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梵语波你尼文法论证玄奘“唯识”翻译和理解的正确性
本文关键词:从梵语波你尼文法论证玄奘“唯识”翻译和理解的正确性
【摘要】:有学者认为:虽然vij錺apti与vij錺錭na的词根都是j錺錭,但vij錺apti不应如玄奘那样翻译为"识",因为该词有使役的含义。但从梵语波你尼文法的角度可知:vij錺錭na与vij錺apti源自的词根不都是j錺錭,两个词汇都不作使役含义用。另外,通过纯粹语法分析,可以得出与传统"能取所取、见分相分"认知模式不同的"无分说",以求解决"无人我但有认知"的佛学难题。
【作者单位】: 武汉大学哲学学院;
【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之武汉大学自主科研项目(人文社会科学)(20110321)
【分类号】:H059;B948
【正文快照】: 中国最严谨的佛典翻译大家玄奘大师把vij錺錭nam錭tra与vij錺aptim錭tra都翻译为“唯识”。而近来有学者指出,直到20世纪前期,在欧洲、日本佛学研究的影响下,对照藏文、梵文唯识学典籍,才发现了一个“尘封千年的事实”:“在一般情况下,‘唯识’并不指‘唯识(梵vij錺錭nam錭tra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巫白慧;;梵本《唯识三十颂》汉译问题试解[J];法音;2006年02期
2 陆沉;;“唯识”与“唯了别”辨析[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3 周贵华;;再论“唯识”与“唯了别”[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4 周贵华;唯识与唯了别——“唯识学”的一个基本问题的再诠释[J];哲学研究;2004年03期
5 成建华;;关于“唯识”一词的再思考[J];哲学研究;2013年1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赖功欧;;中国哲学三十年研究历程之回顾[J];船山学刊;2008年04期
2 肖永明;;唯识根本义理辨[J];法音;2009年10期
3 成建华;;关于“唯识”一词翻译问题的再思考[J];法音;2014年03期
4 赖功欧;中国哲学的研究现状及其展望——25年历程之概观[J];江西社会科学;2005年03期
5 高泽祯;三士说与梵语语态[J];南亚研究;2005年01期
6 姜南;;佛经翻译中格范畴的系统对应[J];汉语史研究集刊;2009年00期
7 崣淑冿;;论梵语音节划分的规则——梵汉对音研究的基础之一[J];汉语史研究集刊;2013年00期
8 陈明;;佛教双语字书与隋唐胡语风气[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9 陆沉;;“唯识”与“唯了别”辨析[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10 周贵华;;再论“唯识”与“唯了别”[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冯文贺;汉语连词及其相关结构的依存分析[D];武汉大学;2011年
2 高泽祯;道次第蠡测[D];四川大学;2005年
3 吴可为;华严哲学研究[D];复旦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刘宇;古今方位表达方式比较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6年
2 茅宇凡;“唯识”理论中的“名言”问题初探[D];复旦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慧仁;关于玄奘大师《唯识三十颂》翻译问题之辨析[J];法音;2003年03期
2 巫白慧;;梵本《唯识三十颂》汉译问题试解[J];法音;2006年02期
3 周贵华;唯识与唯了别——“唯识学”的一个基本问题的再诠释[J];哲学研究;2004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姚小平;古印度语言文化二题[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3年01期
,本文编号:115473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11547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