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学论文 >

神话语境中的“司岗里”语义探索

发布时间:2017-10-23 21:12

  本文关键词:神话语境中的“司岗里”语义探索


  更多相关文章: 佤语 司岗里 语义


【摘要】:结合同源词研究方法,从文化演变的角度探寻"司岗里"语义演变规律,可以看出"司岗里"由最初的"祖先居所",到宗教化为"人从石洞或葫芦出",再到象征化为"万物家园"的演变规律,由此也形成了"司岗里"由实用性经宗教化走向艺术化的逻辑规律。
【作者单位】: 云南民族大学民族文化学院;
【关键词】佤语 司岗里 语义
【基金】:国家哲学社会科学项目“云南民族古文字接触的地理类型学研究”(项目批准号:13BYY146)成果之一
【分类号】:H255
【正文快照】: 神话传说、史诗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司岗里”是佤族重要的神话传说、史诗。综观“司岗里”研究,其语义或含义研究大多集中在比喻义及象征意义,即集中在司岗比喻、象征了什么,或司岗是什么(事物)的比喻、象征,而没有明确指出“司岗”是什么,即没有指出“司岗”的本义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敬骝;陈相木;;论孟高棉语与侗台语的“村寨“、“姓氏”、“家”的同源关系[J];民族语文;1982年03期

2 罗桂环;葫芦考略[J];自然科学史研究;2002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保亚;语言哲学的文本解释与结构解释——从虚拟语态看中西方哲学思维取向[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6期

2 陈保亚;;宽式语形:汉诗意境形成的诗学根源[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3 陈金全;郭亮;;西盟佤族原始法文化的原创性[J];北方法学;2008年04期

4 周家瑜;;佤族“魔巴”的文化功能述论[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6年04期

5 丁崇明;语言演变的过程模式[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6期

6 李林山;;芒堆村寨宗教信仰调查报告[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17期

7 虞万里;;商周称谓与中国古代避讳起源[J];传统中国研究集刊;2006年00期

8 樊菲;张碧波;;灵性世界探密——关于头骨、面具崇拜的文化人类学考察[J];东北史地;2006年05期

9 黎莉;;中国壮族与老挝民族“葫芦”神话比较初探[J];东南亚纵横;2007年11期

10 孙长初;;汉画像石麒麟图像考略[J];东南文化;2011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白春明;吕福堂;;创意农业带动区域特色农业产业发展——以聊城市创意葫芦产业为例[A];2011全国休闲农业创新发展会议论文集[C];2011年

2 俞茹;;追寻佤族、德昂族、布朗族的先民——“苞满”、“闽濮”的历史溯源[A];中国佤族“司岗里”与传统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3 段宝林;;葫芦文化的开发与文化自觉[A];葫芦·艺术及其他[C];2007年

4 陈有f;;葫芦里藏的什么药?——简论葫芦文化与中医学[A];葫芦·艺术及其他[C];2007年

5 唐嘉荣;;左脑型教育导致道德危机[A];云南省思维科学学会、云南省逻辑学会2007年联合年会优秀论文集[C];2007年

6 王敬骝;胡德扬;;佤族的创世纪神话——司冈离研究[A];民族学研究第七辑——中国民族学会第三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84年

7 徐杰舜;;中华民族从多元走向一体论纲[A];中华民族认同与认同中华民族——人类学高级论坛2008卷[C];2008年

8 黄也平;;文学:对“单语言时代”的历史告别——“全语言文学”实践对经典文学观的批判[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十五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论文汇编[C];2012年

9 李健雄;王保田;;日语借词对汉语影响的研究——以汉语新词语中的日语借词为中心[A];日语教学与日本研究——中国日语教学研究会江苏分会2013年刊[C];2013年

10 何平;;扶南统治者“范”姓真相考[A];东南亚地区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利;自然的人化[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2 海淑英;吉尔吉斯语中的俄语借词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3 陈劲松;“闹热”及其背后的“冷清”[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4 王丽华;沧源佤族乡村政治体系的变迁与发展[D];云南大学;2011年

5 武忠定;越南语核心词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6 张小平;近代汉语反语骈词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7 谭宏姣;古汉语植物命名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8 胡锐;道教宫观文化研究[D];四川大学;2003年

