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相对论之百年传承
本文关键词:语言相对论之百年传承
【摘要】:长久以来,语言与思维之关系一直是学界争论不休的话题。客观主义忽视语言及其对客观事物反映的差异性,假想了一种并不存在的客观性,认为只要客观存在相同,人们的语言所表达的核心思想也不会有差异。语言相对论对客观主义进行了批判,提出人类的思维并非对客观世界真真切切的反映,语言能影响到人类的习惯性思维及其世界观。这一理论历经二三百年学者的努力,从海曼到沃尔夫,最终发展为"萨丕尔-沃尔夫假说"。因该假说涉及语言、文化、思维等复杂的关系而遭遇褒贬,甚至被边缘化达二三十年,但随着近十几年来认知语言学的兴起而得以复兴。一批"新沃尔夫主义者"继承了语言相对论的思想,继续在更广阔的领域验证并发展该假说,使该假说得到了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和研究。本文将回顾该假说的思想传承,为该假说的发展过程提供一个清晰的脉络,为我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实证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作者单位】: 东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关键词】: 客观主义 语言相对论 沃尔夫假说 思想传承
【分类号】:H0
【正文快照】: 我们的语言能否影响到我们对世界的认识?这一古老而有趣的问题一直是许多语言学家、哲学家、人类学家以及心理学家试图回答的问题。很多学者对该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其中,“萨丕尔-沃尔夫假说”(简称为“沃尔夫假说”)是该领域最有代表性和影响力的假说。本文将重新审视语言相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金立;;方位词“上”的空间维度感知在翻译中的投射[J];池州学院学报;2014年01期
2 董革非;;时空隐喻的英汉对比研究[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3期
3 方环海;;语言知识的认知特性与教材的编写策略[J];海外华文教育;2010年03期
4 曹明;;Re-exploring Challenges and Strategies of English Learning for Chinese English-Learners[J];海外英语;2014年10期
5 杨梅;;英语冠词二语习得过程中的概念迁移现象研究(英文)[J];Chinese Journal of Applied Linguistics;2013年03期
6 阮昆良;黄希庭;;时序表征的空间特性[J];心理科学;2013年03期
7 宋宜琪;张积家;许峥烨;;汉语讲话者的时间隐喻的视觉-运动通道效应[J];心理学报;2013年11期
8 杨林霖;张志杰;顾艳艳;周文杰;;空间-时间联合编码效应:来自手动和眼动证据[J];心理科学;2013年06期
9 王娟;张积家;;启动语言对汉-英双语者场景一致性判断的影响[J];心理学报;2014年03期
10 任杰;曾智浩;;内源性注意与外源性注意条件下时间表征的STEARC效应[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4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会平;基于语料库的中国学习者英语概念迁移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金泓;对命题性和表象性空间化时间表征的关系的检验[D];西南大学;2013年
2 栾子烟;道德温度:身体冷暖与青少年道德决策[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3 王彦龙;本杰明·李·沃尔夫语言哲学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3年
4 李晓倩;17个月婴儿对人脸和客体范畴化的比较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5 张朋;中英文时间空间化表征的比较研究[D];江南大学;2013年
6 周婧悦;双语者有不同于单语者的心理表征吗?一项通过实物分类方式探索藏汉双语者心理表征的实证研究[D];西华大学;2013年
7 施微;空间—时间联合编码效应的实证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3年
8 李佳;对外汉语方位词教学研究[D];厦门大学;2014年
9 刘博;中国EFL学习者对英语权势词的心理表征[D];四川外国语大学;2014年
10 郑娟;基于概念隐喻的英汉学习词典中搭配呈现优化研究[D];四川外国语大学;2014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邓宝石;杨波;;国外语言相对论研究刍议[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2 唐淑娟;;性别歧视语言的取消与人的思维——Sapir-Whorf假设角度[J];昌吉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3 周艳艳;;语言相对论的多维度思考[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年12期
4 纪玉华,许其潮;再议萨丕尔-沃尔夫假说——评国外跨文化交际学教科书对语言相对论的讨论[J];外国语言文学;2003年04期
5 高延菊;;浅谈“沃尔夫假说”[J];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6 杨景萍;;语言相对论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J];鸡西大学学报;2011年08期
7 王跃平;张莉莉;;“语言相对论”思想的发展轨迹[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8 莫琼;;“萨丕尔—沃尔夫假说”解析[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年08期
9 田建国;社会语言学及其应用[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4期
10 郭爱萍;郑冰梅;;沃尔夫“语言相对论”内涵之辨析[J];山东外语教学;2007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谢书书;张积家;和秀梅;;语言和文化对空间认知主题的影响:汉族、纳西族和英国大学生空间术语相似性分类的比较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2 方燕红;张积家;谢书书;;习惯的空间术语对纳西族和汉族大学生空间参考框架的影响[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桃;基于语言相对论的汉西对比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4年
2 郑恩娟;语言相对论思想的内核解读[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3 杨敏;语言相对论:二语习得中的反事实表达[D];复旦大学;2009年
4 和慧娟;语言相对论实证研究:双语者名词复数标记的认知差异[D];暨南大学;2012年
5 邓宝石;手语象似性对范畴结构的影响[D];西南大学;2006年
6 陈利红;语言相对论视野下的语言视差现象分析及相关翻译方略[D];贵州师范大学;2008年
7 张朋;中英文时间空间化表征的比较研究[D];江南大学;2013年
8 王彦龙;本杰明·李·沃尔夫语言哲学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3年
9 陈奕含;汉英上衣语义场编码度比较[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10 王媛媛;儿童早期词汇习得与概念形成[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00679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10067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