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学论文 >

从顺应论角度分析中国公益广告语

发布时间:2017-12-17 06:28

  本文关键词:从顺应论角度分析中国公益广告语


  更多相关文章: 语言顺应论 公益广告语 交际语境 语言选择


【摘要】:顺应论,一种视语用学为一种从认知的社会的和文化的整体角度对语言的综观,已被许多研究者接受并用来分析广告语。公益广告语,作为公共社会生活中一种独特的语言沟通形式,虽其并不具有盈利性,却在社会生活中起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但是,相对于商业广告的研究,对公益广告的现有研究比较少。本文以维索尔伦提出的顺应论为理论指导,试图探索中国公益语是如何被使用以顺应受众的交际语境,包括心智世界、社交世界和物理世界,以及公益广告语顺应了每个世界的哪些方面以达到其目的。因此,本文两个研究问题如下:1.公益广告语是如何被使用以顺应交际语境的?2.自2009年至2015年3月,中国公益广告语中蕴含的顺应有哪些变化及调整?由于本文的研究对象为2009年至2015年3月发布的公益广告,作者试图分析在这近七年中,顺应的变化及其变化的原因。本文采用定量研究、定性研究和案例研究法对公益广告语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顺应论能够有效地描述和解释公益广告语的使用。本文的主要研究发现可概括如下:首先,需要确定受众的三个世界中的主要组成因素,通过对语言的精挑细选和对语用策略的恰当选择,做出相应的语言顺应。并且,以发布时间和顺应因素为标准,通过对收集的视频型公益广告进行分类,作者发现自2012年以来,公益广告的数量和顺应的角度都大幅增长。一些角度,例如传统文化、友善和自由一直被频繁顺应;而一些方面,如公正、平等、法制等因素则很少被顺应。究其原因,主要包含国家政策,如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和国际形势,如多种文化的融合与冲击,两个方面。作者希望通过此文,能够为未来公益广告语的研究提供一些思路,同时能够使读者更好地理解中国公益广告语。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H15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崔秀珍;芮燕萍;;汉语广告语的顺应性解释[J];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2 张绍兵;;从关联理论的角度看广告语言[J];海外英语;2010年07期

3 潘晓东;;中西广告语言折射出的文化差异[J];科技视界;2014年27期

4 蒋学清;;广告语在跨文化翻译中的社会语用失误——基于马斯洛模型的跨文化研究范式[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0年09期

5 王小飞;;广告中第一人称指示语的语用分析[J];语文学刊;2014年14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中央党史研究室主任 曲青山;[N];北京日报;2014年



本文编号:129911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129911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882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