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少数民族双语教学模式转型
本文关键词:论我国少数民族双语教学模式转型
【摘要】:我国民族语文教育政策,出现过两次重要的转型:一是20世纪90年代向"双语教学"的转型,再就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的双语教学模式的转型。与一二十年前相比,全国双语教学模式的种类,没有明显的增加或减少,但是,《纲要》规定的双语教学模式的转型正在许多地区进行。东北朝汉双语教学质量优秀;新疆民汉双语教学发展迅速,形成规模;国家通用语授课学校开设少数民族语言;通过双语教学,抢救保护濒危语言或传承民族文化,这些已成为转型期的特点。正确处理国家通用语言和少数民族语言的关系,尊重和保障少数民族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接受教育的权利,是稳妥实现转型的重要保证。
【作者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
【基金】: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新形势下国家语言文字发展战略研究”(10JZD0043)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H2;H102
【正文快照】: 为增进各民族间的了解和沟通,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促进各民族共同发展,多年来我国政府致力于在民族地区开展少数民族“双语”教学,并取得了良好效果。截至2007年,全国共有1万多所学校使用21个民族的29种文字开展“双语”教学,在校学生达600多万人①。少数民族文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鉴;;关于我国少数民族双语教学问题的若干思考[J];当代教育与文化;2012年04期
2 马戎;;从现代化发展的视角来思考双语教育[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2年03期
3 陈霞;赵鹤龄;;鄂伦春民族语言教学的现状与对策[J];教育评论;2009年02期
4 朱雄全;;全球一体化趋势与我国少数民族双语教育的革新[J];民族教育研究;2006年06期
5 周庆生;;中国双语教育类型[J];民族语文;1991年03期
6 万明钢;刘海健;;论我国少数民族双语教育——从政策法规体系建构到教育教学模式变革[J];教育研究;2012年08期
7 闫沙庆;;鄂伦春民族教育现状调查与发展对策研究[J];民族论坛;2011年22期
8 李儒忠;;中国少数民族双语教育历史进程综述[J];新疆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9 马文华;;新疆少数民族双语教学工作的回顾与展望[J];新疆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10 葛丰交;;全国少数民族地区双语教学情况概述[J];新疆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董云川;刘永存;;校本课程的开发与高校的文化传承责任——“湄公河次区域民族民间文化传习馆”个案简析[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8年02期
2 党玮玺;张学忠;;论我国体育课程文化选择中的主流文化与非主流文化[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2年03期
3 马文梅;;关于发展当代回族教育的一些思考[J];昌吉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4 王妍莉;杨改学;孙沛华;;现代教育技术促进藏汉双语教学策略研究[J];中国远程教育;2011年02期
5 王洪玉;;少数民族双语教育发展模式及其特征[J];甘肃高师学报;2006年04期
6 王鉴;;当前民族教育领域需要重新理解的几个主要理论问题[J];当代教育与文化;2011年01期
7 马信;;少数民族地区儿童辍学原因分析及相关政策建议——来自甘肃省的调查研究[J];当代教育与文化;2011年03期
8 郭燕花;;双语教学模式研究综述[J];当代教育与文化;2011年05期
9 李文涛;;新疆维汉双语教学研究综述[J];当代教育与文化;2011年05期
10 张莹;;少数民族地区幼儿园双语教学研究综述[J];当代教育与文化;2011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刘明堂;;To Diversify or to Assimilate—Speculating on Multicultural Education[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四辑)[C];2009年
2 王国勇;刘洋;;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与贵州民族教育发展[A];“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与贵州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陶格斯;文化差异与民族学生学业质量[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2 石翠红;蒙古族学校教育中“避蒙趋汉”现象生成机制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3 黄胜;从“逃学”到“向学”[D];西南大学;2011年
4 井祥贵;纳西族学校民族文化传承机制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5 陈立鹏;中国少数民族教育立法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4年
6 苏德;多维视野下的双语教学发展观[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7 艾力·伊明;多元文化整合教育视野中的“维汉”双语教育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8 岳天明;甘肃少数民族地区农村社会发展动力机制研究[D];兰州大学;2006年
9 刘茜;多元文化课程的建构与发展[D];西南大学;2007年
10 俞树煜;西部地区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资源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金英;当代蒙古族学校教育和翻译事业关系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2 刘培培;新疆喀什地区泽普县双语教师队伍建设研究[D];石河子大学;2010年
3 李淑琼;多元文化背景下初中英语教材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4 刘芹;泰安市中学泰山文化教育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向宏伟;土家族民族文化类校本课程开发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6 冯坤;内地西藏班(校)藏汉英三语教育的课堂志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7 杨晶晶;学校场域中苗族儿童的文化适应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8 鹿晓莹;斯平德勒教育人类学思想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9 唐菊花;和田地区民族中学双语教育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10 刘梅;北川羌族文化课程资源开发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戎;试论语言社会学在社会变迁和族群关系研究中的应用[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2 马戎;;新疆民族教育的发展与双语教育的实践[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8年02期
