城市——上海闵行区循环经济建设框架探讨[A];发展循环经济 落实科学发展观——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4 郭成喜;;高层钢框架的二阶效应[A];钢结构工程研究(五)——中国钢结构协会结构稳定与疲劳分会2004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5 蔡自兴;;智能控制学科体系的初步框架[A];1998年中国智能自动化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1998年
6 胡辉;;面向核心竞争力的知识管理研究[A];第11届海峡两岸信息管理发展策略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7 嵇晓宇;郝志明;莫军;孙乐;王柯颖;;面向对象有限元分析平台数值解法器构件化设计与集成方法研究[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9论文摘要集[C];2009年
8 程永泉;冯义秀;;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及其在企业构建风险管理框架中的应用探讨[A];中国内部审计协会2008年度全国“风险导向审计在风险管理中的应用”理论研讨暨经验交流会一二等奖论文汇编[C];2008年
9 刘春华;秦权;;基于随机有限元的框架结构可靠度分析[A];第五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二卷)[C];1996年
10 戴月明;朱习军;;框架制导法计算机辅助建模的设计与实现[A];第二十三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上册)[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记者 陈香;学界助力出版 儿童文学翻译研究中心在津成立[N];中华读书报;2011年
2 陈冬兰(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上桥菜穗子:厚重而又轻灵的东方奇幻女王[N];中国图书商报;2011年
3 记者 王波 杨为民;第六届宋庆龄儿童文学奖揭晓[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3年
4 永利;温暖童话伴孩子成长[N];中国邮政报;2003年
5 桂琳;第六届宋庆龄儿童文学奖大奖颁出[N];中华读书报;2003年
6 焦鹏帅 四川大学外国语学院;道器相合 学术共彰[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卢山冰;中国广告产业发展研究[D];西北大学;2005年
2 陈志刚;企业数字化管理系统框架构建及其实证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3 杨娟;国内新一代电信业务支撑系统软件体系结构的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08年
4 王明慧;编组站智能调度系统YIDS体系框架与关键技术优化理论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8年
5 赵晓彦;类土质边坡特性及其锚固设计理论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5年
6 卢明奇;钢管混凝土结构三维非线性有限元分析和设计理论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5年
7 王来;方钢管混凝土框架抗震性能的试验与理论研究[D];天津大学;2005年
8 于屏方;动作义位释义的框架模式研究[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6年
9 刘刚;发展金融学框架研究[D];辽宁大学;2006年
10 方红生;中国式分权、内生的财政政策与宏观经济稳定:理论与实证[D];复旦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庄宇梅;话轮转换在剧本中的功用分析[D];湖南大学;2005年
2 姜明霞;MVC设计模式及Struts框架的研究与应用[D];大连海事大学;2005年
3 杨林;分层次制定专业技术人员信息素质评价标准[D];四川大学;2004年
4 叶东泉;J2EE上基于框架的电信增值业务系统的研究和实现[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5 兰笑笑;英语写作课中的动态评估[D];山东农业大学;2007年
6 贾正华;工程咨询企业业务流程再造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9年
7 叶建芳;应用FLEX技术构建RIA系统[D];浙江大学;2006年
8 黄姣梅;我国动物福利立法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7年
9 贾士强;面向中小企业的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北京邮电大学;2007年
10 华勇;论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D];贵州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86063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8606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