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学论文 >

黔东苗语人称代词探源

发布时间:2017-12-18 06:30

  本文关键词:黔东苗语人称代词探源


  更多相关文章: 苗瑶语 黔东苗语 人称代词 创新 语法化


【摘要】:文章发现苗语黔东方言人称代词的单数形式和一些复数形式都是直接继承自原始苗瑶语,有的继承自原始苗语,双数范畴和一些复数范畴形式是后来创新的,但是各小土语产生的形式和创新的程度和方式有差异。原始苗瑶语甚至原始黔东苗语缺少第三人称复数代词,这正好成了各语言、方言、土语甚至小土语创新的源动力,并由此类推,导致了第二和第一人称复数代词的创新,形成了固有形式和创新形式共存的状态。
【作者单位】: 中央民族大学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系;
【分类号】:H216
【正文快照】: *感谢《语言科学》编辑部和匿名审稿人对本文提出宝贵的建设性建议。文中若有疏漏,概由笔者负责。〔1〕黔东方言:鱼粮话是本文第一作者母语,新寨话是第二作者母语,舟溪话由吴德坤提供,展喜话由雄兵提供。除了展喜是台江县以外,其余的均在凯里市境内,以上的语料提供人均为中央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舒肖;;也谈瑶语的“勉”[J];民族语文;1982年01期

2 曹翠云;;汉、苗、瑶语第三人称代词的来源[J];民族语文;1988年05期

3 陈其光;;苗瑶语前缀[J];民族语文;1993年01期

4 陈其光;苗瑶语词汇发展的一种方式[J];民族语文;2000年03期

5 李云兵;论苗语名词前缀的功能[J];民族语文;2002年03期

6 石德富;苗瑶民族的自称及其演变[J];民族语文;2004年06期

7 李云兵;;论苗瑶语名词范畴化手段的类型[J];民族语文;2007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福祥;覃凤余;;南宁粤语短差比式“X+A+过”的来源[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2 吴学达,唐芸;从语音对比分析看毕节地区汉、彝、苗语诸方言对英语语音学习的影响[J];毕节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年03期

3 毕节师专英语系第一科研课题组;毕节地区少数民族学生母语影响英语学习情况调查[J];毕节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综合版);2003年01期

4 丘冬;;布努瑶语中的汉壮借词层次简析[J];成功(教育);2010年03期

5 李启群;湘西州汉语与土家语、苗语的相互影响[J];方言;2002年01期

6 张延成;梅祖麟教授语法史论文点评[J];古汉语研究;2004年01期

7 周艳;;贵州黔南方言的特殊语序[J];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8 陈孝玲;;壮语“te~1(他)”与汉语“他”[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9 吴春兰;王贵生;;英语教学中颜色词文化内涵的苗、英对比研究[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10 胡晓东;;苗瑶语的早期来源及其系属[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武晓丽;汉语核心词“人”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2 余成林;汉藏语系语言存在句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3 张永斌;黔西北民族杂居区语言生态与语言保护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4 龙国贻;藻敏瑶语语音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5 叶晓锋;汉语方言语音的类型学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6 丁崇明;昆明方言语法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7 蒋颖;汉藏语系名量词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8 闻静;汉藏语系“的”字结构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9 孙秋云;18世纪汉文明向苗疆的传播及苗文明的回应研究[D];武汉大学;2006年

10 宗守云;集合量词的认知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仝秋红;博爱方言的代词系统[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2 刘文思;跨语言视角的现代汉语动量词研究[D];南昌大学;2011年

3 东芳;类型学视野下的正反问句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4 龙晓雪;民族杂居村落语言使用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5 陈雪玉;论东家话在苗语川黔滇方言中的地位[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6 胡远慧;湘西保靖县苗族、土家族民歌族性特征调查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4年

7 杨波;现代苗语方言鼻冠音声母声学实验分析[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8 史晖;广西都安、罗城两县语言使用情况调查研究[D];广西大学;2004年

9 向亮;湘西苗语、土家语与汉语的称谓语比较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5年

10 张桂梅;《红楼梦》前八十回“这”、“那”两系指示代词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6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彪 ,吴小平;苗族古歌《枫木歌》的人类起源观初探[J];贵州民族研究;1983年04期

2 吴晓东;东部方言苗族自称与姓氏来源考[J];怀化师专学报;1997年02期

3 乐赛月;;贵阳花溪区甲定苗话的前加成分[J];民族语文;1979年03期

4 罗安源;;贵州松桃苗话的冠词[J];民族语文;1980年04期

5 李永燧;;关于苗瑶族的自称——兼说“蛮”[J];民族语文;1983年06期

6 李云兵;;苗语川黔滇次方言的名词前加成分[J];民族语文;1992年03期

7 李云兵;论苗语名词前缀的功能[J];民族语文;2002年03期

8 金理新;汉藏语的语音对应与语音相似[J];民族语文;2003年03期

9 李云兵;苗语的形态及其语义语法范畴[J];民族语文;2003年03期

10 石德富;汉借词与苗语固有词的语义变化[J];民族语文;2003年05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冀芳;;黔东苗语的颜色词研究[J];贵州民族研究;2012年06期

2 李炳泽;黔东苗语词的重迭[J];贵州民族研究;1984年03期

3 张永祥 ,曹翠云;黔东苗语的量名结构[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1996年02期

4 胡晓东;;从语言使用态度看黔东苗语的母语生态——以黔东南州白午苗族村寨的调查为例[J];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2011年04期

5 李炳泽;黔东苗语的天干地支[J];民族语文;2003年04期

6 石德富;;黔东苗语帮系三等汉借字的形式[J];民族语文;2008年04期

7 冀芳;;黔东苗语的特殊重叠构形及其量范畴研究[J];贵州民族研究;2010年05期

8 冀芳;;黔东苗语差比范畴研究[J];贵州民族研究;2013年02期

9 李炳泽;黔东苗语动词的音节与形态[J];民族教育研究;1999年S1期

10 石德富;黔东苗语动词的体范畴系统[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3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季锦平;;黔东苗语声韵调配合规律[A];苗学研究会成立大会暨第一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89年

2 李清波;徐国刚;应敬浩;;黄河小浪底东苗家滑坡稳定性分析及整治措施[A];中国水利学会一九九九年优秀论文集[C];1999年

3 刘汉东;徐国刚;姜彤;;小浪底水利枢纽东苗家滑坡稳定性分析[A];新世纪岩石力学与工程的开拓和发展——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第六次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本报首席记者 齐泽萍;整合煤检功能 方便车辆通行[N];山西经济日报;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潘胜春;苗语黔东方言的韵母比较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30319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130319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43f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