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明治时期《北京俗语儿典》编纂及其学术意义
发布时间:2017-10-24 15:20
本文关键词:日本明治时期《北京俗语儿典》编纂及其学术意义
【摘要】:日本明治之前的汉语词典以收录、解释书面语为主。明治时期,在军国主义对外扩张的需求下,语言教育的基础由书面语转为口语,其汉语词典也随之呈现出新的编纂模式。《北京俗语儿典》是这一时期极具代表性的一部词典。这部词典收词以当时北京官话口语中的常用俗语为主,按拉丁字母顺序进行检索,以口语中的真实语句为引例。从词典编纂角度来说,《北京俗语儿典》具有较强的学习性功能,开创了学习型汉语词典的编纂模式,比西方的英语双语学习型词典早50余年;从汉语教学角度来说,《北京俗语儿典》具有速成性特点,它所体现出来的"句型"教学法比西方的听说教学法早20余年。因此,这部词典很值得研究。
【作者单位】: 厦门大学中文系;
【关键词】: 《北京俗语儿典》 学习词典 日本明治时期
【基金】: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海外珍藏汉语文献挖掘与明清汉语研究”(12&ZD178)成果之一
【分类号】:H172.1
【正文快照】: 一、引言日本明治时期,在军国主义侵略扩张的需求下,在政治目的的驱使下,汉语教学事业迅速发展。“日本1868年的‘明治维新’,不仅使日本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也使日本的中国语教育走上了同政治挂钩的语言教学之路。……教育主要是作为日本对外侵略扩张的工具,同远东政治格,
本文编号:108934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10893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