3 马戎;;西藏社会发展与双语教育[J];中国藏学;2011年02期
4 陈纳;;从《4046修正案》说起——谈美国的语言政治[J];读书;2007年12期
5 李荣;;中国的语言和方言 《中国语言地图集》图[AI]说明稿[J];方言;1989年03期
6 张伟;浅谈双语教学的类型[J];贵州民族研究;1987年03期
7 韩有峰;中国鄂伦春族语言的保护与发展述略[J];黑龙江民族丛刊;2004年05期
8 戴庆厦 ,贾捷华;对民族文字“创、改、选”经验教训的一些认识[J];民族研究;1993年06期
9 周庆生;;中国双语教育类型[J];民族语文;1991年03期
10 桂诗春;我的双语教育[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04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冰;;如何正确认识与实施双语教育[J];华章;2011年02期
2 赵荣;陶静;;《针灸学》“四步”双语教学法的探讨[J];光明中医;2010年05期
3 赵德忠;;新疆双语教育的若干思考——在新疆双语教育研讨会上的讲话[J];新疆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4 刘利平;吕新;;新疆少数民族双语教育相关概念界定[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08年12期
5 梁芸;;中西部双语教学初探[J];文教资料;2007年01期
6 王远新;中国少数民族双语教学研究会第九届学术研讨会暨首届国际双语教学研讨会总结[J];语言与翻译;2000年04期
7 安然;;双语教学能力培养模式探讨[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S2期
8 孟玉芳;;航海院校开展双语教学的认识与思考[J];科技信息;2009年11期
9 王洋;;从语言态度的角度透视新疆少数民族双语教育[J];民族教育研究;2007年02期
10 王晓莉;金树;;关于如何更好地开展医学双语教学的几点思考[J];科技创新导报;2008年1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金美;;对外汉语教学中三种教学模式的设计[A];福建省“对外汉语教材建设问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2 陈华勇;金东洙;;韩国留学生系统解剖学三语教学模式的探索[A];2008年中国解剖学会第十一届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3 陈志云;;高师“古代汉语”课程教学改革刍议[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4 王小丽;沈建英;贺军;李和;;组织学与胚胎学双语教学教学模式探索[A];中国解剖学会第四届组织学与胚胎学专业委员会暨全国医学院校组织学与胚胎学教研室主任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5 李文娟;周美兰;戈宝军;;香港中文大学双语教学模式对高校双语教学的启示[A];第五届全国高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1)[C];2008年
6 梁艳智;;高校专业课程双语教学模式探讨[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四辑)[C];2009年
7 李家春;;翻译硕士(MTI)专业学位的职业化培养模式[A];全国首届翻译硕士(MTI)教育与翻译产业研讨会会议手册[C];2009年
8 陈雪英;;多元文化视域中的少数民族双语教育[A];和谐共生:2007年全国博士生(教育类)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7年
9 郑洵;;对双语教学的思考[A];都市型高等农业教育教学改革论文专辑[C];2007年
10 李宇明;;关于中小学“双语教学”的思考[A];语言文字应用研究论文集(Ⅱ)[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秀旭;对我省双语教育的几点思考[N];贵州民族报;2009年
2 马戎;民族地区开展双语教育必须坚持的几个原则(下)[N];中国民族报;2011年
3 陈雁萍;新疆伊宁:“双语”教育结硕果[N];贵州民族报;2011年
4 马戎 北京大学;根据就业市场需求调整西部地区双语教育体系[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5 杨亚东 张付华;省民语办到威宁自治县调研双语教育工作[N];贵州民族报;2011年
6 本报记者 孙利华;双语教育“试水”有喜有忧[N];洛阳日报;2008年
7 通讯员 李治军;疏勒 多措并举提高双语教育水平[N];喀什日报(汉);2009年
8 本报特派记者苏军亚;双语教育抓“小”不能漏“大”[N];乌鲁木齐晚报;2010年
9 马戎;民族地区开展双语教育必须坚持的几个原则[N];贵州民族报;2011年
10 记者特派张迎春;董新光委员致力推进新疆“双语”工作[N];亚洲中心时报(汉);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池东恩;朝汉双语教育与语言使用研究[D];延边大学;2010年
2 王洋;对维汉语教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3 赵建梅;培养双语双文化人:新疆少数民族双语教育的人类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陈之权;新加坡教育分流下华文课程面对的问题与挑战及改革策略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5 宝乐日;土族、羌族语言及新创文字在学校教育领域使用发展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6 崔东红;新加坡的社会语言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7 廖冬梅;新疆民汉双语现象与新疆社会发展之关系[D];新疆大学;2006年
8 龙琪;理科双语教学的实践现状与理论探讨[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9 陈亚凤;中港新三地的语言规划与新加坡本位小学语文课程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10 王洪玉;甘南藏汉双语教育历史与发展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峥嵘;双语教育及其对个人发展的影响[D];东南大学;2004年
2 努尔沙拉.居努斯;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直属中学双语教学实施状况个案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3 王旭红;我国高校双语教学现状及开发策略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4 王洋洋;双语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6年
5 姚金梅;新疆柯尔克孜族中小学双语教育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07年
6 李洁;新疆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锡伯族学校的双语教育[D];新疆师范大学;2005年
7 金劵;双语教育的文化资源整合功能研究[D];东南大学;2006年
8 祁伟;和田地区中小学维汉双语教育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06年
9 王尚臻;初级阶段对外汉语阅读教学模式初探[D];北京语言大学;2006年
10 陈松;双语教育要素研究[D];东南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20214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12021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