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学论文 >

反腐败视频互动意义的多模态普法话语分析

发布时间:2017-11-25 18:26

  本文关键词:反腐败视频互动意义的多模态普法话语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反腐败视频 互动意义 人际意义 多模态话语分析


【摘要】:在科技发展和信息传播方式多样化的今天,多模态语篇对信息的传播作用相较于传统的媒体来说已经不可小觑。反腐败,自十八大以来一直是党和政府的迫切任务,并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反腐败的普法宣传,也越来越多的采取多模态的形式,从而加强公众对于腐败行为的理解和关注。然而以往的研究局限于对此类普法语篇的政治和法律方面的解读,从语言学方面的解读较少;基于此,本文尝试运用多模态话语研究的方法来对反腐败的宣传片进行意义解读。本文从中央电视台和中国普法网选取视频材料共18篇作为语料分析,以定性研究为主,辅以定量研究以得出各个模态之间人际意义构建的研究模式。首先,以Kress和van Leeuwen的视觉语法为理论基础对图像意义进行分析,主要从接触、社会距离、视角、情态等四方面对图片所构建的互动意义进行分析,并加入图片中人物手势的意义分析。其次,以Halliday功能语法为基础对宣传视频中语言进行意义解读,主要从语气、情态来分析语言的互动意义,并以Martin和White的评价系统来关注了语言中的态度和级差两大维度。然后,融合van Leeuwen的图片和文本关系,Salway提出的图片和文本的地位以及Royce的两者的互补意义来对分析视频中的语言和图片如何协同构建反腐败人际意义。通过本文分析,有以下发现:第一,在反腐败视频互动意义的构建中,图像以提供清廉正直行为以及腐败严重后果的客观信息为主;索取信息通过直视来体现,需要视频的观看者对视频中人物参与者的话语表示赞同,做出回应或引起同感。水平视角中,垂直视角中描述腐败贪污的镜头多为俯视的角度,而法律的公正多用仰视角度。通过图像参与者之间的再现意义和人际意义,构建了图像参与者和观察者之间互动关系。第二,在文本中也以提供客观信息为主,提供的信息主要为以物质过程来提供官员采取行动的信息以及关系过程来描述官员清廉的品质或腐败的困境。在情态中利用否定的高情态来展示法律权威以及清廉的力量,肯定的中情态值多为家人的劝告和建议,低情态则用于官员腐败逃脱法律制裁的可能性之小。在评价体系中生成对腐败行为的负面社会批判和对清廉行为的正面社会褒扬的态度。大多数词语属于评价系统的判断资源。这些针对被评价者的评价态度和判断资源则体现中国文化的集体主义价值观念,而祈使语气和高情态词的使用则体现了中国文化中的高权力距离。第三,图像和文本彼此相互作用,通过补充、加强或者具体阐释等复杂关系以及平等不平等的地位,相互作用构建互动意义,实现反腐败的普法宣传的最佳效果。同时,由于学术水平所限,本文并没有关注视频材料中的语音语调所传达的意义,希望在以后的研究中能加以补充。
【学位授予单位】: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H136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杨信彰;;多模态语篇分析与系统功能语言学[J];外语教学;2009年04期



本文编号:122698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122698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0cd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