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学论文 >

试析网络语言后现代特征

发布时间:2017-11-23 22:16

  本文关键词:试析网络语言后现代特征


  更多相关文章: 网络语言 文化价值 后现代特征


【摘要】:随着新媒体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文化逐渐成为一种时尚文化,作为网络文化表征的网络语言更是活跃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学习等社会活动之中。文章从后现代文化的视角,阐述网络语言的后现代文化属性。内容包括网络语言的多元文化价值,网络语言与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关系,网络语言的类型、后现代特征及其产生原因。
【作者单位】: 安徽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基金】:2013省级振兴计划专业建设项目阶段性成果之一
【分类号】:H136
【正文快照】: 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数据显示,截止到2013年7月,中国网民规模已达5.91亿。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与推动,一种全新的语言形态——网络语言日益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交流、学习甚至学术研究中经常使用的语言符号。网络语言正在改变着人们的语言表达习惯、话语结构形式和思维方式。总体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周青;;网络传播的后现代思考[J];青年记者;2010年11期

2 施春宏;;网络语言的语言价值和语言学价值[J];语言文字应用;2010年03期

3 孔正毅;张暄;;试析网络语言的构成特征及其编辑管理[J];中国出版;2010年18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旭;探析杰姆逊后现代美学理论[J];安徽大学学报;2001年06期

2 张公善;海德格尔美学的历史地位及当代意义[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3期

3 袁文彬;;马克思主义语言哲学问题[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4 李明;;晚期资本主义文化逻辑与大众文化[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5 张晶;;文艺美学的当代建构及其意义[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6 张劲松;;拟真时代:鲍德里亚媒介理论的后现代视角[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7 程金福;论广告艺术的形成及其艺术特征[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8 吴强;后现代主义建筑的美学释义[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2期

9 侯卫平;王桂亭;;电视文学片的误区[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10 陈勇;崔瑛;;大众传媒时代的“语言”[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璇;;上海市中产阶层化文化影响下的空间重构[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李倍雷;徐立伟;;大众传媒背景下的审美教育研究[A];中华美学学会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3 吕尚彬;;后现代广告:人本观广告的新形态[A];全球信息化时代的华人传播研究:力量汇聚与学术创新——2003中国传播学论坛暨CAC/CCA中华传播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4年

4 王丽;;技术中的符号[A];第三届全国科技哲学暨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文集[C];2010年

5 陈雪;刘泰然;;反现代性与复魅之诗——海德格尔《艺术作品的本源》中的神话修辞[A];湖南省美学学会、文艺理论研究会2010年年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6 王琳;;缺席的“在场”——试析纪录片《东》中的现实观[A];中央美术学院青年艺术批评奖获奖论文集[C];2008年

7 李为君;;和谐社会视阈下的青年文化认同危机[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路·事业——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8年学术年会文集(2)[C];2008年

8 白红兵;;媒体狂欢的文化逻辑[A];“双三角论坛:国际大都市群理论与中国当代城市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9 张殿元;;广告文化消费至上观的价值批判[A];中国的前沿 文化复兴与秩序重构——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四届学术年会青年文集(2006年度)[C];2006年

10 何海兵;;后马克思主义理论评介[A];马克思主义 中国探索与当代价值: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卷[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金哲;平面化:后现代文化表征的多维阐释[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苏勇;解构批评:形态与价值[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杨玲;文化交往论[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4 刘波;“第三代”诗歌论[D];南开大学;2010年

5 廖述务;身体:美学的与实践的[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6 伍先成;民族文化保持的影像到场[D];云南大学;2010年

7 李占伟;布尔迪厄文艺思想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张军府;现代中国知识分子题材小说叙事伦理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胡慧华;符号化:当代消费社会批判的一个维度[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10 巩英春;当代信息社会背景下的文化资本批判[D];吉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闻婧;古代青铜器纹饰与传统建筑彩画纹饰的语义探究[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2 连青;后现代广告设计语言的风格及其操纵性[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3 季婧;理查德·罗蒂新实用主义真理观探析[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张小横;女性身体的丑怪书写[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5 李湘;论虹影小说的河流意象[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6 潘瑜;客家祠堂文化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7 王传君;思想政治教育文本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8 王海娜;法兰克福学派与费斯克大众文化理论之比较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9 耿蕾;后现代音乐思潮及其对中国的影响[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10 阳功庆;论特雷·伊格尔顿的文化批评观[D];湘潭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德亮;仲梅;;网络语言:语言史上的一场革命[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8年06期

2 陈光明;;从网络语言缩略语看网络语言的后现代特征[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8年02期

3 贺又宁;论网络时尚与网络语言的互动[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4 夏历;网络语言的后现代主义特征[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5 施春宏;;语言规范化的基本原则及策略[J];汉语学报;2009年02期

6 张薇;王红旗;;网络语言是一种社会方言[J];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7 牟玉华;谢旭慧;;“网络语言”影响下的汉语、汉字发展趋势[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8 秦秀白;网语和网话[J];外语电化教学;2003年06期

9 施春宏;增零[J];修辞学习;2000年Z1期

10 施春宏;略谈谐义[J];修辞学习;2002年05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陶生魁;;课桌语言的后现代特征探析[J];陇东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2 尚景建;董珊珊;;“反讽”与“药”——对庄子与柏拉图语言观中悖论的比较[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3 陈友良;申连云;;当代翻译研究的后现代特征[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6年02期

4 陈光明;;从网络语言缩略语看网络语言的后现代特征[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8年02期

5 刘君红;;论跨文化语用学的后现代特征[J];语文学刊;2011年11期

6 洪琪;缪晓玲;;虚拟空间中的IRC语言[J];科教文汇(下半月);2006年05期

7 陈光明;;对网络语言中“新兴音译”的后现代解读——兼谈网络语言的规范[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7年01期

8 张英利;冯立刚;;后现代语境下现代汉语交际用语的变异[J];河北工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清衣;翻译使文化话语更现代[N];社会科学报;2009年



本文编号:122002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122002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a56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