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学论文 >

人名地名用字的文字学定位及其调研和规范

发布时间:2017-11-12 06:04

  本文关键词:人名地名用字的文字学定位及其调研和规范


  更多相关文章: 人名地名用字 分治的合理性 调研和规范


【摘要】:在人名地名用字规范问题上,我国学界一直存在"分治"和"合治"两种意见,实践证明前者较为可取。目前学界和公安部门对于人名地名用字信息的把握仍然存在缺口,调查工作亟待加强。为搞好有关规范必须重视理论研究。具体操作似应注意以下五点:化整为零,分进合击;总结教训,免蹈覆辙;统筹兼顾,力戒片面;尊重规律,顺其自然;上下共治,加强宣传。
【作者单位】: 安徽大学文学院;
【分类号】:H12
【正文快照】: 近年来随着我国证件管理的电脑化和联网化,随着民众人权观念以及语言权意识的日益增强,以及随着人们对于语言文字功能认识的不断进步,我国人名地名管理业已超越单纯的语文视界而升格为涉及社会治安、人权保护、文化建设等诸多要素的系统工程。不过语文规范仍属其中举足轻重的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蔡永良;论美国的语言政策[J];江苏社会科学;2002年05期

2 罗平飞;;加强地名理论研究 推进地名事业创新发展[J];中国民政;2007年11期

3 林伦伦;粤东闽语区地名的文化内涵[J];汕头大学学报;2002年01期

4 张书岩;信息化社会的到来与姓名工作的滞后[J];修辞学习;2005年04期

5 张书岩;现代人名用字面面观——介绍七省市姓氏、人名用字的抽样分析统计[J];文字改革;1985年04期

6 张书岩;关于制订《人名用字表》的一些设想[J];语文建设;1997年02期

7 费锦昌;;常用字的性质、特点及其选取标准[J];语文学习;1988年09期

8 ;文改会向部分省、市、县发出“更改一部分生僻地名字的建议”[J];文字改革;1958年15期

9 廖才高;;未来的理想汉字[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沙宗元;百年来文字学通论性著作关于汉字结构研究的综述[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2期

2 沙宗元;;论汉字发展和规范的动态平衡性[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3 徐英英;;“语音字元带字”汉字学习法[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1期

4 张蕾;;武汉市楼盘名称的语义特征[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9期

5 吴罕砚;;宜昌地名文化语言学研究[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1期

6 陈静;;关于汉字独立设课的一点思考[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10期

7 苏培成;面向21世纪的中国语文现代化[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8 费锦昌;对外汉字教学的特点、难点及其对策[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03期

9 王文革;;从汉字“误”解看汉字的象意性与符号化[J];北方工业大学学报;2012年02期

10 伍铁平;不要玷污历史唯物主义和唯物辩证法,维护语言文字科学的尊严——评《汉字哲学初探》[J];北方论丛;2002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叶青;;简体版古籍的字形处理问题[A];语言文字应用研究论文集(Ⅱ)[C];2004年

2 马庆株;;中国的语文现代化事业[A];语文现代化论丛(第七辑)[C];2006年

3 王开扬;;中国语文现代化理论再认识[A];语文现代化论丛(第七辑)[C];2006年

4 董月凯;;汉字编码论析[A];语文现代化论丛(第七辑)[C];2006年

5 钮葆;;在国家语言文字工作中不可以把“普通话”改称“国语”[A];语文现代化论丛(第七辑)[C];2006年

6 朱春敬;;汉字的发展必然要走简化的道路[A];语文现代化论丛(第八辑)[C];2008年

7 周瞳;;浅析“现代汉字”及其在平面设计中的意义[A];中国创意设计年鉴论文集2012[C];2013年

8 李玉玲;;传统“六书”与苏培成“新六书”比较[A];学行堂文史集刊——2012年第1期[C];2012年

9 王春晓;;《新HSK》一~三级汉字构字状况[A];学行堂文史集刊——2012年第1期[C];2012年

10 王耀芳;;浅析现代汉字构字法[A];学行堂文史集刊——2012年第1期[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艳清;清代“六书”学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卢建平;基于拓扑学和统计学的无字库汉字智能造字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3 马瑞;西北屯戍汉简文字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4 刘翔;汉字生成系统构建探索[D];西南大学;2011年

5 陶生魁;《姫文古本考》考[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6 张智慧;基于对外汉字教学的汉字构形理论应用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7 曾晓洁;现代汉语母语教育演进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8 张素格;海峡两岸CJK字符集差异字形研究[D];河北大学;2011年

9 刘靖年;汉字结构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10 韩同兰;战国楚文字用字调查[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立稳;传统的“六书”理论与现代汉字教学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罗荣辉;象形字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包延新;美国《21世纪外语学习标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曹昭;河北省汉字应用水平测试个案分析[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5 苏海菊;论汉字的性质特点在对外汉字教学中的应用[D];南昌大学;2010年

6 齐向前;中国汉字的图纹格式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7 谢蓓;蚌埠市区地名的文化语言学研究[D];安徽大学;2010年

8 宋珊珊;现代形声字层级关系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曹传梅;海峡两岸四地汉字“书同文”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张福梅;小学生汉字教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张志公;汉字鸟瞰[J];文字改革;1985年04期

2 黄家教;地名的研究和应用[J];中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戴均良;积极推进地名的语言文字规范化管理[J];语文建设;1998年02期

2 麻昌贵;;北京市英文(字母)楼盘名称的社会语言学分析[J];孝感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3 张文范;;我谈语文规范化[J];语文建设;1993年06期

4 程新生;如何解决好用汉语拼音拼写我国地名的问题[J];中国地名;2000年06期

5 李传永;我国地名的起源和演变[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年01期

6 孙冬;;国家测绘局地名研究所成立大会在京召开[J];民族语文;1992年05期

7 张成秋;;中国地名学研究会简介[J];语文建设;1993年03期

8 王际桐;城市地名标志拼写及地名规范化[J];语文建设;1996年08期

9 长召其;火锅城与书城[J];语文建设;1996年12期

10 王铁昆;地名标准化与语言文字工作[J];语言文字应用;2001年04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我州成为使用先行地区[N];海南报;2009年

2 胡跃忠 杨一渠 张燕;苏州:一地一名严格使用规范汉字[N];中国社会报;2009年

3 实习生 刘航 记者 张淑会;严禁使用外文拼写地名[N];河北日报;2006年

4 ;全国语言文字工作先进工作者简介[N];成才导报.教育周刊;2007年

5 记者 海珍 实习生 赵晓光;市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六次会议进行分组审议[N];呼和浩特日报(汉);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彭虎勰;六安地名的文化语言学研究[D];安徽大学;2010年

2 付会太;南阳市区地名的文化语言学考察[D];安徽大学;2010年

3 贺义宏;六安地名的文化语言学研究[D];安徽大学;2011年

4 王凤娇;荆门地名的语言文化探析[D];广西民族大学;2013年

5 郝倩倩;嘉祥地名的语言与文化分析[D];曲阜师范大学;2013年

6 宿振伟;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地名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3年

7 谢木其尔;科尔沁左翼中旗地名语言文化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3年

8 许丹荔;阜阳市地名的语言文化研究[D];安徽大学;2013年

9 赵新霞;栾川地名的语言文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3年

10 李雪莲;肥城地名的语言与文化研究[D];湘潭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17462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117462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26f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