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外语规划与外语政策的基本问题
本文关键词:中国外语规划与外语政策的基本问题
【摘要】:外语规划是语言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际化深入发展的今天更具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社会意义。外语的地位、存在方式和传承条件与国内语言差别很大,外语规划因此需要特殊的原则和实施方法。中国外语规划的体系应包括4个基本方面:外语地位规划、外语功能规划、外语习得规划、翻译规划,在每个层面中都有一系列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
【作者单位】: 上海外国语大学中国外语战略研究中心;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国际化城市的外语规划——上海与纽约、东京的比较研究”(13BYY057)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新形势下国家语言文字发展战略研究”(10JZD0043)
【分类号】:H09
【正文快照】: 我们生活在一个拥有6000多种语言的世界,由语言带来的问题和挑战众多,为交际、管理、认同等目的,人们开始从事语言选择、语言规范、语言教育、语言传播等活动,构成了人类社会的语言规划活动。语言规划(language planning)是人类有意识地影响和干预、调整、管理语言发展的活动,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慧仙;高校双语教学的多学科批评[J];高等农业教育;2005年09期
2 傅连连;;浅谈汉语在外语学习中的渗透与中国汉语危机[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2年12期
3 陈春雷;;汉语危机并非耸人听闻——与汉语危机否定论者商榷[J];学术界;2013年04期
4 胡文仲;;新中国六十年外语教育的成就与缺失[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9年03期
5 戴炜栋;吴菲;;我国外语学科发展的约束与对策[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0年03期
6 张治国;;中国的关键外语探讨[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1年01期
7 文秋芳;;美国国防部新外语战略评析[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1年05期
8 赵蓉晖;;国家安全视域的中国外语规划[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9 李君;马庆株;黄彩玉;;我国英语教育状况及对汉语国际化的影响[J];语文学刊(外语教育教学);2012年05期
10 李宇明;;语言功能规划刍议[J];语言文字应用;2008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琳;;在我院开设物理化学双语教学初探[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2 熊加全;;论简化字与繁体字的地位及其发展趋势[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12期
3 徐超;;中职英语教育与学生发展[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03期
4 任向民;;如何在高校开展计算机课程的双语教学[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S2期
5 江红;;有机化学课程中引入双语教学法的探索与实践[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S2期
6 邬美丽;;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语言规划研究述评[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7 何阳;孙民治;;对高等体育院系本科篮球实践课运用双语教学的实验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年12期
8 郭素艳;;对高校体育双语教学的重新审视[J];搏击(体育论坛);2010年04期
9 焦峪平;;涉外型院校体育“双语教学”模式的实验设计与研究[J];搏击(体育论坛);2012年03期
10 徐军辉;;民办高校英语教师研究英语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1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王建勤;;语言问题安全化与国家安全对策研究[A];科学发展:社会管理与社会和谐——2011学术前沿论丛(上)[C];2011年
2 张西平;;简论中国国家外语能力的拓展[A];科学发展:社会管理与社会和谐——2011学术前沿论丛(上)[C];2011年
3 吕丽辉;;论如何加深加大高校双语教学方法的实践与改革[A];高教科研2006(中册:教学改革)[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魏芳;语言教育规划视角中的大学外语教育政策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张志刚;语文教育文化传播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谢倩;外语教育政策的国际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朴宣姝;学前对韩汉语教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赵建梅;培养双语双文化人:新疆少数民族双语教育的人类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史光孝;隐性课程视角下的大学英语课程设计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7 王莉颖;双语教育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8 谢登斌;当代美国课程话语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9 李静;幼儿汉字多元化教育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10 黄崇岭;双语教学的理论和中国双语教学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佳佳;加拿大“沉浸式”双语教育对我国朝鲜族小学双语教育的启示[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于洋;小学教师国际间交流培训的实践与反思[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赵健;小学双语师资培训调查分析及对策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4 刘培培;新疆喀什地区泽普县双语教师队伍建设研究[D];石河子大学;2010年
5 闫彩虹;中美小学双语教育比较及启示[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6 胡盼;中外合作高中项目下的英语浸入式教学个案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7 付彬彬;高中英语浸入式教学个案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8 张鹏鹏;在双语教学中对中外非物理类大学物理教材的比较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9 周瑶;当代美国语言政策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1年
10 张可;左右摇摆的语言政策[D];重庆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蒲向明;交错的彼岸:游移于英汉双语之间——兼论“英汉双语教学”与“国家汉语战略”的不对称性[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2 李开拓;曹佳;;提升汉语地位,做好语言规划[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3 任荣;;从语言经济学的角度看“英语热”和“汉语危机”之争[J];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年02期
