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西儒耳目资》“甚”“次”“中”的含义
本文关键词:也谈《西儒耳目资》“甚”“次”“中”的含义
【摘要】:根据《西儒耳目资》的表述以及对相关韵母的分析并与现代相关方言印证,可以认为:《耳目资》中的u次为[鈑],u中为[u],u甚为[ω],u中和u甚可以合并为一个韵母;o甚为[■],o次为[o];e甚为[ε],e次为[e]。
【作者单位】: 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
【基金】:杭州师范大学人才引进经费项目“《西儒耳目资》音系及相关问题研究”(2011QDW213)
【分类号】:H114
【正文快照】: 《西儒耳目资》是明代来华的传教士比利时人金尼阁(1577-1629)修订改编的用罗马字母给汉字注音的一部音书,出版于1626年。该书是汉语语音史研究的一份重要文献。《西儒耳目资》音系的研究近来引起了学术界的关注,但是在一些问题上还未取得一致意见,包括对《耳目资》里的术语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曾晓渝;;试论《西儒耳目资》的语音基础及明代官话的标准音[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1年01期
2 蒋冀骋;《西儒耳目资》中的“u次”为舌尖前高无音说质疑[J];云梦学刊;2002年06期
3 孙宜志;;从知庄章的分合看《西儒耳目资》音系的性质[J];中国语文;2010年05期
4 朱晓农;;说元音[J];语言科学;2008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黎新第;也说“们──每──们”的反复变化[J];重庆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2 朱晓农;关英伟;;桂北全州文桥土话音节的四分发声活动——兼论自发内爆音[J];方言;2010年04期
3 于昕;史言;;华语教学与语言学的结晶——威妥玛《语言自迩集》及《北京话异读字表》评议[J];国际汉语学报;2011年01期
4 金薰镐;西洋传教士的汉语拼音所反映的明代官话音系[J];古汉语研究;2001年01期
5 蒋冀骋;;从《回回药方》阿汉对音看《中原音韵》“支思”韵的读音[J];古汉语研究;2008年04期
6 孙宜志;;《西儒耳目资》音系研究的几个主要问题[J];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11年04期
7 刘磊;;中古宕江摄开口入声字在官话方言中的演变[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4期
8 谢维维;;明清山东韵书所见《中原音韵》“支思”、“齐微”韵字[J];古汉语研究;2013年02期
9 余跃龙;;《等韵精要》音系性质再认识[J];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4期
10 曾晓渝;;明代南直隶辖区官话方言考察分析[J];古汉语研究;2013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黄高扬;贾珈;蔡莲红;;基于LPC谱的汉语韵母感知度量的研究[A];第九届中国语音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2 赵茜;刘亚丽;;新疆民族学生汉语普通话中介语单元音分析[A];第十二届全国人机语音通讯学术会议(NCMMSC'2013)论文集[C];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洪梅;中古入声韵在明清韵书中的演变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2 芦兰花;湟水流域汉语方言语音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3 尹巧云;德昂语长短元音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4 贡贵训;安徽淮河流域方言语音比较研究[D];河北大学;2011年
5 杜晓萍;十九世纪外国传教士所撰福建闽南方言文献语音和词汇系统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6 董海樱;西人汉语研究述论——16-19世纪初期[D];浙江大学;2005年
7 陈辉;论早期东亚与欧洲的语言接触[D];浙江大学;2006年
8 吴波;江淮官话语音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9 董建交;明代官话语音演变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10 艾红娟;山东长山方言语音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艾溢芳;《北京话语音读本》整理与研究[D];北京大学;2011年
2 侯娟;初级水平缅甸学生汉语元音习得的声学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1年
3 吴秀玲;日照方言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11年
4 郭书林;《西儒耳目资》异读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6年
5 刘巍;《拙庵韵悟》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6 孙俊涛;明三种韵书比较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7 孙伟杰;“威妥玛式”拼音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8 崔磊;全口义齿腭皱对修复后声学特征的影响[D];青岛大学;2009年
9 赵学彬;声学、生理框架下的汉语基础元音发展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10 宋馨;基于K-L变换和共振峰参数标准化的元音识别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贺巍;洛阳方言记略[J];方言;1984年04期
2 熊正辉;官话区方言分ts t■的类型[J];方言;1990年01期
3 刘冬冰;开封方言记略[J];方言;1997年04期
4 曾晓渝;;试论《西儒耳目资》的语音基础及明代官话的标准音[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1年01期
5 李新魁;;记表现山西方音的《西儒耳目资》[J];语文研究;1982年01期
6 赵彤;山西方言的知、照系声母[J];语文研究;2001年04期
7 金薰镐;《西儒耳目资》非山西方言辨析[J];语文研究;1996年02期
8 高晓虹;;北京话庄组字分化现象试析[J];中国语文;2002年03期
9 朱晓农;;汉语元音的高顶出位[J];中国语文;2004年05期
10 孙宜志;;方以智《切韵声原》与桐城方音[J];中国语文;2005年01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张伟娥;交泰韵音系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2年
2 郭书林;《西儒耳目资》异读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6年
3 邹湘梅;《等韵精要》音系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季丽莉;谈《马氏文通》对语序的研究[J];枣庄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06期
2 李润;论《马氏文通》的“次”理论[J];茂名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3 宗守云;论《马氏文通》的“次”范畴[J];张家口师专学报;1997年01期
4 傅书灵;;从《歧路灯》看程度副词“甚”的萎缩[J];平顶山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5 坚毅;漫谈对“中”进行具体分析[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1996年05期
6 湛玉书;史字形符“中”辨析[J];涪陵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7 田春来;;《祖堂集》句末的“次”[J];长江学术;2007年01期
8 郑燕萍;;《型世言》“甚”组程度副词计量考察[J];怀化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9 刘长庆;;疑问代词“甚”研究一得[J];长江学术;2008年03期
10 刘玉朝;;从“过”与“次”看汉语通用(无色)动量词的演变[J];大众文艺(理论);2008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林穗芳;;汉语拼音字符体式:历史演变和制定国家标准的建议[A];中国编辑研究(2009)[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董建交;明代官话语音演变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郭书林;《西儒耳目资》异读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15140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11514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