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南北朝“-头”结构词汇语义考察
发布时间:2017-12-19 21:12
本文关键词:魏晋南北朝“-头”结构词汇语义考察 出处:《中央民族大学》2015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本文以魏晋南北朝“-头”结构词组为研究对象,从词汇语义学角度考察“头”在其后置性结构词汇中的语义层次和功能。这里“-头”结构是指以“头”结尾的复音短语、复音词等。为了更全面的了解“-头”结构的存在状态,我们选取了成书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十七部文献资料,对其进行穷尽式语料搜集,并进行了全面的语义分析。本文主要分为“‘头’语义系统的考察”,“魏晋南北朝‘-头’语义结构属性分析”,“魏晋南北朝‘-头’虚化层级和性质分析”五大部分。第一章“头”结构研究综述。我们对有关“头”的虚化、性质等进行相关文献的综合考察,包括共时历时、虚化机制、性质和功能等问题,从而明确“-头”结构研究的争议焦点在于“头”虚化为词缀的争议。第二章“头”的语义系统的考察,以“头”的本义为出发点,梳理出“头”的动态多层次语义系统,以此为依据把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十七种文献进行了用例和词频的统计。第三章、第四章分别针对“-头”结构的短语结构和合成词结构的用例,进行语义属性的梳理,从而了解“-头”结构的构词能力及“头”语义发展的层次等问题。第五章“-头”结构“头”性质和功能。在前几章的基础上我们对魏晋南北朝“头”的性质和功能以及组合能力进行分析。与以往的“头”尾研究相比,我们从词汇语义学角度,以李云富先生的词汇语义理论为指导,揭示“头”的构词能力及其语义发展的层次等问题,突破性地将语义属性研究延伸到词尾、词缀等特殊的语言单位,进行定性探讨和功能分析。
【学位授予单位】:中央民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H13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魏建华;;《世说新语》中的词缀[J];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3期
2 董秀芳;;汉语词缀的性质与汉语词法特点[J];汉语学习;2005年06期
3 蒋宗许;;汉语词缀研究综述[J];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4 蒋宗许;古代汉语词尾纵横谈[J];绵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年06期
5 郭作飞;汉语词缀形成的历史考察——以“老”、“阿”、“子”、“儿”为例[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6 韩陈其;汉语词缀新论[J];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阎玉文;《三国志》复音词专题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130945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13094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