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学论文 >

变译理论与翻译改写论的异同

发布时间:2017-12-15 23:24

  本文关键词:变译理论与翻译改写论的异同


  更多相关文章: 变译理论 翻译改写论 差异 互动


【摘要】:尽管对变译理论与翻译改写论的研究者有很多,但对二者的异同、联系作相关研究的人却很少。本文对二者的理论渊源、历史语境、理论框架、目的旨归、业界评价、历史意义等方面进行对比研究,指出二者的异同和联系,揭示中西译论在不同语境、不同思维哲学中的相似发展态势,从而更好地为我国译学发展提供借鉴。
【作者单位】: 西南民族大学;
【基金】:西南民族大学2013年度中央高校博士创新基金项目“弗罗斯特诗歌经典汉译本实证研究”(13SZYBS17) 西南民族大学2013年度重大项目培育项目“英语世界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的译介与研究”(13SZD04) 2013年西南民族大学研究生学位点建设项目“外国语言文学”(2013XWD-S0502)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H059
【正文快照】: 译,易也。易即变也。变有内部之变和外部之变,翻译究竟所变为何,如何而变?本文选取西方翻译多元系统研究学派中的改写理论与我国学者黄忠廉教授提出的变译理论为研究对象,对两个理论的理论渊源进行历时性梳理,同时对两者的历史语境、理论框架、目的旨归、业界评价、历史意义等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黄德先;杜小军;;对勒菲弗尔“改写论”的误读[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9年06期

2 张法;福柯与历史重写[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3 何绍斌;作为文学“改写”形式的翻译——Andre Lefevere翻译思想研究[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4 徐朝友;;《变译理论》的两大问题——与黄忠廉先生商榷[J];外语研究;2006年04期

5 刘明东;;翻译选择的政治思辨[J];外语学刊;2010年01期

6 黄忠廉;;变译理论研究类型考[J];外语学刊;2011年06期

7 李龙泉;;“改写论”的缘由及弊端[J];上海翻译;2009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方珠;论社交指示的翻译[J];安徽大学学报;2002年01期

2 周方珠;浅议翻译与相关学科[J];安徽大学学报;1997年04期

3 李芙蓉;;语言迁移理论对提高英语教学效果的启示[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4 傅维贤;英汉重复格的比较与翻译[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5 吴远庆;李洁平;;从《雨中的猫》的翻译看译者的角色——基于翻译适应选择论的分析[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6 张俊红;;从语篇功能看体育学术论文摘要的翻译[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6期

7 李洁平;吴远庆;;“译者的隐身”到“译者的彰显”——从海明威《雨中的猫》的翻译看归化异化策略的选择[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8 陈先贵;胡冬宁;;译者主体性与新闻编译[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8年12期

9 王燕;;变译论视角下《活着》英译本的翻译策略[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1年08期

10 杨晨光;;翻译变译理论对高职英语专业翻译教学的启示[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2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殷璎;;从改写理论的视角看张爱玲自译《金锁记》的翻译策略[A];首届海峡两岸外语教学与研究学术研讨会暨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1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冯全功;;职业翻译能力与MTI笔译教学规划[A];全国首届翻译硕士(MTI)教育与翻译产业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3 廖春兰;;变译与译者主体性[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一辑)[C];2007年

4 张金忠;;对建构汉俄科技术语词典编纂理论的思考[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七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5 徐佳;;汉译英时政语篇中的动词名词化[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6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6年

6 王付东;;试论德国功能派翻译理论对背景新闻翻译的启示[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7 邹建玲;;旅游资料英译的思考[A];第十四届全国科技翻译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洁;建构视角下的外宣翻译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高玉兰;解构主义视阈下的文化翻译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杨雪莲;传播学视角下的外宣翻译[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刘桂兰;论重译的世俗化取向[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5 肖群;功能主义视角下的红色旅游外宣资料英译:问题与对策[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6 陈历明;翻译:作为复调的对话[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4年

7 吴波;论译者的主体性[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8 黄忠廉;小句中枢全译说[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9 王立欣;翻译标准自动量化方法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10 韩平;“规训权力”与法律[D];吉林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丹丹;从功能主义理论视角看中国高校网页简介英译[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周良谦;陪同口译中文化差异引起的交流障碍及应对策略[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张弄影;从操纵角度看苏曼殊译拜伦诗歌[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4 颜纯;意识形态对广告语翻译的操纵[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5 徐敏;从功能翻译角度谈汉语旅游文本中诗歌引文的英译[D];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2010年

