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文科专业大学语文课程应用型人才培养顶层设计方略
本文关键词:非文科专业大学语文课程应用型人才培养顶层设计方略
【摘要】:科学的顶层设计,是高校专业课程教学改革取得成效的基础和前提。大学语文课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教学改革顶层设计,是课程服务于非文科专业建设,作用于现实社会经济建设发展的需要,是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理论指导和实践保障。文章立足于人才的应用实践能力培养,从思想理念、目标规格、操作实践等三个维度,对课程教育教学进行最高层面的规划设计,总结提炼出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思想和方法具有非文科专业大学语文的实践意义和课程特点,对大学语文课程教学改革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作者单位】: 黑龙江科技大学人文学院;
【关键词】: 非文科专业 大学语文 应用型人才 顶层设计
【基金】:黑龙江科技大学2012年教研重点项目“大学语文应用型人才培养教学改革研究”(编号:GY12-127)阶段性研究成果 黑龙江科技大学2013年教研重点项目“工科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究”(编号:GY13-149)阶段性研究成果
【分类号】:H193
【正文快照】: 科学的顶层设计,是非文科专业大学语文课程应用型人才培养取得成效的前提条件。非文科专业是指中文专业之外,包括理、工、农、林、医药、财经等高校开设的专业。非文科专业大学语文课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教学改革顶层设计,是立足服务社会经济建设需要,服务专业和学生发展需要,对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邵龙青,关春芳;大学语文教学改革探赜[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5年06期
2 闫红;崔伊飞;;大学语文教学改革模式探索[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08年03期
3 张福荣;;论大学语文与应用型人才人文素质培养[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邹壮云;;大学语文教学亟待创新[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3期
2 华锡兰;;浅论“大学语文”的现状和学科改革[J];大众文艺;2011年06期
3 郑显华;;大学语文教学中的几点意见[J];硅谷;2008年16期
4 王岩;;拓宽视域,激活思维,优化过程——大学语文教学三探[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年22期
5 屈桂梅;;基于高职学生人文素质提升的“交流与表达”课改实践[J];纺织服装教育;2012年04期
6 王楠楠;;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研究[J];船舶职业教育;2013年02期
7 宋晓霞;;文化强国战略下高职生语言文字素质培养研究[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07期
8 鲁春梅;;大学语文教学层面探讨[J];航海教育研究;2008年01期
9 屠锦红;徐梅;张进;;母语高等教育调查研究——基于大学语文教学[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9年04期
10 季丹;李依娜;蔡雪兰;;大学语文教学中母语教学方法的创新及实践[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威廉·詹·贝内特,金锵;必须恢复文化遗产应有的地位——关于高等学校人文学科的报告[J];外国教育动态;1991年05期
2 陈元福;徐美玲;;应用型人才人文素质培养体系探析[J];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3 李兴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课程模式研究与实践[J];中国高教研究;2004年05期
4 张伟江;;中国高等教育中的优秀传统文化与和谐教育[J];中国高教研究;2008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华风;;《大学语文指要》出版[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87年04期
2 王晶冰;浅议大学语文的美育功能[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1998年05期
3 吕红;大学语文与人文素质教育[J];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4 何滢;大学语文课程是培养大学生人文精神的必修课[J];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3年04期
5 阎江;我院大学语文课程教学的调查分析与对策[J];东莞理工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6 王力;略谈《大学语文》的编选和教学实践[J];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学报;2004年05期
7 许秀清;;《大学语文》课程教育的独特功能及学科定位[J];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05年S1期
8 郑昕芾;浅谈大学语文教学中的美育[J];景德镇高专学报;1998年03期
9 黄健保 ,陈莲香;怎样上好《大学语文》——中文系教学科研课之一[J];新余高专学报;1998年02期
10 李泓萍;“大学语文”教学方法探索[J];甘肃教育;2000年Z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吕瑞华;;“大学语文”教学和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A];贵州省写作学会2004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2 甘祺庭;;有用 有味 有得——我的大学语文教学[A];广西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广西高教研究》创刊十周年(1985-1995)论文选集[C];1996年
3 章文艳;;大学语文真能被遗忘吗?——浅析提升大学语文在职业教育中的重要性[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4 彭榕华;;浅谈大学语文对提高医学生综合素质的作用[A];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十六届医古文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5 祁峰;郭曙纶;;大学语文教材对象语言的选择与教材编写[A];首届全国教育教材语言专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6 傅琼芝;;农业高职院校语文教学的思考[A];农业教育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云南省农业教育研究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7年
7 林济萍;;论中有驳,驳中有论——“《季氏将伐颛臾》的逻辑分析”[A];逻辑研究文集——中国逻辑学会第六次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0年
8 杨甘霖;;大学逻辑教学的定位与改革[A];逻辑教学·知识创新·素质教育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9 周红兴;;难忘的记忆[A];郭沫若研究第三辑[C];1987年
10 孙改芳;;浅谈旅游高职院校的课程改革[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山西卷)[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光明视点”记者:邢宇皓 本期策划:夏欣 徐可;遭遇尴尬的大学语文[N];光明日报;2004年
2 邢宇皓;大学语文遭遇尴尬[N];人民日报;2004年
3 华东师范大学 徐中玉;大学语文:不该站在边缘的课程[N];社会科学报;2004年
4 据《光明日报》;大学语文:遭遇前所未有的尴尬[N];中国教育报;2004年
5 王丹;大学语文怎堪话凄凉[N];丽水日报;2005年
6 张玉能 张弓;《高等语文》不适合作大学语文的教材[N];社会科学报;2004年
7 记者 陈香;《高等语文》意欲一统“大学语文”江湖?[N];中华读书报;2003年
8 薛涌;美国人如何拯救大学语文[N];新华日报;2007年
9 李雪林;大学语文莫成“高四语文”[N];文汇报;2007年
10 曾军 杜娟 黄明 李漫天 张箭;大学语文,,从“新”理解[N];社会科学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李君;大学语文教材研究(1978-2008)[D];南开大学;2010年
2 魏饴;大学素质教育与教育回归人本[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贾莹;大学语文课程定位与目标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2 唐晶晶;民族院校“大学语文”教材比较研究[D];西藏大学;2013年
3 陈嫣嫣;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的定位及改革取向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刘奇军;大学语文课程建设刍议[D];湖南师范大学;2001年
5 陈玉蓉;关于分级构建大学语文课程教学体系的设想[D];江西师范大学;2003年
6 朱媛;母语危机下的大学语文教学策略[D];华中师范大学;2010年
7 莫志华;设计艺术类大学语文学习方略探析[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8 杨定明;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定位问题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9 苏春;大学语文:“读研写演”生态情景式教学模式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3年
10 杨坤道;论当前大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08371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10837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