9 苏东晓;审美无利害说与审美关系问题[D];复旦大学;2005年

10 丁崇明;昆明方言语法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韦琴;外来语对老挝语及老挝社会发展的作用和影响[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2 王燕;汉代艺术中的仙山图像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11年

3 张洁;浙西南畲族传统帽饰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1年

4 乔岳;明清葫芦瓶比较研究[D];景德镇陶瓷学院;2011年

5 Z{柯;《司岗里》文化符号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6 余扬;云南佤族银饰艺术研究[D];云南民族大学;2009年

7 王朝林;瑶族《盘王大歌》与民间信仰[D];中南民族大学;2010年

8 李东秦;中秋节与月崇拜[D];中南民族大学;2011年

9 安莹;彝族典型纹样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1年

10 王阵;中国传统葫芦形造型艺术研究[D];苏州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张均如;;原始台语声母类别探索[J];民族语文;1980年02期

2 ;河姆渡发现原始社会重要遗址[J];文物;1976年08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邹纲仁;;司岗里(外二首)[J];边疆文学;2007年12期

2 半夏;;诞生人类的圣地 司岗里之秘[J];民族音乐;2006年03期

3 张宇;;神醉心谜:司岗里[J];中关村;2006年07期

4 薛敬梅;彭兆荣;;佤族司岗里叙事中“神话在场”[J];民族文学研究;2007年03期

5 薛敬梅;林雅[;;佤族“司岗里”神话的传承及影响——以西盟佤族为例[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6 杨文辉;;佤族《司岗里》神话的历史人类学研究[J];西南边疆民族研究;2009年00期

7 马力;;佤族司岗里的传说[J];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3期

8 毕登程;隋嘎;;从神话史诗看佤族远古历史——解读《司岗里》和《司岗格——西念壤》[J];学术探索;2013年02期

9 高健;;佤族司岗里书面文本的搜集整理者研究[J];民间文化论坛;2013年04期

10 李仕良;;佤山司岗里狂欢节“摸你黑”[J];边疆文学;2005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华龙;向焕星;倪敏;;司岗里神话母体的内涵及其价值[A];中国佤族“司岗里”与传统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2 张荷群;;浅析《司岗里》的文化意蕴[A];中国佤族“司岗里”与传统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3 毕登程;隋嘎;;破解司岗里[A];中国佤族“司岗里”与传统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4 赵玲玲;;《司岗里》与佤族的价值体系[A];中国佤族“司岗里”与传统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5 赵秀兰;;论佤族神话《司岗里》中美的原则[A];中国佤族“司岗里”与传统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6 荣哉·茹翁;;司岗里与佤族传统道德——佤民族文化中和谐理念试探[A];中国佤族“司岗里”与传统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7 魏诚;;《司岗里传说》与他民族传说异同浅议[A];中国佤族“司岗里”与传统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8 钟宝云;;佤族《司岗里神话》中的逻辑考[A];科学发展观与民族地区建设实践研究[C];2008年

9 白应华;林永;;佤族《司岗里》神话传说的整理与研究综述[A];中国佤族“司岗里”与传统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10 周本贞;钟宝云;;佤族《司岗里神话》中的逻辑考[A];中国佤族“司岗里”与传统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普洱市文联、西盟佤族自治县县政府 毕登程 隋嘎;“司岗里”含义新解[N];云南日报;2008年

2 本报记者 王布刚;司岗里擂响“统计格诺哦”[N];中国信息报;2009年

3 通讯员 李晓蕾;沧源推进“新家园”建设[N];云南日报;2010年

4 本报记者 孔晓宁;沧源寻源[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0年

5 袁智中;美丽佤山 狂欢迎宾[N];中国民族报;2004年

6 余梅;原汁原味的佤藏民歌进京飞歌[N];新华每日电讯;2004年

7 方宗超 柯穴 本报特约记者 罗未然;阿佤人民再唱幸福歌[N];解放军报;2014年

8 本报记者 李春林;敞开山门 内外兼修[N];云南日报;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Z{柯;《司岗里》文化符号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08537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108537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dc6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