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学论文 >

湖南岳阳广兴洲方言能性结构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29 06:08

  本文关键词:湖南岳阳广兴洲方言能性结构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广兴洲方言 能性助动词 能性述补结构 历史层次 语用


【摘要】:湖南岳阳广兴洲方言的能性表达结构可以分为能性助动词(及相关结构)和能性述补结构。我们尝试从这两方面入手进行描写,探求方言能性结构的特点。研究发现,广兴洲方言能性助动词具有以下特点:(1)能性助动词“得”在方言区使用频率高,“得+谓词”结构是表示能性的主要形式。该结构中的谓词成分可以是动宾、述补等复杂结构。(2)“会”、“能”和“可以”是辅助能性助动词,语义范围比其在现代汉语中窄,并且使用人群主要为中青年。(3)由于西南官话的影响,方言中出现了能性助动词叠用的现象,如:“得会”、“会得”、“得会得”和“得会会”。同样地,广兴洲能性述补结构也有自身的特点:(1)方言能性述补结构有“V得O”、“V得C(O)”、“V得OC”和“VO得C”,它们是方言能性表达的主要形式。带宾语的能性述补结构形成了吴福祥所说的ABC三类,并有不同的历史层次。(2)“V得(O)”的反复问形式有“V不V得(O)”和“V得V不得(O)”两种,“V得C”的反复问形式有“V不V得C”和“V得CV不C”两种,这些是方言的特色所在。(3)为了强调动作作用对象,常将受事宾语前置,形成“OV得C”形式。方言中的能性助动词与能性述补结构各具特色,在语义和语用方面也有一定的区别,方言区的人会根据特定的语境和自己表达的需要选择合适的表达方式。从方言发展形势来看,随着周边方言和普通话影响的日益加深,方言原本的能性表达方式将会受到越来越大的冲击。
【关键词】:广兴洲方言 能性助动词 能性述补结构 历史层次 语用
【学位授予单位】:暨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H174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第一章 绪论9-14
  • 1.1 选题缘由9
  • 1.2 选题意义9-10
  • 1.3 广兴洲镇地理位置及方言状况10-12
  • 1.4 语料来源12
  • 1.5 研究方法12-13
  • 1.6 本文所用的符号及其他相关说明13-14
  • 第二章 研究综述14-22
  • 2.1 能性助动词及相关结构的研究14-18
  • 2.2 能性述补结构的研究18-22
  • 第三章 湖南岳阳广兴洲方言能性助动词及相关结构研究22-30
  • 3.1 能性助动词“得”及相关结构研究22-24
  • 3.2 能性助动词“会”、“能”、“可以”及相关结构研究24-28
  • 3.3 能性助动词叠用现象28-30
  • 3.4 小结30
  • 第四章 岳阳广兴州方言能性述补结构研究30-41
  • 4.1 “V得(O)”能性述补结构研究30-34
  • 4.2 “V得C(O)”能性述补结构研究34-38
  • 4.3 “V得OC”/“VO得C”能性述补结构研究38-40
  • 4.4 能性述补结构的类型差异及历史层次40-41
  • 4.5 小结41
  • 第五章 湖南岳阳广兴洲方言能性助动词与能性述补结构的比较41-43
  • 5.1 能性助动词“得”与能性述补结构的语义差异比较42
  • 5.2 能性助动词与能性述补结构的语用比较42-43
  • 第六章结语43-45
  • 参考文献45-48
  • 附录48-53
  • 附录一:方言调查提纲48-52
  • 附录二:发音人背景资料52-53
  •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53-54
  • 后记5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戴庆厦,黎意;景颇语的述补结构[J];民族语文;2004年06期

2 张红萍;;汉语述补结构及其翻译[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09期

3 付义琴;;也谈能性述补结构“V(O)不得”的来源[J];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4 邓雅娜;;《三言》中能性述补结构的复杂形式[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5 杨万兵;;能性述补结构“V得/不起(O)”的历时演变[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6年05期

6 李长丽;;能性述补结构“V得/不起”不对称的原因[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07年10期

7 李崇兴;丁勇;;元代含“得”和“不”的述补结构[J];长江学术;2009年01期

8 彭苗苗;;试论粘合式述补结构的正反问类型[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10期

9 李泽然;;哈尼语的述补结构[J];民族语文;2011年01期

10 韩林林;;比工仡佬语的述补结构[J];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12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李长丽;;能性述补结构“V得/不起”不对称的原因[A];2007年福建省辞书学会第18届年会论文提要集[C];2007年

2 蔡永强;;“张三追得李四直喘气”及其相关句式[A];对外汉语教学的全方位探索——对外汉语研究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语言文字报》原主编 杜永道;正确使用“的地得”[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黎意;汉藏语述补结构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4年

2 赵长才;汉语述补结构的历时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3 朴元基;《水浒传》述补结构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4 刘春兰;《训世评话》语法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伟;汉语“得”的历时考察与共时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5年

2 史媛媛;山西兴县方言补语研究[D];山西大学;2014年

3 瞿洁;湖南长沙方言含程度补语的述补结构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5年

4 张秀华;晚明至清初山东方言能性述补结构研究[D];暨南大学;2015年

5 杨雨蒙;湖南岳阳广兴洲方言能性结构研究[D];暨南大学;2015年

6 张钊;汉语儿童述补结构的习得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7 王芳;现代汉语述补结构语法意义研究[D];苏州大学;2009年

8 李星明;井冈山茅坪客家话能性述补结构研究[D];扬州大学;2010年

9 张丹媚;2-5岁汉族儿童述补结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10 冯敏萱;面向计算机的“V_单+A_单”述补结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111170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111170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8bf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