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学家罗常培的少数民族语言教研经历
本文关键词:语言学家罗常培的少数民族语言教研经历
【摘要】:罗常培是中国语言学界最早的"三巨头"之一,他将毕生精力都献给了语言教学和少数民族语言研究。在西南联大执教期间,罗常培利用特有的少数民族语言文化资源,实地考察调研少数民族语言发展。关心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发展。
【作者单位】: 新疆大学人文学院;喀什师范学院中国语系;
【关键词】: 罗常培 少数民族语言 教研 云南 新疆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新疆项目《基于语料库的维吾尔语言教学研究》(项目批准号:13XJJA740001)
【分类号】:H09
【正文快照】: 罗常培,字莘田,满族正黄旗人,毕业于北京大学,是我国近现代著名语言学家和语言教育家,曾执教西北大学、中山大学、厦门大学、北京大学,担任过中国科学院语言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学部委员、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委员。罗常培毕生致力于语言教学和少数民族语言研究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蒋英;;人类学视野下保护语言多样性的几点思考[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4期
2 贡波扎西;;藏区地名命名法的特点[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2期
3 杨茜;外来词:异质文化传播和融汇的一面镜子[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4 姚兰英,金泽安;如何激发英语学习兴趣[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5 王茜;刘桂林;齐秀静;张俊艳;颉芳芳;;保定市新住区地名文化景观的形式与内涵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35期
6 翟丹;;浅谈大学英语交际能力培养中的文化导入[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12期
7 李慧;;从音系学角度分析英汉词的音译[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1期
8 栗宏;;文化语言学研究探微——从汉字称谓看汉文化的发展[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2期
9 邵薇薇;;翻译问题:译者和他的理论[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11期
10 程骋;;从流行语看语义泛化及语义变化特征[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2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倪建平;;中国在中亚的国家形象塑造:文化传播的视角[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Ⅰ)[C];2006年
2 李恒;;从波普的“三个世界”理论看“萨丕尔——沃尔夫假说”[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9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3 陈志云;;《说文解字》女部声训与汉代妇女地位[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4 林宝卿;;闽南方言与外来文化[A];闽南文化研究——第二届闽南文化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3年
5 罗宝珍;;福建民间疾病谚语探析[A];中华中医药学会全国第十七届医古文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6 罗宝珍;林端宜;;福建民间谚语的医药文化内涵[A];全国第十一届中医医史文献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7 林宝卿;;闽南方言与外来文化[A];中华文化与地域文化研究——福建省炎黄文化研究会20年论文选集[第三卷][C];2011年
8 严杏;;福建古民居中的木雕饰之美——以三坊七巷为例[A];中国创意设计年鉴论文集2013[C];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曲丽玮;元刊杂剧复字词汇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马京;云南兴蒙蒙古族婚姻家庭的变迁[D];云南大学;2010年
3 武晓丽;汉语核心词“人”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4 海淑英;吉尔吉斯语中的俄语借词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5 格根哈斯;蒙古语科尔沁土语特殊词汇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6 黄璧蕴(Ms. Chaweewan Wongcharoenkul);泰国华人作用:泰国曼谷王朝拉玛三世至拉玛五世时期华人社会(公元1824年至公元1910年)[D];上海大学;2010年
7 章黎平;汉语方言人体词语比较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8 宋琳;基于《汉语大词典》语料库的魏晋新词语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9 毛文琦;中国古代词学范畴举隅[D];复旦大学;2011年
10 金锡永;现代汉语外来词的社会语言学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满蕾;东北方言数字词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2 姚雅宁;汉语“玉”的多角度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程相晋;濮阳县方言语音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4 孙花萍;对外汉语教学的惯用语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5 郑宜兵;现代汉语中亲属称谓词泛化的影响因素和语用功能[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6 熊瑜;赣剧音韵研究[D];南昌大学;2011年
7 詹纯;吉安采茶戏音韵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8 董琳;初中英语教学中文化导入的实证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9 谢蓓;蚌埠市区地名的文化语言学研究[D];安徽大学;2010年
10 黄玮;莆田西园村婚俗用语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原石;;我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发展及其学科建设研讨会在穗召开[J];学术研究;2009年07期
2 周晓梅;;欧盟对区域性及少数民族语言的援助分析[J];贵州民族研究;2009年05期
3 时静;;关于少数民族语言法务翻译制度问题的研究[J];咸宁学院学报;2012年07期
4 谭抗梅;周晓梅;;少数民族语言保护政策研究[J];电子世界;2013年06期
5 陈卫亚;王军;;从社会学相关理论看我国少数民族语言传承之必要性及政策调整[J];民族教育研究;2013年04期
6 斯岑;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学科的发展与展望[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1999年05期
7 邓佑玲;互联网时代的少数民族语言[J];中国民族;2001年02期
8 李艳,金国兴;云南少数民族语言文化发展趋势[J];学术探索;2002年01期
9 李怀宇;浅论我国少数民族的语言转用[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10 王波;从少数民族语言看词语分类的差异[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3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孙宏开;;改革开放以来的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研究[A];2008学术前沿论坛·科学发展:社会秩序与价值建构——纪念改革开放30年论文集(上卷)[C];2008年
2 Douglas A.Kibbee;;比较视野下的少数民族语言保护(英文)[A];北京论坛(2007)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人类文明的多元发展模式:“多元文明冲突与融合中语言的认同与流变”外国语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上)[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宝明;语言平等观:中国的实践与经验[N];中国民族报;2006年
2 冒浩文 林启词;少数民族语言亟待保护[N];中国民族报;2005年
3 关应祥 记者 马三成;加大少数民族语言学习培训力度[N];解放军报;2009年
4 本报评论员;保护少数民族语言不仅仅是那一小部分人的责任[N];贵州民族报;2014年
5 本报记者 付叶宏;少数民族语言文化保护应分类进行[N];中国民族报;2004年
6 记者 高敬云;我国少数民族语言信息化进程提速[N];中国民族报;2004年
7 钟歆;维护语言和文化的多样性,既是一个目标,也是一个过程[N];中国民族报;2006年
8 本报记者 李寅 肖静芳;少数民族语言信息化,技术可行市场难测[N];中国民族报;2006年
9 本报记者 山风;少数民族语言研究及其相关问题[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6年
10 李静;从满语看如何保护传承少数民族语言[N];中国文化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胡艳霞;清代满族与东北少数民族语言关系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蒋雪娇;新疆少数民族语言影视译制业现状及发展研究[D];新疆大学;2011年
2 任屹立;少数民族语言教育与民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研究[D];石河子大学;2008年
3 图亚;西藏、新疆、内蒙古三个自治区语言立法现状与完善[D];内蒙古大学;2014年
4 马嬉艳;抗战时期云南汉语方言和少数民族语言调查研究回顾[D];云南大学;2012年
5 龙晓雪;民族杂居村落语言使用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6 栾福鑫;满语保护和发展的政策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3年
7 高玲;从生态语言学视角解读中国少数民族语言:现状与对策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9年
8 陈微;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看达斡尔语的流失与保持[D];内蒙古大学;2008年
9 梁丽;吉首苗族语言使用情况调查[D];湘潭大学;2010年
10 姜鸿青;一般否定标记的类型学考察[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04707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10470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