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喻延伸与范式转换
本文关键词:比喻延伸与范式转换 出处:《贵州社会科学》2014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已有学者认识到:比喻,不仅仅是一种修辞方式,还是一种思维方式;比喻,含有认知和思想成分、它积极地参与到思维过程中。如果说比喻具有认知的思维功能,这究竟是怎样体现的?如何把"比喻具有认知功能、参与到思想过程当中"落到实处,都是尚未解决的问题。在目前对此问题的研究现状下,本文欲略人所详,而详人所略,即在目前学者提出了问题、但未解决问题的基础上提出:比喻延伸,是一种思想修辞,或者说是思想修辞的一个重要范畴。它又可细分为显性比喻延伸与隐性比喻延伸。作为一种思想修辞格,比喻延伸具有创新价值,它在范式转换的创新思维中也有所体现。
【作者单位】: 南开大学;
【分类号】:H05
【正文快照】: 一、比喻延伸:作为一种思想修辞在《语言修辞与思想修辞》一文中曾指出,除了语言修辞外,还有一种“修辞”尚待研究,这就是“思想修辞”。如果说,“语言修辞”是表达者通过各种手段,以求达到语言运用的最佳效果;那么,“思想修辞”就是表达者通过各种手段,以求达到思想传达的最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刘畅;;语言修辞与思想修辞[J];贵州社会科学;2013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樊庆彦;;论《聊斋志异》的娱乐功能[J];蒲松龄研究;2011年01期
2 张雪;;杜威的认识论对“二元论”的“克服”[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3期
3 丁智琼;;“快乐即幸福”与“有德即幸福”——伊壁鸠鲁学派与斯多亚学派幸福观之比较[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4 吴怀东;;历史 现实 方法——欧洲浪漫主义思潮论[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5 李家玉;朱跃;;莎士比亚《麦克白》原型叙事空间主题探析[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6 王昊;论元杂剧与法律文化[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7 王平;;社会契约论三种——对霍布斯、洛克与卢梭政治哲学思想的比较[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05期
8 谢康;吴昕春;;中国公务员规模变化原因的实证分析[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9 桂在泓;王平;;论当代中国政府能动性的发生与制约[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10 林晓权;;论共同隐私的民法保护[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博;;政府行政成本合理化问题研究[A];政府管理创新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2 李春林;;角色同一与角色分裂——鲁迅与卢那察尔斯基[A];鲁迅与“左联”——中国鲁迅研究会理事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黄旦;;新闻自由:新闻媒介职业化的政治基础——对西方新闻自由思想历史发展的再思考[A];信息化进程中的传媒教育与传媒研究——第二届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汇编(上册)[C];2002年
4 李永东;;区域文化与20世纪中国小说的消长沉浮[A];巴蜀作家与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论文集[C];2006年
5 邓华;;略论机械自然观的内涵及其影响[A];第三届全国科技哲学暨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文集[C];2010年
6 李建军;;文学之病与超越之路[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07.4)[C];2007年
7 蒋有经;;汉语模糊修辞的文化阐释[A];文学语言理论与实践丛书——辞章学论文集(上)[C];2002年
8 王芳恒;;略论宗教对民族历史文化的贡献[A];布依学研究(之五)——贵州省布依学会第五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5年
9 周丽玲;;生命之源:对苗族民间文学的一种阅读[A];贵州省写作学会2007年务川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10 李国新;;满石风动话线语——沂南北寨汉画像石艺术特色阐释[A];大汉雄风——中国汉画学会第十一届年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一霖;唐五代人的精怪想象[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卢迎春;论当代中国大众传媒的政治功能[D];苏州大学;2010年
3 张伟;经济福利测度:理论分析与中国经验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4 朱新春;莱布尼茨自然有机论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5 宋俊荣;应对气候变化的贸易措施与WTO规则:冲突与协调[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吴舜立;自然审美:川端康成的文学世界[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7 刘宇;从臣民到公民[D];南开大学;2010年
8 徐媛媛;德尔斐神谕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9 张凤莲;马克思对西方政治思想传统的挑战[D];南开大学;2010年
10 刘明辉;魏晋士人政治心态类型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季婧;理查德·罗蒂新实用主义真理观探析[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李鼐;关于数字电影传播特征的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周崴嵬;《围城》中人物描写的辞格运用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秦璐;网络舆情引导方法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5 华东方;遗山词研究三题[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6 叶喜冰;现代商业插画与媒介发展的互动关系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7 郭伟伟;城市生活垃圾管理体制的改革与完善[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8 邓岚;《苏菲的世界》:多面体折射下的人生呈像[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9 刘昌顶;以人为本的哲学视角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10 王佳;诗为能言画[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胡伟希;;中国哲学的中观思维[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8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靖安达;;多元化翻译理论的视角之变译理论研究[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4期
2 叶军;;语文课程知识观的两种范式描述[J];宜宾学院学报;2007年10期
3 喻锋平;;论译学研究范式转换的理性基础[J];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4 陈荣;;论语境研究的范式转换[J];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5 王宾;王冬梅;;从心灵到语言——语言研究与人文科学[J];现代哲学;2006年06期
6 吕俊;侯向群;;范式转换抑或视角转变——与谢天振教授商榷[J];中国翻译;2010年01期
7 施春宏;;语言规范化的基本原则及策略[J];汉语学报;2009年02期
8 何能新;冯健;;试论库恩科学理论选择的“格式塔”转换[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1990年03期
9 彭甄;翻译研究:范式转换与选择[J];外语学刊;2004年06期
10 覃安基;;从语言到语言:一个无法自圆其说的“游戏”——20世纪语言学转向及其影响研究[J];广西社会科学;2011年02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肖才望;玛丽·斯内尔·霍恩比译学思想启示:全球化语境下的译学范式转换[D];中南大学;2008年
2 王莎莎;从范式理论的视角重新审视西方译学的发展[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3 张爽;述评翻译范式转换的历史性演变[D];沈阳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32784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1327843.html