4 王国辉;;文化危机与外语教学[J];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1期
5 李洪乾;;中国军事维和人员外语技能培养现状及其途径研究——以UNIFIL为例[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09年02期
6 李慧;刘芳;;试论新时期军队科技人员外语应用能力的提高[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09年03期
7 李心释;宋宁刚;;对“汉语危机”论的反思[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8 周力;马永;;“汉语保卫说”论析[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12期
9 杨意行;;汉语到了最危险的时候?[J];广西教育;2012年08期
10 熊会兵;对双语教学现状的若干思考[J];湖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戴炜栋;[N];文汇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治国;全球化背景下中美语言教育政策的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苏金智;语言规划的连贯性与系统性[J];学术研究;2000年02期
2 许嘉璐;面向社会,面向未来,依靠科学,依靠群众——《汉字规范问题研究丛书》总序[J];语言文字应用;2004年02期
3 郭龙生;许嘉璐;;中国当代语言规划若干理论问题研究[J];语言文字应用;2007年02期
4 郭熙;;华语规划论略[J];语言文字应用;2009年03期
5 孟和宝音;蒙古语言的变异与规划问题[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6 谷孝龙;;“非典”个案与语言规划的原则和标准——兼与柯平、吴志杰先生商榷[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7 E.Haugen;林书武;;语言学与语言规划[J];当代语言学;1984年03期
8 薄守生;;语言规划的经济学分析(摘要)[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08年07期
9 黄素文;;构建语言规划学理论框架的有益尝试——《中国当代语言规划的理论与实践》评介[J];北京宣武红旗业余大学学报;2009年02期
10 薄守生;;中国语言规划研究的又一个创新[J];汉字文化;2006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海涛;;语言管理、语言规划和世界语[A];和谐社会:社会建设与改革创新——2007学术前沿论丛(下卷)[C];2007年
2 张普;;关于网络时代语言规划的思考[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上册)[C];1999年
3 李宇明;;中国语言规划的若干思考[A];北京论坛(2007)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人类文明的多元发展模式:“多元文明冲突与融合中语言的认同与流变”外国语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上)[C];2007年
4 鲁子问;;试论外语规划[A];第四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5 苏剑;;双语现象下的语言规划与繁简之争——对《中国通用语言文字法》的经济学解释[A];2010年度(第八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下册)[C];2010年
6 王立;;语言的实用价值与家长的语言期望[A];第五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7 李宇明;;促进语言生活健康发展(代序)[A];语言文字应用研究论文集(Ⅱ)[C];2004年
8 刘静;;“规范”及“标准”概念描析——从《现代汉语规范词典》冠名论争说起[A];2007年福建省辞书学会第18届年会论文提要集[C];2007年
9 王培光;;语感与语言规范[A];世纪之交的中国应用语言学研究——第二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10 李宇明;;关于中小学“双语教学”的思考[A];语言文字应用研究论文集(Ⅱ)[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凌;语言、区域、历史、社会背景和心灵归宿[N];中华读书报;2010年
2 李宇明;多维关注中国语言规划问题[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3 孙曼均 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发展与规范:语言热点问题中的焦点[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4 陈章太;我国当代语言规划史上的两件大事[N];光明日报;2006年
5 通讯员 郭龙生 记者 陈瑞昌;应用语言学应为国家发展服务[N];中国教育报;2009年
6 记者宋晖 通讯员周荐;科学制定语言规划 充分开发语言资源[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7 薄守生 西华师范大学文学院;语言经济学:非主流语言学与非主流经济学的牵手[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8 北京大学教授、国家语委会语法分委会主任 沈阳;如何对待“变味”汉语?[N];中华读书报;2008年
9 陈章太;我国当今语言生活的变化与问题[N];中国教育报;2006年
10 教育部语信司;扬州举办“语言与国家的安全和发展”论坛[N];语言文字周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陈亚凤;中港新三地的语言规划与新加坡本位小学语文课程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2 李英姿;美国语言政策研究[D];南开大学;2009年
3 张卫国;语言的经济学分析:一个初步框架[D];山东大学;2008年
4 张治国;全球化背景下中美语言教育政策的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5 王伟;现代汉语欧化与翻译策略之综合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6 王睿;基于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语言决策研究[D];西南大学;2013年
7 池东恩;朝汉双语教育与语言使用研究[D];延边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皮明城;印度语言规划对其民族建构的影响[D];江西师范大学;2012年
2 李倩;广州多方言家庭学龄前儿童语言规划情况调查[D];暨南大学;2012年
3 王智红;语言规划和语言政策作为一门学科的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3年
4 郭齐梅;武汉方言的地理及社会分布[D];武汉理工大学;2004年
5 王念;现代汉语言新生语言成份的规范化[D];武汉理工大学;2004年
6 陈若芬;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语言政策探析[D];暨南大学;2006年
7 张倩;英汉语码转换对现代汉语句法的影响[D];华北电力大学(河北);2007年
8 安忠芳;建国以来广西语言文字规划略史及评价[D];广西大学;2008年
9 张锐;英语“入侵”下的汉语保护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10 蒋鑫鑫;中德语言推广机构的比较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29581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12958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