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哲学阐释学角度看《九辩》的英译
本文关键词:从哲学阐释学角度看《九辩》的英译
更多相关文章: 哲学阐释学 理解的历史性 先见 视域融合 《九辩》英译
【摘要】:《九辩》因其悲秋主题而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情深意长的悲秋之作,对后人的悲秋模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实,悲秋并非真的“悲秋”,在楚辞文化衰落、新旧时代交接的历史条件下,《九辩》的悲秋主题表达的是“贫士失职而志不平”的新主题,,这一主题在以后的封建专制统治下的广大士林阶层中产生了强烈共鸣。《九辩》也因其上承《离骚》下启后人的特殊价值而永远彪炳于文学史册。然而,对《九辩》的英译及英译研究却少有人问津。 本文试图从阐释学角度,运用定性比较分析的方法来审视《九辩》的三个英译本。由于文学翻译本质上是一门对意义的理解与表达的艺术,是一个通过阐释来完成的审美再创造过程,因而阐释学理论与文学翻译研究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文章借用哲学阐释学中的理解的历史性、先见和视域融合的理论,从译者的历史背景、理解基础及视域范围三方面分别对霍克斯、许渊冲及卓振英的《九辩》英译本进行了分析。文章首先用理解的历史性分析了三个译本对题目和典故的翻译。从分析中了解到,理解和阐释的文本作为一个历史性个体,总是局限于特定的历史背景、文化传统等因素之上,而译者总是处于特定的语言系统、社会制度和文化背景之中,因此,译者的思想、意识等深深地打上了历史烙印,从而影响他对原文的理解和翻译;其次,文章从前理解的角度分析了三个译本对原诗的意象和叠词的翻译。通过分析得知,任何理解都有它不可缺少的前提,译者对文本的理解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前理解,即先见;最后,文章运用视域融合的理论分析了三个译本对原诗的形式和风格的重构与再现。从分析中可以看出,理解者和理解客体之间由时间间距和历史情景变化而引起的视域上的差距是任何理解者都不可能消除的,理解者在理解的过程中应将两种视域交融在一起,从而使理解者和理解对象都超越原来的视域,达到一个全新的视域。 本文运用哲学阐释学对《九辩》三个英译本进行了分析,以期让越来越多的人了解并关注宋玉及其作品的英译研究,让更多的国外读者了解宋玉及其作品,进而了解中国古典文化。
【关键词】:哲学阐释学 理解的历史性 先见 视域融合 《九辩》英译
【学位授予单位】:广西民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H315.9;I046
【目录】:
- Acknowledgements6-7
- 摘要7-9
- abstract9-11
- Chapter 1 Introduction11-17
- 1.1 Song Yu and Jiubian11-13
- 1.2 Purpose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Study13-14
- 1.3 Literature Review14-15
- 1.4 Structure of the Thesis15-17
- Chapter 2 Philosophical Hermeneutics and Translation17-26
- 2.1 An Introduction to Hermeneutics17-20
- 2.1.1 The Development of Hermeneutics17-18
- 2.1.2 Gadamer’s Philosophical Hermeneutics18-20
- 2.2 Theories of Philosophical Hermeneutics Related with Translation20-26
- 2.2.1 Historicity of Understanding21-22
- 2.2.2 Pre-understanding22-24
- 2.2.3 Fusion of Horizons24-26
- Chapter 3 Three English Versions of Jiu Bian26-31
- 3.1 Hawks’ Version26-27
- 3.2 Xu Yuanchong’s version27-29
- 3.3 Zhuo Zhenying’s Version29-31
- Chapter 4 An Analysis of the English Translations of Jiu Bian under Philosophical Hermeneutics31-57
- 4.1 Historicity of Understanding in the Translation31-39
- 4.1.1 Translation of the Title31-34
- 4.1.2 Translation of Historical Allusions34-39
- 4.2 Pre-understanding in the Translation39-47
- 4.2.1 Translation of Images39-45
- 4.2.2 Translation of Reiterative Locution45-47
- 4.3 Fusion of Horizons in the Translation47-57
- 4.3.1 Rebuilding of the Form48-52
- 4.3.2 Representation of the Style52-57
- Chapter 5 Conclusion57-59
- Notes59-60
- Bibliography60-6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夏荥;;王维诗歌英译研究述评[J];科技信息;2011年18期
2 黄雁鑫;;形似、神似:《高山流水》的英译研究[J];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3 卜绍先;;《南诏德化碑》碑文英译研究(英文)[J];大理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4 张雯;朱华;;顺应论视角下的中国政府工作报告英译研究[J];考试周刊;2011年46期
5 戚健;;从《红楼梦》书名的英译看文化意象的可译性限度[J];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6 王少娣;;对近年来媒体流行词的英译研究[J];新闻爱好者;2010年12期
7 刘金龙;;汉语古诗词曲中专有名词英译研究的“三化”视角[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11期
8 巫和雄;;《毛泽东选集》英译研究:回顾与展望[J];上海翻译;2008年04期
9 杨坚定;董晖;孙鸿仁;;基于语料库的《离婚》四种英译本文化负载词的误译对比研究[J];名作欣赏;2010年17期
10 丁小月;;景点导游词的英译研究——以河南旅游景点为例[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林闽敏;;从功能对等理论角度看校训汉英翻译原则[A];首届海峡两岸外语教学与研究学术研讨会暨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1年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任国征;京剧悲秋题材的启示[N];学习时报;2010年
2 李中华 赵成林;“屈原赋二十五篇”辨说[N];光明日报;2004年
3 李泰年;江河源文化对华夏文化的贡献[N];青海日报;2005年
4 李中华 龚贤;楚辞的文体界定与文体渗透[N];光明日报;2004年
5 ;在“九省通衢”之地崛起[N];中国经济导报;2004年
6 王玉池;苏轼《黄州寒食诗二首》译注[N];中国艺术报;2001年
7 潘鸣;“创纪录”的辞赋与辞赋研究[N];文学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中强;新媒体背景下的汉语新闻英译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2 崔莹辉;《老子》英译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3 吴迪龙;互文性视角下的中国古典诗歌英译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陈琳;基于语料库的《红楼梦》说书套语英译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5 王勇;《论语》英译的转喻视角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6 李洁;琴声何处不悠扬[D];苏州大学;2008年
7 贾卉;符号意义再现:杜甫诗英译比读[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8 夏天;“阐释运作”延展理论框架下的老舍小说英译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9 徐来;《庄子》英译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10 肖家燕;《红楼梦》概念隐喻的英译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高昌;论《诗经》英译中的美学再现[D];吉林大学;2011年
2 陶陶;操纵性与译者主观能动性在《毛泽东选集》英译中的对抗[D];浙江财经学院;2011年
3 赵丹丹;从功能主义理论视角看中国高校网页简介英译[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齐林涛;一分为三视域下的《金瓶梅》英译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5 靳乾;从操纵理论看王维诗歌英译[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6 冯舸;《庄子》英译历程中的权力政治[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刘洋;意象图式理论视角下的《围城》幽默英译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8 卢冬梅;郁达夫《故都的秋》英译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9 焦爱红;从哲学阐释学角度看《九辩》的英译[D];广西民族大学;2011年
10 许燕;李白诗歌修辞的英译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本文编号:91036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9103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