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学生习得汉语比较句结论项偏误分析
本文关键词:少数民族学生习得汉语比较句结论项偏误分析
【摘要】:比较句是汉语中比较重要的一类句法现象。文章以现代汉语比较句式的研究成果为基础,运用第二语言习得中的偏误分析理论,对少数民族预科学生习得汉语六种比较句时结论项中出现的偏误进行了考察,并对偏误进行了辨认、描述和探源,从母语负迁移、目的语规则泛化等方面挖掘偏误生成的原因。
【作者单位】: 新疆警察学院语言系;
【关键词】: 比较句 结论项 偏误分析
【分类号】:H193
【正文快照】: 1.引言比较是人类认知世界的一种方式。比较句就是两项事物在性质、状态、程度、数量上进行比较,分出高低上下、优劣好坏、多少众寡的句子。汉语比较句句法结构类型多样,是一个语义丰富、语用条件复杂、运用广泛的重要语法项目。汉维两种语言的比较句,在句法结构、语义语用等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贺又宁;现代汉语比较句的结构特色与语用制约试析[J];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2 王茂林;留学生“比”字句习得的考察[J];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3 王阳华;;说“越来越V(P)”[J];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4 任海波;现代汉语“比”字句结论项的类型[J];语言教学与研究;1987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丛岩;;试论汉英句结构的差异[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09年05期
2 胡斌彬;;“于”字比较句和“比”字句的差别[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3 汪国胜;湖北大冶方言的比较句[J];方言;2000年03期
4 张虹;;《红楼梦》比较句式考察[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1期
5 关鑫;;趋向补语的偏误分析及其教学策略[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4年11期
6 饶春;王煜景;;美国学生“比”字句偏误研究[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4期
7 郭晓红;“比N还N”对N的语义选择——兼谈名词的形化[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1年02期
8 邵敬敏,刘焱;比字句强制性语义要求的句法表现[J];汉语学习;2002年05期
9 王艺佳;;论比较句式在留学生汉语习得中面临的难题[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10 胡彩敏;;含数量结构比较项的“比”字句考察[J];江西社会科学;2006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谢白羽;面向对外汉语教学的比较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阮桂君;宁波方言语法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3 钱兢;面向对韩汉语教学的“还”类副词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8年
4 边成妍;韩中两国本科基础汉语教材语法项目编写比较分析[D];北京语言大学;2008年
5 刘杰;汉语相似范畴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6 邓凤民;汉藏语系语言差比句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7 耿直;基于语料库的比较句式“跟、有、比”的描写与分析[D];北京大学;2012年
8 崔维真;跟语序有关的不对称现象专题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周健;论汉语语感教学[J];汉语学习;2003年01期
2 陈群;说“越来越A”[J];汉语学习;1999年02期
3 周健;第二语言教学应以培养语感为导向[J];语言与翻译;2003年01期
4 赵金铭;教外国人汉语语法的一些原则问题[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4年02期
5 陈s,
本文编号:100632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10063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