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艺术史学的体例与结构研究
本文关键词:中国艺术史学的体例与结构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中国艺术史 文化整体感 整合复数 体例与结构
【摘要】:艺术作品、艺术家、文献、史境与文化逻辑,是构建中国艺术史学体系的五大要素。首先,艺术作品无疑是构成艺术史学的核心要素,没有艺术作品就没有艺术史学的主体;其次是艺术家,艺术家是作品的创作者,没有创作者,也就没有产生艺术活动历史的主体;再次是文献,文献是印证艺术作品与艺术家历史活动关系的重要依据,缺乏中国艺术文献的艺术史是不完整的,也是难以可信的;前三种要素需置入史境中才能准确呈现其面貌,并得到正确的诠释。这四大要素贯穿于中国文化逻辑结构与历史路径并不断地演变,生成了艺术历史变迁路径的体例与结构轴线,显示出中国艺术史学的文化整体感,形成整合复数的中国艺术史的形状。
【作者单位】: 东南大学艺术学院;
【关键词】: 中国艺术史 文化整体感 整合复数 体例与结构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基于艺术学理论的中国艺术史学研究方法”(13YJA760022)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J120.9
【正文快照】: 2011年艺术学提升为第13大学科门类以来,一级学科“艺术学理论”下设“艺术史论”一个方向,作为艺术学理论的艺术史首当其冲成为学科的建设和教学改革的对象。以往的艺术史几乎都是门类史,如,美术史、音乐史、舞蹈史等等。作为综合性的、宏观的打通所有艺术门类的艺术史还没有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倍雷;;明代晚期人物画的写实风格研究[J];荣宝斋;2007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倍雷;赫云;;对中国七个博物馆(院)明清人物画考察报告[J];大连大学学报;2009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史晖;国外“苗图”收藏与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鲁虹;;历史即解释——关于“中国艺术的现代转型”学术研讨会及《20世纪中国艺术史》的写作[J];画刊;2007年04期
2 晓厚;;《契丹艺术史》出版[J];民族文学研究;2008年04期
3 刘淳;;以问题为中心的《20世纪中国艺术史》[J];博览群书;2007年06期
4 秦留;吴育琛;;曾佑和 脑子里有部中国艺术史[J];东方养生;2011年01期
5 郑岩;;锄头掘出的艺术史——读《美源——中国古代艺术之旅》[J];美术研究;2008年02期
6 朱英荣;论龟兹石窟艺术在中国艺术史上的作用[J];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1993年02期
7 余丁;;中国艺术,中国标准[J];当代中国画;2007年11期
8 ;近期艺术新闻集锦[J];画刊;2009年04期
9 胡健;;斐西瓦乐·大维德与1935年伦敦中国艺术国际展览会[J];文物世界;2009年06期
10 冯晓;;论中国传统艺术的有机诗画意识[J];东南学术;1990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建平;王丽;;浅谈汉画传拓技法及装裱[A];中国汉画学会第十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蓝庆伟;模式?方法?[N];美术报;2007年
2 章辉;把握中国艺术史的灵魂[N];人民日报;2004年
3 顾铮;艺术为何[N];美术报;2005年
4 新闻中心记者 周襄楠;清华园掀起中国艺术史热潮[N];新清华;2004年
5 李心峰邋研究员,中国艺术研究院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所副所长;打造艺术史的传世经典[N];中国文化报;2007年
6 本报记者 陈香;中国艺术史研究有了奠基之作[N];中华读书报;2007年
7 善之;西方人眼里的艺术中国[N];中华读书报;2007年
8 记者檀梅;文约 图精 益智 悦神[N];浙江日报;2003年
9 张云宽;八艺节群英齐受奖[N];湖北日报;2007年
10 薛龙春;学术背景与书法史研究[N];美术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慕羽;改革开放后中国(内地)舞蹈创作与政治文化之关系,,1979~2006[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7年
2 段汉武;民国时期中国绘画史叙述模式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3 殷双喜;永恒的象征[D];中央美术学院;2002年
4 吉春阳;秦宣夫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5 曾三凯;潘天寿山水画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07年
6 原晓爽;表演者权利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建春;“情境分析”与中国美术史撰述[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2 张园;传统语言的当代转译与重生[D];中央美术学院;2009年
3 杨肖;写意的现实投射[D];复旦大学;2009年
4 周仪;中国古代儿童舞蹈的功能类型初探[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9年
5 申丽花;民国时期中国美术史研究评述[D];浙江师范大学;2009年
6 冯祺;泰州学派对明末清初绘画思想的影响[D];湖南大学;2005年
7 姜春雷;对三种董其昌研究方法的浅析[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8 任伟;潘玉良绘画艺术创作价值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9 朱建弟;邓以蛰绘画美学思想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10 李彦欣;试论八大山人的绘画艺术作品[D];河北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99135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9913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