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构式语法理论的起源和发展
本文关键词:西方构式语法理论的起源和发展
【摘要】:本文考察"构式"概念的演变情况和西方语言学界构式主义思想的来源、诞生和发展历程,重点介绍了几部开拓性的经典著作,进而介绍构式语法目前的状况,包括四个主要流派及其主要观点以及各派共同遵守的原则,其中也介绍了针对构式语法的一些质疑。
【作者单位】: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
【分类号】:H04
【正文快照】: 一、构式思想溯源(一)“构式”概念的来源和演变“构式语法”是当前最流行的语法研究观之一。“构式”译自“construction”。“construction”的本义是“建筑”“构筑”,即把多个部件组构到一起成为一个更大的单位,后来有了“构造”的意思。传统语法著作借用这个词描写语言结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陈满华;;关于构式语法理论的几个问题[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9年05期
2 纪云霞,林书武;一种新的语言理论:构块式语法[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02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汉成,傅兴尚;俄语词汇知识的形式表达[J];外语学刊;2003年01期
2 陈勇;论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之争——关于西方语言学研究中的认识论[J];外语学刊;2003年03期
3 袁晓红;刘桂玲;;语言研究中的生物观[J];外语学刊;2008年04期
4 杨晶;王勇;;into-致使构式中互为变化的共现词素——国外对into-致使构式研究综述[J];外语学刊;2010年02期
5 常晖;;形式与功能匹配——论事件翻译模式的基本原则[J];外语学刊;2012年03期
6 张仲德;;大学英语语法教学中国外文学经典篇章的引入[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6期
7 吴云;“过”引申用法的认知分析[J];汕头大学学报;2004年03期
8 王黎今;;“に”多义范畴中的被动模式——与汉语“被~(-n)”字比照[J];日语学习与研究;2006年01期
9 戴卫平;张燕;;构式的特色及对外语教学的启示[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10 仇伟;;不及物运动动词带处所宾语构式的认知研究[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缑瑞隆;;方位词“上”“下”的语义认知基础与对外汉语教学[A];对外汉语教学的全方位探索——对外汉语研究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4年
2 蒋红红;;民俗文化翻译探索[A];福建省首届外事翻译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3 于广元;;借代的认知解释研究[A];修辞学新视野——汉语修辞与汉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4 刘金凤;;基于标注语料库的情景语义成分分析[A];第三届学生计算语言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谢白羽;面向对外汉语教学的比较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阮氏丽娟;汉语方位词及其类型学特征[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任敏;现代汉语非受事动宾式双音复合词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4 仇伟;英语乏词义结构的认知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5 李香玲;汉语兼语式的语义重合与话语功能的认知语法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6 李文浩;基于突显观的构式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7 张龙;现代汉语习用语法构式句法分析及演变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8 皇甫素飞;现代汉语紧缩构式的多维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9 曾海清;现代汉语同语式全方位研究[D];安徽大学;2011年
10 郭印;汉英致使交替现象的认知功能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贺;汉语歌词中隐喻应用的认知分析[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2 吴艺彬;俄语三价动词的语义配价与句法模式[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高健;与“半”相关格式的量范畴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赵桂阳;现代汉语“不是X的X”结构考察[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5 沈姗姗;论概念隐喻与人的体验的关系[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6 田洁;现代汉语回声拷贝式“A就A”结构分析[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7 汤月婷;从释意理论和认知语言学角度浅析口译中意义的显性/隐性双态[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8 王彩利;“N的V”的构式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9 卢冬梅;郁达夫《故都的秋》英译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10 邢学鹏;中文V+O~P结构的认知语用阐释[D];浙江财经学院;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盛桓!475001开封;试论英语双及物构块式[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1年02期
2 石毓智;汉英双宾结构差别的概念化原因[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4年02期
3 徐盛桓;;相邻关系视角下的双及物句再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7年04期
4 邓云华;石毓智;;论构式语法理论的进步与局限[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7年05期
5 唐燕玲;储泽祥;;句式义与词项:英汉“共同耗用”句式的比较[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8年04期
6 李淑静;英汉语双及物结构式比较[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1年06期
7 刘国辉;;构式语法的“构式”之辩[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7年08期
8 纪云霞,林书武;一种新的语言理论:构块式语法[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02年05期
9 陆俭明;词语句法、语义的多功能性:对“构式语法”理论的解释[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04年02期
10 石毓智;认知语言学的“功”与“过”[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04年02期
,本文编号:114870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11487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