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语偏见与面子协商:从跨文化交际角度分析中美灾难新闻报道的差异
发布时间:2017-12-15 12:35
本文关键词:话语偏见与面子协商:从跨文化交际角度分析中美灾难新闻报道的差异
更多相关文章: 话语偏见 面子协商 灾难新闻报道 对比分析 世界发展
【摘要】:当今世界,媒体对国际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领域的辐射日益加强,对人们思想,工作,生活各方面的影响日益深入。新闻作为与外界交流的手段之一,让我们了解最新的事实,与世界接轨。近几年来,世界上一些国家和地区都发生过大灾难,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不可磨灭的影响。因此,关注并应对重大灾难性事件已然成为一个国家乃至全人类必须面对的共同课题,而如何报道发生的灾难便成为了媒体从业人员必须面对的重要命题。然而,东西方对同一新闻内容的报道存在一些“偏见”,其中以中美两国最为典型。这篇论文主要以话语偏见理论和Ting-Toomy的面子协商理论为基础来做分析。话语偏见理论是熊伟根据Allport的群体偏见理论及Norman Fairclough三维批评性话语分析理论提出的,从偏见的分类及其功能这几方面来阐述。面子协商理论是Ting-Toomy在Goffman的面子理论以及Brown和Envison的面子保全理论上得出的结论,结合Hall的高低语境文化概念,提出了要面子,给面子,挽回面子和留面子的协商方式。文章阐述了灾难性新闻的定义,特征以及带来的影响,通过对资料的查阅与对比,找出了中美关于同一灾难性事件报道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并得出文化背景,意识形态,国家基本利益以及权力距等是导致两国对同一灾难性内容报道产生偏见的原因以及其给两国带来的影响。然后用Ting-Toomy的面子协商理论来阐释为什么两国报道同样的灾难性事实会有如此差异以及此理论在报道运用中的作用。最后,通过对比研究中美两国媒体对灾难性事件的报道并从中发现对我国灾难性事件报道的启示,提出促进中国新闻业发展的方向以增强各国人们之间的互相了解与信任方法,并阐明各国新闻应客观报道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明多样化的事实,充分反映了世界发展的主流和趋势。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H315;H15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单波;熊伟;;跨文化传播的语言问题[J];国外社会科学;2009年04期
2 王虹光;;新闻编译中的标签策略与跨文化偏见[J];理论月刊;2013年09期
3 熊伟;;跨文化交流视阈中的群体间语言偏见理论[J];理论月刊;2011年09期
4 Geoffrey Leech;;Politeness: Is There an East-West Divide?[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05年06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刘敏;媒介生态视阈下的新闻平衡报道研究[D];复旦大学;2012年
2 高小丽;汉英报纸新闻语篇中转述言语的比较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鲁丽;中美新闻理念比较[D];安徽大学;2011年
2 杨艳杰;当代中美国际新闻报道比较研究[D];郑州大学;2005年
3 刘晓薇;中西方新闻角度比较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07年
4 左志;跨文化新闻传播的希冀与唏嘘[D];安徽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29201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12920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