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条军规》黑色幽默语言特色的翻译研究
本文关键词:《第二十二条军规》黑色幽默语言特色的翻译研究
【摘要】:《第二十二条军规》(Catch-22)是美国著名作家约瑟夫·海勒的代表作之一。这部小说在情节结构、人物塑造、叙事语言等方面均打破了小说创作的传统,具有鲜明的黑色幽默特色,被认为是美国黑色幽默文学的经典之作。《第二十二条军规》的黑色幽默特色在小说语言上的表现是多方面的,其中就包括戏谑反讽、重复冗繁、反逻辑性等构成了明显翻译问题的语言特色。自上世纪70年代末译介入中国以来,《第二十二条军规》在国内至少出现过8个译本,而有关这部小说的文学、文化研究也不在少数;相比之下,《第二十二条军规》的翻译研究却并不算多,针对其语言特色的翻译问题展开研究的论文也相对较少。有鉴于此,本文拟对文本语言特征进行细致的剖析,通过对比译本,对小说黑色幽默语言特色的翻译展开讨论,以探讨小说戏谑反讽、重复冗繁、反逻辑性等富有黑色幽默色彩的语言特色如何在翻译中再现。 全文分为三章。第一章探讨戏谑反讽语言特色的翻译问题。作者通过一系列叙述反讽的手法,以及杜撰新词等手段,营造了一种游戏化的、戏谑讽刺的语言效果,而这种语言效果正是小说黑色幽默色彩的集中体现。第一章就分别从戏仿反讽、话语反讽、杜撰新词三个方面探讨如何在翻译中再现戏谑反讽的语言特色。第二章探讨重复冗繁语言特色的翻译问题。小说中重复冗繁的表达形成了一种迟缓、拖沓的独特节奏,生动地再现了绝望的生存环境下人性的迟钝、个性的丧失、理性的消减,对于小说主题的凸显及黑色幽默色彩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小说的重复冗繁语言特色分为三个方面:重复手法、累赘铺排、循环往复;第二章就从这三个方面展开相应翻译策略的探讨。第三章探讨反逻辑性语言特色的翻译问题。约瑟夫·海勒是一位擅长运用反逻辑语言的作家,长于用荒诞的语言形式表现荒诞的现实。《第二十二条军规》中语言的反逻辑特色具有多种表现形式,其中直接构成翻译困难的主要是语篇衔接的反逻辑性和语义逻辑的前后矛盾。第三章就分别讨论语篇衔接反逻辑性、语义逻辑矛盾在翻译中的再现问题。 通过文本分析和译文对比研究,本文总结了一些与再现小说黑色幽默语言特色有关的翻译策略。对于戏谑反讽语言特色,译者须准确认知原文中构成戏谑反讽的语言要素,尽量在译文中再现原文的戏仿痕迹,构成话语反讽的意象选择、选词、句型句式、语词排列组合方式,以及杜撰词与原词的形义联系等;当这种对应由于汉英语言差异而不能实现时,则应通过注解等方式予以补偿。对于重复冗繁语言特色,译者须敏感地认识到其表达效果及在小说语言风格中的重要地位,不因译文通顺简明之便随意更动原文语言形式,而要在选词、语序、语句结构等方面尽量再现原文风貌。对于反逻辑性语言特色,译者不可出于逻辑思维或语言表达的习惯,以逻辑通畅的译文来替代原文的反逻辑表达,而应尽量依循原文的衔接方式,注重译文选词的准确性,使原文语言的荒诞特色得以凸显。总体来说,对于小说黑色幽默语言特色的传译,译者可以采取一种“类比式翻译”的策略,通过对原文词汇特点、句式特点、篇章组织形式等的模仿,达到译文语篇同源语语篇在形式上的对应,以及在语义上的贴近。
【关键词】:《第二十二条军规》 黑色幽默 翻译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H315.9;I046
【目录】:
- 论文摘要6-8
- ABSTRACT8-11
- 引言11-16
- 第一章 戏谑反讽语言特色在翻译中的再现16-36
- 第一节 戏仿反讽的翻译16-22
- 第二节 话语反讽的翻译22-29
- 第三节 杜撰新词的翻译29-36
- 第二章 重复冗繁语言特色在翻译中的再现36-51
- 第一节 重复手法的翻译36-40
- 第二节 累赘铺排的翻译40-44
- 第三节 循环往复的翻译44-51
- 第三章 反逻辑性语言特色在翻译中的再现51-62
- 第一节 语篇衔接反逻辑性的翻译51-56
- 第二节 语义逻辑矛盾的翻译56-62
- 结语62-63
- 注释63-65
- 参考文献65-68
- 后记68-69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薛玉凤;;《第二十二条军规》中的偏离现象阐释[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2 孙会军;徐姗姗;;美国黑色幽默小说在新时期的汉译[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3 杨华;试析《第二十二条军规》中的“戏拟”[J];美与时代;2004年05期
4 张宇光;《第二十二条军规》的诡辩式反逻辑语言[J];名作欣赏;2003年12期
5 吴红;从《第二十二条军规》看悖论的文学价值[J];名作欣赏;2005年12期
6 褚蓓娟;;论海勒长篇小说的重复艺术[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7 乔国强;;漫谈《第二十二条军规》中的“重复”及其意义[J];山东外语教学;1989年03期
8 陈世丹,孟昭富;约瑟夫·海勒小说中的后现代主义艺术手法[J];国外文学;2003年04期
9 赖干坚;“异化”与现代派小说[J];外国文学评论;1994年01期
10 杨仁敬;论美国后现代派小说的新模式和新话语[J];外国文学研究;2003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金兵;文学翻译中原作陌生化手法的再现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外国语学院;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张艳;《第二十二条军规》中合作原则的违反[D];河北师范大学;2002年
2 张志慧;评析《第二十二条军规》及其中译本[D];陕西师范大学;2003年
3 邵娟萍;《第二十二条军规》的荒诞艺术[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4 武彩霞;海勒在中国[D];天津师范大学;2007年
5 段聪丽;论《第二十二条军规》的反讽艺术[D];河北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99921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9992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