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学论文 >

斯坦福大学特色化外语教学体系研究

发布时间:2017-11-25 02:05

  本文关键词:斯坦福大学特色化外语教学体系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斯坦福大学 大学外语 教学体系


【摘要】:美国国家发展战略需求、斯坦福大学人才培养目标需求与多元化文化背景等因素决定了外语课程在全校课程中的重要地位。其特色化外语教学体系包括以基础外语学习、跨文化外语学习、学术外语学习为核心的外语教学设计、学院外语课程设置、正式学习与非正式学习相结合、以文化学术交流目标为导向的外语氛围创设、多媒体语言教学环境建设、多样化教学方法的应用、国家统一语言水平评估标准的采用等7个方面。我国高校外语教学应以斯坦福大学外语教学体系为借鉴,逐渐由基础外语向学术外语、专业外语发展,合理制订统一的语言评估标准并注重不同学校外语教学的灵活性与个性化设计。
【作者单位】: 西北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
【基金】:西北工业大学人文社科与管理振兴基金项目(RW201315)的成果之一
【分类号】:H09
【正文快照】: 随着全球化发展,培养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与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是当前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核心目标之一[1]。作为国际社会经济、科技、文化、政治等领域广泛使用的外语已经成为各国高等教育体系中重要内容,因而,大学外语课程承担着推动高等教育全球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秦秀白;ESP的性质、范畴和教学原则——兼谈在我国高校开展多种类型英语教学的可行性[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2 韩宝成;;国外语言能力量表述评[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6年06期

3 蔡基刚;ESP与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发展方向[J];外语界;2004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梅;;高等农业院校ESP课程设置模式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29期

2 靳秀芳;周建雷;;高职英语教学中的ESP教学[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5期

3 刘振卫;;欧洲语言共同参考框架对我国制定统一的英语能力标准的启示[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10期

4 潘媛媛;徐珊珊;朱钰;陈思;;专门用途英语用于高职英语教学改革的研究[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09期

5 蔡郁;汪媛;庞炜;;一项基于调查的医学英语教学探讨[J];安徽医学;2010年12期

6 田燕;;教学改革下新建本科院校的英语ESP教学[J];安顺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7 李小波;杨洁;;浅析英语专业的ESP教学及师资培养[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8 段平;顾维萍;;专门用途英语的共核理念与实践意义[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9 陶瑞;;大学英语后续教学需求分析与启示[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10 夏蔚兰;;新建本科院校ESP课程建设刍议[J];毕节学院学报;2012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周云彩;王亚非;;论研究生英语EGP与ESP教学模式的改革[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七辑)[C];2010年

2 陈伟;郝晓弘;林洁;;电力电子技术“双语教学”的定位与实践[A];第四届全国高等学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7年

3 崔晗;;普通理工院校ESP需求调查分析与课程设置研究[A];第十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教育科学与边缘科学分册)[C];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谷志忠;专门用途英语课程教学设计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张沉香;大学外语教育政策的反思与构建[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3 戴小春;高校课程结构优化论[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4 史光孝;隐性课程视角下的大学英语课程设计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5 肖珑;生态视角下的大学英语课程设计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6 高战荣;大学英语教师知识结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7 陈珊;高等院校英语专业课程改革和设置[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8 严明;基于体裁的商务英语话语能力研究:构念界定与测试开发[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9 彭云鹏;医学情景跨文化交际能力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10 顾世民;促进大学英语自主学习的课程因素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颖;CBI教学法在医学专业英语教学中的应用[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2 刘天地;汉语环境下的高水平英语学习者语言磨蚀分析[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刘瑞玲;基于需求分析理论的高职专门用途英语教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梁晶晶;目的论观照下服装英语翻译研究[D];北京服装学院;2010年

5 冯欣;基于问题的教学在非英语专业博士生专门用途英语教学中的效用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6 岳秋菊;英语语言能力和英语语感的相关性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于文娜;翻译测试题型和评分标准对翻译能力测评影响的实证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邹佳;基于ESP需求分析的中等职业学校旅游英语教学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1年

9 李颖;基于国际海事组织海事英语示范课程对Marlins English for Seafarers的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1年

10 陈红雅;大学ESP教师教育模式探析:个案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惠中;科技英语的教学与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1978年02期

2 童登莹;浅谈科技英语教学[J];外语教学与研究;1981年02期

3 范谊;ESP存在的理据[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5年03期

4 刘润清;21世纪的英语教学——记英国的一项调查[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6年02期