6 周洁;主体间性视角下翻译本体论之重构[D];浙江工商大学;2011年

7 侯碧君;交通领域公示语的汉英翻译[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卫丽媛;旅游景点公示语英译问题及翻译策略[D];吉林大学;2011年

9 王桂丹;汉语中英源外来词的形态学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10 冯彬彬;语用学顺应论视角下的英语电影片名汉译探析[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久全;;翻译的政治性特征初探[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2 何绍斌;语言、文化与翻译的政治——翻译研究新概念[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3 徐蕾;李里峰;;严复译著与“翻译的政治”[J];广东社会科学;2006年02期

4 袁斌业;论翻译中的改写因素[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5 何绍斌;作为文学“改写”形式的翻译——Andre Lefevere翻译思想研究[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6 潘卫民;思维差异与语篇分合翻译[J];中国科技翻译;2000年02期

7 黄忠廉;句群中枢变译说[J];外语学刊;2003年04期

8 司显柱;译作一定要忠实原作吗?——翻译本质的再认识[J];上海科技翻译;2002年04期

9 张志强;;翻译观与翻译教学[J];上海翻译;2006年03期

10 李龙泉;;“改写论”的缘由及弊端[J];上海翻译;2009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娟娟;“变译”手法在英译汉文化艺术作品时的运用[J];宁波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年03期

2 黄忠廉,李红青;翻译教学:需要建立开发意识[J];外语教学;2004年01期

3 黄忠廉;变译的七种变通手段[J];外语学刊;2002年01期

4 吴云;旅游翻译的变译理据[J];上海翻译;2004年04期

5 黄忠廉;变译(翻译变体)论[J];外语学刊;1999年03期

6 黄忠廉;变译全译:一对新的翻译范畴[J];上海科技翻译;2002年03期

7 高芸;谈变通的手段[J];湘南学院学报;2004年06期

8 黄忠廉;句群中枢变译说[J];外语学刊;2003年04期

9 卞建华;对林语堂“文化变译”的再思考[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10 刘丽芬,黄忠廉;编译的基本原则——变译方法研究[J];中国科技翻译;2001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张璐;;信息社会翻译新特点及翻译教学[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9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2 廖春兰;;变译与译者主体性[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一辑)[C];2007年

3 黄蓉;;从顺应论看中国宋词《虞美人》译文比较[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九辑)[C];2011年

4 杨俊峰;潘智丹;;MTI教育:中国翻译学科发展的契机[A];全国首届翻译硕士(MTI)教育与翻译产业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黄忠廉;文化输出需大力提倡“变译”[N];光明日报;2010年

2 信娜 宋飞;学科起步于方法[N];光明日报;2010年

3 黄忠廉 黑龙江大学俄罗斯语言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未竟的《圣经》文学全译梦[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4 哈尔滨理工大学 杨晓静;歌曲翻译的四重要求[N];光明日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杨晓静;歌曲翻译三符变化说[D];黑龙江大学;2012年

2 李家春;城市外宣翻译跨文化文本重构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3年

3 胡洁;建构视角下的外宣翻译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王金波;弗朗茨·库恩及其《红楼梦》德文译本[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6年

5 陈琳;基于语料库的《红楼梦》说书套语英译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6 信娜;俄语术语汉译方法论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2年

7 赵璧;博弈论视角下的重译者策略空间[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琳娟;“转换”与“变译”[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2 李新月;变译策略在汉英口译中的应用[D];沈阳师范大学;2014年

3 孙乐;联络口译中变译策略的特点及作用[D];广西大学;2013年

4 薛佼;从目的论角度看口译中的变译现象及其质量评估原则[D];四川外语学院;2010年

5 刚秀霞;圣经汉译中的变译现象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6 姚书美;口译中的变译现象及其灵活度把握[D];广西大学;2012年

7 杨丽梅;变译理论视角下《狼图腾》英译变译探析[D];宁夏大学;2014年

8 王红;《ШОС》一文的句子变译策略[D];黑龙江大学;2013年

9 王芳;林译《块肉余生述》的变译方法及其理据[D];长江大学;2013年

10 魏来;俄汉阐译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29381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129381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406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