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用学的哲学源起再探
本文关键词:语用学的哲学源起再探 出处:《学术探索》2014年08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本文对语用学的哲学源生背景进行了梳理并发现,哲学在其发展进程中,在语言与世界的关系的探讨过程中,"人"的因素有着由缺位到归位的过程。语用学的蛰生主要源于"人"在"语言与世界"的关系中的位置回归。受启于维特根斯坦的语言游戏论,加之奥斯汀的"以言行事",塞尔的"言语行为理论",以及格莱斯的合作原则理论,语言哲学理论最终在哲学界独树一帜、自成一派,成为颇具影响力的哲学理论,并直接导致了语用学的诞生。
【作者单位】: 扬州大学外国语学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2BYY137)
【分类号】:H030
【正文快照】: 语言哲学之于语言学的母胎关系早在1991年就有学者[1]进行过论述,然而,真正实质上就语用学的哲学基础问题进行详细阐述的是俞东明的《语用学的哲学基础说略》一文,它对语用学的哲学背景和语用学的两大流派,“形式化”和“非形式化”方法的哲学基础进行了探讨。[2](P105)此后,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秋秋;;语用学与对外汉语教学[J];世界汉语教学;1987年04期
2 适存;国际语用学学会会议发言(四)[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1990年01期
3 适存;国际语用学学会会议发言(五)[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1990年02期
4 宋海燕;浅谈语用学中的语境[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年04期
5 文旭;追溯语用学的思想——语用学思想史探索之一[J];外语教学;2003年03期
6 高志怀;高德;;语用学和翻译[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2004年04期
7 马崴;语义学及语用学中“预设”问题的若干研究[J];湖北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8 梁正宇;文化预设与语用失误研究-以称呼语为例[J];社会科学家;2005年05期
9 张建军;袁秀丽;;合作原则的违反与幽默[J];科技信息;2006年07期
10 马霞;;“文化广西”背景下的语用翻译原则[J];新课程;2007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敏;;普遍性与个性——礼貌原则在跨文化交际中的应用[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6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6年
2 瞿麦生;;论语用学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A];逻辑研究文集——中国逻辑学会第六次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0年
3 刁力人;;数的概念—语义、语法及语用[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4 陶原珂;;语义解释和语境解释的分合与配置——以法汉词典和英汉词典为例[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6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5年
5 刘根辉;李德华;尉迟治平;;形式语用学研究状况与展望[A];第二届全国学生计算语言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6 刘敏;;认知语言心理学在国际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中的作用[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6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6年
7 雍和明;;现代语言学对双语词典编纂的启示[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四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8 陆少兵;;法庭语境中预设的心理认知[A];第四届全国认知语言学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6年
9 胡佩迦;;“差不多”和“差点儿”的认知考察[A];第四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10 李名方;;修辞学科学化的积极追求——兼评王希杰修辞思想[A];王希杰和三一语言学——暨王希杰和三一语言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夏中华 渤海大学中文系;言语交际学与语用学分立而不对立[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2 文枫;打开语言的窗口[N];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9年
3 庞可慧;“期待”不“期待”,观众说了算[N];语言文字周报;2010年
4 贾玉成;译学语境研究的新期待[N];文艺报;2006年
5 储泽祥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储泽祥:追求理论方法创新是核心[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6 顾曰国;语料库语言学的发展[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3年
7 ;句法语文学科召开工作研讨会[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3年
8 本报通讯员 邓虹、程秀丽 本报记者 郭扶庚;语言学研究跨越式发展令人瞩目[N];光明日报;2002年
9 王德春;世界上最大的一套语言学百科全书中国落地[N];文汇报;2008年
10 刘凤侠;交际法教学特征探析[N];吉林日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建华;汉英跨文化语用学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2 张淑玲;言语交际中非真实性话语作为语用策略的顺应性研究[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6年
3 龚龙生;顺应理论在口译中的应用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8年
4 徐慈华;选择与适应[D];浙江大学;2007年
5 刘建刚;语用选择与等效翻译[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6 江晓红;转喻的认知语用研究[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8年
7 崔国鑫;语用视野下的会话分析[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8 韩戈玲;语用标记语:双边最佳交际[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5年
9 王志栋;语用要点识别模型研究[D];清华大学;2008年
10 陈敏;宋人笔记与汉语词汇学[D];浙江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志强;皮尔士实用主义思想对语用学起源的影响[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2 王怡;“说谎”的语用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3 冯芸;话语幽默的语用分析及其翻译策略[D];重庆大学;2007年
4 李欣;英汉言语幽默语言与文化方面的对比研究[D];上海海事大学;2007年
5 干静枫;[D];电子科技大学;2004年
6 曾玉洁;价格标示与价格词语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7 潘爱华;语用学与现代戏剧翻译[D];上海海事大学;2007年
8 万成兵;冗余的人际交流和语用观[D];四川大学;2005年
9 孙靓;《吕氏春秋》中的语用思想[D];浙江大学;2007年
10 吴婵;对南宁市民语码转换的研究[D];广西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31685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13168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