5 陈国华;谈英语能力标准的制订[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2年06期

6 杨福家;学习英语,享受完整的美[J];外语界;1994年02期

7 卫乃兴,周俊英;也谈ESP与大学英语教学[J];外语界;1994年02期

8 杨惠中,张彦斌,吴银庚;国外科技英语教学与研究动态[J];外国语;1978年03期

9 程雨民;入世形势下的外语教改[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02年06期

10 章振邦;也谈我国外语教改问题[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03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意新;跨文化意识的培养与大学外语教学[J];教书育人;2003年10期

2 潘衡;面向二十一世纪外语教学改革的思考[J];松辽学刊(人文社会科学版);1999年02期

3 沈银珍;;论数字化语言实验室在大学外语教改中的作用[J];中国电化教育;2006年08期

4 侯涛;;大学外语教育在人才全面素质教育中的作用[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5 ;外国语言研究论文索引[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1998年03期

6 何红;将学生的个性心理引入大学外语教学[J];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7 ;高等学校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成立[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1992年01期

8 高青;参与式教学在大学外语教学中的应用及思考[J];甘肃科技纵横;2005年03期

9 于黎明;;大学外语教学的人文教育功能[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6年01期

10 从丛;李联明;;美国高校外语教学服务国家安全战略的启示[J];南京社会科学;2008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德禄;;系统功能语言学对计算机辅助外语教学的启示[A];全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暨网络环境下外语教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2 赵咏梅;;多媒体网络环境下外语教学的研究[A];全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暨网络环境下外语教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3 程东元;沈彩芬;;网络多媒体环境下的外语教学特征及其原则[A];全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暨网络环境下外语教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4 伍治国;;调整民族院校外语教学语种势在必行[A];布依学研究(之四)——贵州省布依学会第三次年会暨第四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3年

5 刘浩;;外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与第六种技能的培养[A];第六届中国跨文化交际研究会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6 曹东云;;信息技术支持的反思性外语教学[A];全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暨网络环境下外语教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7 龙静;;语法—翻译法概述及其影响[A];福建省外文学会2007年会暨华东地区第四届外语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8 蒋铁海;;多媒体网络外语教学课件的现状与发展趋势[A];全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暨网络环境下外语教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9 徐晓菲;;浅谈汉英句法之差异[A];语言学论文选集[C];2001年

10 李安嫦;李禹;王静;;回顾与展望:跨文化交际在中国的发展——三本外语教学学术期刊的综述[A];第六届中国跨文化交际研究会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高海涛;周济会见欧盟多语言事务委员奥尔班[N];中国教育报;2009年

2 党琦;老美有心学汉语,学校无奈缺师资[N];新华每日电讯;2006年

3 李学江;外语、安全与反恐[N];人民日报;2006年

4 王海晋;想做“汉语外教”需谨慎[N];中国文化报;2007年

5 晓路;美国“中文热”遭遇教师荒[N];中国文化报;2011年

6 铜鼓二中 刘和生;外语教学如何实现由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化[N];宜春日报;2007年

7 陈光磊;像敬爱母亲那样,,敬爱我们的母语[N];语言文字周报;2005年

8 李琼;上课讲外语就是双语教学?[N];贵阳日报;2007年

9 刘凤侠;交际法教学特征探析[N];吉林日报;2009年

10 记者 陈茹冰;对外汉语教师需求与培训两热[N];北京人才市场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栋;大学外语教师认知研究及其对教师发展的启示[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4年

2 黄远振;生态哲学视域中的中国外语教育[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3 任庆梅;构建外语环境下的中介语发展认知心理模式[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4 吴勇毅;不同环境下的外国人汉语学习策略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5 丁银贞;韩国学生学习汉语语法的困难和对策[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6 孟德腾;现代汉语嵌入式预制语块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7 武建国;当代汉语公共话语中的篇际互文性研究[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6年

8 项成东;等级幽默的语用认知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9 张再红;词汇文化语义的认知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10 王洋;对维汉语教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凌志;从关联理论角度分析模糊语言的交际功能[D];长春理工大学;2007年

2 肖益军;英汉恭维语及其应答策略对比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3 于珊;新媒体在中国外语教学中的应用[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4 张颖;中介语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6年

5 王青;中英习语价值取向的对比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6 蒙梅;语言输出中注意功能的实证研究[D];广西大学;2008年

7 马骏;第二语言习得在外语教学中的作用[D];黑龙江大学;2001年

8 罗佳;情感过滤假说的实证研究[D];湖南科技大学;2007年

9 李林;三种认知语言观与外语教学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1年

10 肖熙妍;关于师生对外语课堂纠错的态度的调查[D];中国石油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22437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122437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ba6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